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丨从初一耍到大年十五 成都大邑牛儿灯、狮灯能文能武闹新春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2-26 09:52 67877


封面新闻记者 李媛莉

“牛儿灯耍得圆又圆,牵起牛儿来拜年。”成都大邑牛儿灯的出场白,宣告了它的身份——属于春节。“牛儿灯和狮灯都是过去春节主要的文娱活动,去到每家每户‘耍’,到处‘耍’,从初一‘耍’到大年十五。”

成都大邑县牛儿灯、狮灯传承的民间艺人,现年77岁的汤鹏寿,用“耍”来描述牛儿灯、狮灯这两项兴盛于当地的民俗活动。因为“耍”,最能表达它们的参与状态。

据大邑的地方史志记载,大邑的“牛儿灯”通过舞蹈唱曲、跳跃表演等,展示一出取材自农民与牛的劳动生活场景,并通过夸张等演绎,进行丰富。一般一人扮使牛匠,一人扮赶牛幺妹,两人扮耕牛,边舞边唱。汤鹏寿说,这“唱”有讲究,“讲究拆字,说好话,恭维恭贺的话。见不同的人就得结合好听的吉祥语,恭贺词等,称赞给对方。”

他总结说,牛儿灯和狮灯,前者重文,要求艺人口才好、懂文化;后者重舞技,攀爬杂技,身手得灵活。“耍狮灯,一张方桌接一张方桌垒高,再垒长条凳,要往上爬,要倒栽下来等。”

这是大邑狮灯常有的阵势:将七八张,或多至十多张的方桌、重叠,喜封放在上层倒立的方桌中央,摆好阵式。装扮的“猴子”先出场绕场一周,招呼装扮的“和尚”再上场,两人演绎诱导“狮子”攀爬方桌等,过程戏耍,并展示了翻爬等技艺。

无论是牛儿灯还是狮灯,两者都集造型、伴奏、伴唱、舞蹈、表演等为一体,载歌载舞,优美诙谐,喜悦吉祥,地方特色浓郁。大邑狮灯2008年入选第二批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大邑牛儿灯入选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据汤鹏寿的理解,古有“老君爷骑牛过玄关”的传说,“牛”是吉祥之物,也是旧时农耕的好帮手,所以耍牛儿灯,也被理解为赞颂农民与牛的劳动。

同样的,狮子也被视作吉祥的化身,流传的俗语说:“今年我家耍狮灯,人畜平发百事兴”,“狮灯请来我家耍,避邪驱魔除夜叉”。(受访者供图)

评论 1

  • fm9876578 2021-02-26

    牛儿灯耍得圆又圆,牵起牛儿来拜年。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