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 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可以这样做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2-05 09:44 31313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2月4日,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大会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报告,其中之一就是要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

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城市目前有哪些不足?该如何推进?2月3日下午,在成都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举行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联组会上,农工党成都市委会主委、成都市政协副主席甘华田就成都市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提出建议。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成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新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3338处,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03所、新增学位43.5万个。三甲医疗机构数量排名全国第三,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开放床位数领先一线城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公共文化产品不断增加,天府音乐厅、四川大剧院相继建成,音乐专业院校数量居全国第三。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都整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与目前的制度安排相适应,总体实现了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

不足:

高品质公共服务产品缺乏

“经过我们多方调研显示,成都市的公共服务产品虽然具备了一些特色和优势,但高品质公共服务产品缺乏、基本公共服务产品覆盖不全、公共服务产品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仍然存在。”甘华田表示。

例如在高品质公共服务方面,随着消费不断升级,老百姓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基本公共服务改革过程中优质公共资源不足已成为日渐突出的问题。

“目前的公共服务产品设计更多考虑的是常住人口,而非成都两千多万的实际管理人口。”甘华田指出,根据需求调研,目前成都仍存在部分创业青年、灵活就业人员、随子女居住人员等因户籍限制,难以享受户籍人口同等的公共服务。尽管部分外来人口已经被纳入到了公共服务的提供体系,但短缺现象仍旧存在。

同时,由于城乡资源存量的巨大差异,农村公共资源相对城市仍然不足,即便是在成都市内不同地区之间,由于公共服务基础和财政支出的不同,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差异和发展不平衡。

建议:增加供给

充分挖掘现有公共服务潜力

如何挖掘公共服务服务潜力?遵从市场化规律,以商业化逻辑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可以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实现公共服务产品的足量供给。

甘华田提到,需要充分利用好“十三五”时期建设完备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做好资源统筹,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解决公共服务资源闲置浪费问题。

例如,在教育资源上,应加大对现有教育资源潜力挖掘,用公立“龙头”学校带动片区教育整体优质发展,深化公立义务教育学区化、集团化改革,出台保障措施解决编制、职称、专项经费、绩效工资等重难点问题,加强教学资源共享,探索学生联合培养。同时,完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健全智能化、个性化在线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加快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在挖掘现有医疗资源上,可探索创新机制、打破属地观念,采取与国内著名大学医院联办、领办、托管或整体移交等方式,尽快提高成都市现有市级三甲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教学科研水平。同时,打造医疗互联网服务平台,为广大群众提供个性化医疗健康服务,寻求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这双无形的手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协调和配置,缓解三甲医院资源供给压力。

此外,营造更多触手可及的体育运动场景,培养多元融合发展的生态体育公共服务。针对现有的体育运动资源,可以探索引入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对放学期间或节假日学校内体育场馆的管理使用,充分满足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推动体育+文化、体育+旅游、体育+健康、体育+科技、体育+培训等消费业态融合发展,使体育消费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增长极。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