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求助|多方接力为武汉医院募集蔬菜 “95后”新农人敞开10万斤菜田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2-16 11:49 38922


志愿者正在砍莴笋

封面新闻记者 王攀 唐金龙  摄影报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湖北遭遇困境。作为汶川大地震的极重灾区,四川德阳什邡市曾受到过武汉特警和消防人员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助。而今,同胞有难,什邡人将捐赠的蔬菜一车又一车地拉往湖北。

2月14日,一则求助信息在朋友圈传来,封面新闻云求助也收到网友反馈的类似信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爱心蔬菜募集志愿者和车辆,已经到了德阳什邡市和绵竹市,希望能够将载重30吨的大拖挂车装满。14晚至15日,一场募集蔬菜的接力由此展开,莴笋、萝卜、白菜、儿菜……爱心菜迅速汇集,大拖挂车装不下了。预计16日蔬菜即可运抵武汉。

湖北来了运菜大拖挂车   95后新农人敞开10万斤菜田

等待装车的萝卜和白菜

2月14日,一辆湖北牌照的大货车出现在成绵高速复线孝德出口。在这里执勤的民警和防疫人员立即上前询问。在得知是来运输捐赠蔬菜时,车辆被允许在卡口附近停靠,但不能进城。

负责联系捐菜的志愿者杨勇告诉封面新闻记者,菜农家距离高速路口还很远,原本以为可以把卡车开过去,现在因为运输和采摘等原因,无法将田里的蔬菜在短时间内运送到转运点,“目前正在寻求新的捐赠方。”

据杨勇介绍,这辆车是为湖北省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募集蔬菜的。在一张《捐赠蔬菜运输车辆通行证明》上,内容证实了杨勇的说法,记者看到落款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综合部,并特别说明包括司机在内的三人“身体健康,系在四川工作的湖北籍志愿者,未与湖北人员接触”。

95后农田技术员周均

封面新闻云求助在接到信息后,迅速在大拖挂车所在位置附近的什邡、绵竹、广汉等区县发布了募集蔬菜的信息。

很快,一名网友回复封面新闻记者说,什邡一个“95后”新农人严雪涛有这方面的意愿。

记者随即和严雪涛取得了联系,严雪涛当即表示,愿意将蔬菜捐给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单位,一二十吨没有问题,“菜田随便有10万斤蔬菜,主要是莴笋和芹菜,正当季。”

几乎与此同时,在其他区县也传来消息,有多名农户表示愿意捐赠蔬菜支援湖北,也一直在寻找运输渠道。但考虑到大拖挂车载重有限,在接受严雪涛的捐赠后,因为还有益民菜市组织的萝卜白菜,暂时装不下其他菜农捐赠的蔬菜了。菜农卜青鳌说:“只要需要,打个电话。”

新的捐赠方找到了,但同样的问题也摆在严雪涛的面前,如何短时间内将田里的莴笋和芹菜顺利采摘并运送到转运点呢?

严雪涛说,他只能找到10来个人,自己有一辆皮卡车可以运输,但是一二十吨蔬菜需要大量的人力采摘。

支援湖北战“疫” 小伙要把最好的菜捐出来


志愿者高峰

14日晚,封面新闻记者联系了什邡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张晓玲,并将缺少砍菜人的信息告诉了她。她立即将信息在什邡市志愿者协会进行了发布,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广泛转发。

15日早上6点过,严雪涛便来到了什邡市皂角街道办桂泉村10组的大田里。这是严雪涛流转当地农民的土地,建立起来的蔬菜种植基地。

薄薄的雾气在菜田凝结,田里的莴笋正使劲往高地窜。

严雪涛在田埂上走着,不时蹲下来扒开莴笋叶,看看莴笋的长势。

“我要把长得最好的捐给他们。”很快,严雪涛锁定了一块田,有四五亩,田边还有一小块荒地可以停车。

莴笋很肥美

严雪涛说,这块田莴笋又大又高,还方便运输。

母亲和妻子很快加入砍菜队伍。

此后,严雪涛的田里陆陆续续来了志愿者,一名志愿者还把家里的小货车开来了。周围的农户听说是给武汉医院捐蔬菜需要采摘时,也纷纷带着家里的菜刀、镰刀加入了采摘队伍。

一位阿姨告诉记者,正在采摘莴笋的这片田就是她家流转给严雪涛的,“很能干的一个小伙子,还这么有爱心,我们很乐意出点力。”

