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中国对角线的“光明”资助 驻村第一书记李征帮助6岁女孩“正视”世界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1-08 19:22 17740


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

2020年,在甘孜州白玉县深度贫困村日西村,建卡贫困户家庭成员7岁女孩其麦志玛,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身边的同学和老师,谁也看不出来这个漂漂亮亮的女孩子曾患有严重的斜视。2019年4月,在日西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征的争取下,一场从四川白玉到辽宁沈阳,跨越3500多公里、中国“对角线”的光明资助顺利进行,小志玛可以“正视”世界,健康地入学。

2020年末,封面新闻记者专访李征、志玛家人,还原这场光明救治。

术后的小志玛和父亲白扎

精准扶贫 

驻村第一书记为斜视女孩寻得义诊机会

2018年3年,四川省财政厅干部李征来到日西村开展扶贫工作,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日西村处于高山峡谷地区,全村平均海拔约3800米。海拔3600米的党员活动中心,是李征开展工作的根据地。小志玛就住在党员活动中心隔壁,每次入户走访,她都怯生生地远远躲着。直到某次李征好奇上前,才发现小志玛患有严重的斜视。斜视在城市里并不算重大的手术,但由于不在医保报销的范围内,对建卡贫困户小志玛家庭来说确是无力医治。眼看小志玛就快到上学的年纪,斜视却越来越严重,家人们愈发焦急。

小志玛天生患有严重斜视

李征更是急在心里,自打了解小志玛的病情后,他就一直在联系帮扶力量和省级相关医院。一一联系对口帮扶当地的武侯区政府、玉林街道、黉门社区后,最终争取到了爱心单位何氏眼科成都医院的免费诊治机会。医院通过微信视频对小志玛初步诊断后,为保证手术质量,决定将她转诊到沈阳总院。由小志玛的父亲白扎和村里一位藏语翻译陪同前往,医院承担全部费用。从四川白玉到辽宁沈阳,一场3500多公里、跨越中国“对角线”的光明资助即将进行。

如今眼位矫正后的小志玛

跨越3500公里的光明救治 

小女孩走出大山、“正视”世界

2019年4月,载有小志玛一行的航班降落在沈阳。当天,小志玛顺利入院后,医院为她进行了多方面检查,组织专家会诊,为其制定了矫正手术的详细方案。到了手术台上,小志玛打上麻药、蒙上纱布,由医院最有经验的教授主刀,一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几天后,手术造成的血丝消失,志玛的眼位矫正了、外观改善了,更重要的是重新建立她的双眼视功能,得以正视世界。看到镜子里自己漂亮的双眼,志玛说:“我想回去见见我的小伙伴。”

跨越祖国对角线 小志玛从白玉到沈阳接受诊治

小志玛的治愈,李征也由衷感动,他说:“看得到的变化是视力矫正,但更大的影响或许是孩子的人生观。”从白玉县到沈阳,这是小志玛的寻医之旅,也是她第一次走出大山、看到城市。起初陌生的环境让她害怕,怯生生的志玛就始终紧攥着父亲的衣角,这样辗转成都、沈阳。而随着城市之旅的愈加丰富多彩,身边不停出现帮助自己的陌生叔叔阿姨,出现了洋娃娃、游乐场、飞机舱外的白云蓝天,小志玛也渐渐露出了属于孩童的天真烂漫、重塑了自信。

“借助手术之行,小志玛的境遇从同龄人的嘲笑变成了陌生人的帮助和关爱,这一正一反,或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李征说道。

小志玛和驻村第一书记李征

治好眼睛、回到家乡,志玛如愿以正常的外观见到小伙伴,更在当年夏天走进了敞亮的学堂。李征描述,现在到了假期,志玛再也不躲在家里了,而是和其他小伙伴一样在村里四处嬉闹,性格活泼开朗了许多。看到女儿的变化,白扎很感激:“感谢李书记、感谢从白玉到沈阳一路众多陌生人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我们全家一定好好培养好女儿,让她将来有机会回报社会,回报所有的好心人。”2020年,随着脱贫攻坚的进行,小志玛一家的生活也变得更好。家里养了14头牦牛;母亲也安排担任村里的护林防火员,为家庭每年增加6,000元的收入。正如白扎所说:“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小志玛和驻村第一书记李征

驻村第一书记的自我定位:

公平贯彻扶贫政策 

同时兼顾小志玛等特殊情况

帮助小志玛是李征扶贫工作中的一件事,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多年来,李征还通过财政厅帮扶资金帮村里住户加盖铁皮屋顶、安排资助贫困户在成都进行癌症手术和康复治疗、为建卡户安排公益性岗位……不好高骛远,不说空话大话,用行动换取理解,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正如当地老百姓所说,李书记来后,生活变好很多。

实际上,帮扶工作一开始,李征就思考着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国家政策开展多年、脱贫攻坚进入收官阶段的情况,扶贫干部该怎么帮?李征认为,就是贯彻政策让贫困村的百姓们公平收益,同时兼顾政策之外的特殊情况,发挥帮扶干部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

村民从破旧小屋搬进新屋

扶贫工作三年间,李征见证了日西村像祖国大地其他贫困地区一样上演的巨变。日西村由于自然、历史等诸多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曾存在许多困难,发展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滞后,群众受教育基础差,收入偏低,缺乏增收有效途径。如今,道路由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干净的水泥大道,村民从低矮破旧的房子搬到了新居,太阳能路灯亮起来了。依靠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全村人均所得远远超出验收标准,除分红外,为破除部分村民中存在的“等、靠、要”消极思想,李征鼓励村民参与建设试种基地,“以点带面”让全村农牧民增收致富,实现“脱真贫”、“真脱贫”。脱贫攻坚的成效显现出来,2019年底,日西村顺利按标准出列。2020年脱贫攻坚成色更足,日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2,210元提升到8,891元。

通村的泥泞土路变成了硬化路

而这只是看得见的变化,动员适龄儿童入学、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那些看不见的变化,或将影响更远的未来。李征也只是众多财政扶贫干部中普通的一个,更多的"李征"在扶贫路上......

评论 5

  • fm2067950 2023-08-22 发表于四川

    向先进学习

  • 阆中市石滩镇梁家店村第一书记 2023-08-08 发表于四川

    值得学习

  • 牛背山镇新建村工作队员-杨正涛 2021-12-26

    值得学习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