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上封面丨青年音乐人沙里:立志扎根人文,在中华文化底蕴里“淘金”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5-27 11:13 53463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5月26日,成都的地铁新线开始热滑,作为一名电客车司机兼地铁“收货员”,沙里正在为新线开通的后勤保障忙碌不已。沙里,原名殷钒瀚,是地铁里的一名普通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音乐人。工作之余,他创作了不少原创歌曲。今年一月份,热爱着成都文化的他,就借着成都地铁5号线的开通,创作了一首歌曲——《蓉城新梦》,与大家分享他眼中的成都印象。

沙里说,“成都是一座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城市,而成都地铁的人文意义是在告诉我们,我们不应忘记这里的历史,不应该忘记曾经的成都有多么的美丽,是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有往事;这里,曾经有回忆。地铁,是这座城市的烙印。”

去年,沙里和两位同伴一起登上“平凡人演唱会”第56场的舞台,用摇滚、流行、民谣等曲风多元的15首歌曲,在舞台上绽放着属于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其实我自己从未想过能成为一名音乐人。”可命运就是如此神奇,在对音乐及文字都充满浓郁兴趣之下,他立志扎根人文,在中华文化底蕴的沙里探寻,终催生出了“沙里”。

“人生,需要一段时日,向下扎根,在不见天日的沙里,寻找一种能够不被世俗的事物击垮的心性,才能不抱怨、不浮躁地走在路上;才能捕捉得到生活中最细微的感动,最渺小的伟大,最脆弱的冲动。”沙里说,他有一个远大而神秘的理想,而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透过作品去告诉大家:心里的想法,眼中世界的样子,所在意,所珍惜的。”

如今,沙里已经创作了《年华》 《末班地铁》 《嗨姑娘》 《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 《走过》 《蓉城之心》 《阳光地铁》 《城市之下》 《迷途知返》等众多原创音乐。2018年,他还写了一本13万字的书《活在成都》,却因不舍得花钱买书号,只印了30本送给好友,“写完一本书之后,你思考的角度会不一样,会感到一本书是有节奏的。你想表达很多,但要去粗取精,找一个点去表达。”

此外,沙里还在运营自媒体账号,通过“沙里之声”微信公众号,发布自己的所思所感。每周,他会“打捞”成都的文化活动,分享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鼓励大家发现身边的美好。“无论写什么,文字的产生一定承载了你的思维在里面。不过,这几个月因受疫情原因,城市文化活动受到的影响较大,所以也导致定位为文化活动方向的自媒体板块有所影响。”但也正因如此,他反而和多家成都文创公司达成了强链接,“大家抱团取暖,现在也开始逐渐升温,前段时间还成为一个战疫短视频的宣传伙伴。”

最近这段时间,因为新的地铁线的开通,沙里减少了创作频率,将重心放在了本职工作上。但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他也一直保持着学习和积累,为后期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学英语、PR、摄影、诗歌、文学和思维等。” 沙里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写作、学习、练歌、参加文化活动都有着非常规律的安排。“主要是书太多了,看不完。”

作为90后,沙里理解的新青年“是责任与担当,与世界接轨,保持好奇与热情,能够主动了解和接纳新鲜事物,并持续学习更优的思维方式及知识技能,能够坚持自己所爱的人、物、事以及拥有不言放弃的精神。”在他看来,青年人有责任“快速适应在国家从发展中向发达冲刺中,所带来的更迭速度极快事物所带来的变化;在已能满足基础生活保障后,能够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拥有自己的理想,对生活有期待和向往,并将此能量传递给更多的青年人。”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