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上封面 | 从80到8000头 成都蒲江90后夫妇返乡养猪 目标是成为“蒲江刘永好”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9-21 15:47 39285

封面新闻记者 秦怡 实习生邹阿江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成为蒲江的刘永好。”这是成都蒲江90后养殖户向锦辉、罗玉蓉小两口藏在心里的梦想。

一个占地6亩的猪场,有风机、水帘等温控设备,自动料线、自动水线等饲养设备,还有产床、保育栏等繁育设备,一应俱全。依托这6亩大的场地,90后夫妻向锦辉、罗玉蓉正一点一点实现他们的梦想。

向锦辉和罗玉蓉大学毕业后,一个在建筑工地做施工员,一个在国企上班,待遇可观、前景也不错。不过夫妻俩对于事业还有更高的期待,“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

2011年,这对90后夫妻辞职回到蒲江,投身养猪行业,钻研养猪技术,决定干一番事业。在养猪业奋斗近10年后,夫妻俩也遇到过一些挫折和困境,凭着一股韧劲两人坚持了下来,还在猪场建立起了完善的疫病防控、消毒管理、饲养管理等,还有专人负责场内饲养管理、场内技术指导,并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管理体系。“希望广大养殖户积极改变自身条件,科学养猪,养好猪了也就能挣到钱。”罗玉蓉说。

辞职投身养猪行业

夫妻俩实践中摸索成半个兽医

扎着马尾,大大的眼睛,说话时语气温和却又夹杂着干练,初见罗玉蓉,很难想象她在养殖业奋斗了近10年。

从体面的工作抽身,投身看起来更辛苦的养殖业,影响罗玉蓉的是她的父亲。“小时候,我天天与猪为伴,帮父母割猪草、给猪喂食喂水和打扫栏舍,耳濡目染。”父母都是庄稼人,罗玉蓉自小便养成了不怕吃苦的性格。

2011年,罗玉蓉和丈夫辞职回到蒲江,投身养猪行业。一开始,罗玉蓉从父亲那里领了80头猪。穿着大皮靴、戴着大围裙,每天往返于猪圈与家之间,这是夫妻俩每天的工作状态。罗玉蓉还记得,在从事养殖业的早期,给猪喂食还没有机械化,夫妻俩每天要把几十斤的猪饲料一袋袋扛进猪圈里,再分别倒进猪槽里。罗玉蓉告诉记者,最辛苦的时候累到躲起来一个人偷偷哭,“觉得很委屈。”

没有养猪经验的夫妻俩也遭遇了种种困难。2011年恰逢高热病高发时期,看着猪仔吃不下东西,夫妻俩焦虑不已,但也无可奈何。“那段时间每天除了吃饭就拿着温度计跟针药追着猪满圈跑,有时大半夜还要跑出去买药。”罗玉蓉告诉记者,为了降低成本,圈舍消毒、打扫卫生、打疫苗,甚至是深夜接生都是夫妻俩自己来完成。冬天稍微不注意,猪崽就可能咳嗽发烧,一旦发现就必须及时打针。

给猪打针又成了难住罗玉蓉的另一道坎。刚开始她几乎不敢下针,因为给猪打针要直接打到猪脖子上,必须快准狠,否则猪一动再抓又得费一番功夫。她只能她逼自己壮起胆子扎进猪圈,牢牢地把猪控制住。养猪这几年来,夫妻俩人在实践摸索中成了半个兽医,“现在,我和丈夫不仅学会了打针,基本的疫苗程序,简单的猪病原理、症状、配药用量都烂熟于心。”罗玉蓉说。

自建现代化养猪场

规模扩大到8000

“外地品种不适合在当地养殖,我就在当地找种猪,自繁自养。”养殖过程中,夫妻俩也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经验,向锦辉提到,由于不同地方买回的仔猪夹杂着不同的猪病,难以控制,他便开始到正规大猪场参加培训,开始二元母猪的自繁自养。

他们也开始把自己所掌握的养猪本领手把手地教给村里的养猪户,帮他们选购育种,制定饲料配方,规范疫病防治技术,准确把握市场行情。

“闭门造车是走不通的,这个行业在不断发展,你也必须要跟上发展的步伐,才能保住自己的猪场,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农村,或许人人都会养猪,但要成百上千头大规模地饲养却并非易事,夫妻俩开始意识到,要把养殖场“做活”,光建场地还不够,技术也得跟上。

为此,这对90后夫妻开始筹集资金,着手建造占地6亩的母猪场,并形成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管理体系。今年6月,向锦辉、罗玉蓉夫妇的猪场已竣工,夫妻俩把原有的育肥场配套投入生产,形成自繁自养的养殖闭环。

罗玉蓉估摸着,自家的猪场每年约向市场提供超过8000头仔猪以及商品猪,同时按照“养殖+种植”产业循环发展模式,猪场的沼渣沼液还能对周边猕猴桃、柑橘果园进行施肥,实现单纯养殖向种养循环转变。

“大家都不愿意做的事我去做,只要成功了愿意做的人就多了。”罗玉蓉告诉记者,投身养猪行业近10年,即便曾经遭遇短暂挫折,她也未曾后悔过,“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不出失败,扎根农村一样也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