昔日贫困户 今日电商金果农 把大凉山苹果卖到北上广,把脱贫产业种在家乡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4-21 19:12 43450

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杨涛 摄影报道

“春运母亲”巴木玉布木抱娃回家的照片,感动无数人,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她的家乡——凉山越西。三月初春,极目望去,这片群山环绕的县城,油菜花开,成片成片新抽芽的果树错落其间。

凉山州越西县丁山乡杨仕华在为苹果树修枝

杨仕华从坡上走下来,停在一株苹果苗前,拿起剪刀熟练地剪掉一侧枝丫,指着断口处,给学员讲解修剪的技巧。“这些年,有人外出打工,也有人下来种苹果。”他说,农村电网、道路交通等配套设施的完善,给越西苹果插上翅膀,“飞”出了大山,远销北上广等地。

2020年11月,越西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35年的苹果种植手艺与经营的杨仕华不仅带着家人脱贫,还将这份手艺毫无保留地教给其他种植户,带动周边上百户村民,6000余亩苹果产业良好发展。如今,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重要产业之一。

35年坚持

“只想在家乡种出好苹果”


成昆复线通过越西县,以后这里的交通状况将更加方便

沿着国道245从甘洛进入越西,在蜿蜒的盘山道路尽头,一块镶嵌在群山腹地之间的县城,就出现在眼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这里的油菜、苹果、花椒等作物长势喜人。

趁着三月春光,沿着修葺一新的水泥路,穿过一排排乡村民居,记者一行在越西县丁山乡丁埝村,找到了村民口中的苹果手艺人——68岁的杨仕华,黝黑的脸庞和银黑交错的头发,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他身后新建的楼房,干净敞亮,小孙子坐在沙发上看着动画片,屋内电饭煲、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

“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以前的苦日子还是忘不了。”杨仕华说,小时候家里有4个兄妹,一家子挤在土房里,家里没有通电,太阳下山就一片黑,煤油灯也要省着用。门口的路还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吃的东西只有土豆、苞谷,吃不饱,吃肉就更难了。”

凉山州越西县光热资源丰富,历来苹果都很出名

作为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为了告别苦日子,越西县当地政府和村民都在思考改变的方法。

“光靠种土豆、苞谷,很难改变现状。”穷则思变,杨仕华说,当初跟他同辈的青年很多外出打工,“我也想了很久,最后决定把地拿来种苹果,我们这里的条件很适合,只要种的好,它的价值比土豆、苞谷要高很多。”

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他的决定一坚持就是35年。

玉米变苹果

土地里长出“金果实”

凉山州越西县光热资源丰富,历来苹果都很出名

1986年,杨仕华看着市场上售卖的外地苹果,心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怎么也挥之不去。

杨仕华说,祖祖辈辈都靠种玉米、土豆为生,但始终挣不到钱,“越西的环境很适合苹果生长,再怎么样都比玉米价高,好卖一点。”

杨仕华家种植的苹果。(受访者供图)

说干就干,杨仕华将家里全部积蓄拿出,买了第一批苹果苗,夫妻俩把三亩田地里的土豆和玉米挖掉,在当地率先种下了苹果苗,“当时有不少邻居来提醒,说种这个东西,万一长不出来,不仅赔本全家还要挨饿,不如专心种土豆,至少有口饭吃。”

杨仕华家种植的苹果。

“三年。”杨仕华说,一直精心照料三年,拮据地过了三年,才有真正的收获,果实真正成熟那年,他们一边摘苹果一边哭,种出来的苹果虽然个头不大,果味也比较重,当他挑着一担担苹果到市场上卖,换回来第一笔钱时,“全家人看到了希望。”

杨仕华家的苹果收成不错,周边不少村民也加入种苹果队伍。“90年代生意好的时候,年收入达到近万元。”他说,但生意并非一帆风顺,之后其它地方的苹果开始进入,挤占当地的苹果市场,产业发展进入瓶颈。

“地方市场饱和,能不能卖到外地呢?”在当地农业部门帮助下,杨仕华积极换代新品种的苹果,同时接触着外地市场。

电来了,路通了

把苹果卖出大山 把产业种在家乡

凉山州越西县丁山乡杨仕华在子女的帮助下通过电商把苹果卖到全国各地。

2014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遍嶲水大地,越西各地对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并因地制宜制定脱贫计划。同时,针对当地基础设施进行了系统性的完善。

据国网越西县供电公司消息,为改善当地供电情况,2016年越西启动第一批农网改造,到2019年三区三州深贫地区电网建设中,越西新建、改造项目多达49个,涉及越西县27个乡镇,让当地百姓真正从用上电进入用好电。

“家里的灯亮了,通过电视了解到更多外面情况,加上乡村道路的不断地建设,苹果的销路不再被限制。”杨仕华说,近年来在儿媳的帮助下,他们家还做起电商,把苹果卖到成都,甚至远销北上广等地,“苹果在地里就被提前订购了,年收入也上去了,达到了8万元左右。”

这些年,在精准扶贫政策下,各方帮扶力量汇聚一起,更多百姓正在感受着生活的蝶变。2019年,杨仕华达到脱贫标准,正式脱贫,并搬进新房,他的2个孩子也顺利念完大学,一家子的生活正在变得更好。

而他一手创办经营的家庭农场也荣获凉山州州级示范农场称号。“精细化经营的苹果园只有三亩,亩产8000斤左右,今年有计划扩大园区,增加樱桃等品种。”走在果园里,杨仕华笑地很灿烂。

“老杨影响了好几代种苹果的人。”越西县农业农村局果树技术指导站站长张伟说,2018年杨仕华取得中级农技师职称,成为当地的种植指导员,在周边各个乡镇手把手传授种植经验。

凉山州越西县丁山乡杨仕华向当地村民传授苹果栽培技术

如今,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带动了周边上百户村民,6000余亩苹果园发展,“年龄也大了,不能把好技术带进棺材,要教会更多年轻人。”杨仕华说,只有更多人掌握技术,整个越西的苹果产业才会发展的更好。

一份脱贫答卷

苹果、花椒成为作为农业主导产业

凉山州越西县丁山乡杨仕华在自己家的苹果树下他已经种了30多年的苹果

2020年11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越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县摘掉了贫困帽子。

精准扶贫的春风吹佛在这片古老土地上,从县级联系领导到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员,再到具体的帮扶责任人,详细了解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制定脱贫计划,加上越西百姓的不懈努力,一个个脱贫奇迹得以诞生:208个贫困村、2.39万户9.5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县适龄儿童全部入学;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4万人;教育、医疗、产业、就业、社会保障、稳定、便民服务、党建等全面覆盖……

如今,杨仕华坚守35年的苹果产业,也在当地扎根并不断发展壮大。据悉,越西县已将苹果和花椒作为农业主导产业,“越西苹果”、“越西贡椒”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发展了10万亩苹果、20万亩花椒、30万亩核桃、300万羽蛋鸡、4000头西门塔尔牛等现代农业产业,形成了县有主导产业带动、乡有产业基地示范、村有集体经济支撑、户有增收项目保障的“四轮驱动”发展模式,产业发展动力不断提升。

这份沉甸甸的脱贫答卷并不是终点,新的目标和规划已来,越西全县各族干部和群众眼睛盯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这个“大棋盘”,心中装着乡村振兴这个“全景图”,续写乡村振兴的新一轮答卷。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