志愿者中,有尚未复工的附近企业员工,也有寒假在家的老师,还有退休的干部。原什邡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高峰在看到朋友圈转发的需要砍菜志愿者的消息时,他第一时间报名,砍菜、摘老叶子、装袋、扛包……一直在田里忙碌着。“我们家来了4个人。”高峰说,很多年没干农活了,还好,没有太生疏。

青青的菜田

蔬菜需要先从大田里转运到停在什邡北高速入口的大拖挂车上,但运输车辆只有严雪涛的皮卡车和一辆农用小四轮车,无法在短时间内运到。当地村民董文金正好在不久前买了一辆大货车,听说缺少运输车辆的消息后,他决定免费帮忙运输。“反正都在家闲着,只要能帮得上忙,该帮就帮嘛。”董文金说。

30多个人在大田里忙碌着,董文金的车很快就装满了。就在他打算要跑两趟的时候,益民菜市又来了一辆厢式货车帮忙。最后,三辆车载得满满的。

“95后”新农人有自己的团队 他们立志改变传统农耕模式

搬运白菜

“上次大树哥捐的时候我就准备一起捐了,但到田里一看,菜还没长好,莴笋还很小。”严雪涛说。

在室外只有几摄氏度的气温下,严雪涛穿着一件蓝色的短袖T恤,在菜田里很有辨识度。“我早上6点半就到田里来了,整个有二三十亩,我挑了长势最好的菜田,要把最好的菜送给武汉的医务工作者,请他们放心,我们什邡新农人和他们在一起。”

95后新农人严雪涛

一根根又粗又壮的莴笋被拔了出来,长势好的背后,是这名25岁的新农人应用的新的种植方式。严雪涛曾在加拿大留学3年,回到家乡后开始做肥料国际贸易。在这个过程中,他接触到了国际上水肥一体化等农业理念。

少用肥料避免土地板结,均衡供应肥力植物长得更健康,少生病,少有虫害,这让严雪涛想去改变农村原有的种植方式。从2016年底开始,他流转土地开始建立蔬菜种植基地。

这不是严雪涛在家乡发展农业的唯一原因。“我们本地有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种地的人比较少,土地闲置率比较高。再加上传统的农耕比较落后,不够高产。”严雪涛说,他想通过这种示范,改变农民的种植理念和方式。

当天,来大田义务帮忙的,还有严雪涛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周均和罗成。他们都是“90后”,是严雪涛团队中的重要成员,分别负责大田种植技术管理和销售。

严雪涛正在装莴笋

周均家世代种植蔬菜,从小耳濡目染,他学到了一套种植管理技术。然而最初,周均却在汽修行业打拼。“发现‘70后’10个里面有7个是农民,‘80后’10个里面就只有3个农民了,‘90后’里就没有了。农业对于中国还是很关键的,不能丢了。”周均说,严雪涛的梦想打动了他,他们一拍即合。

此前,罗成则开着自己的店铺做着生意,他是严雪涛一直以来的好朋友。“严总对农业这一块有远大的抱负,他立志改变农民用肥的观念。他的梦想也是我想做的事情,他的话把我打动了,所以我就选择过来。”罗成说。

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在几个年轻人的共同实践下,“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模式正逐渐发生着转变。

周均和罗成也是砍菜、装菜最卖力的,几乎就没停过,从早上下田一直到晚上6点装车完毕,水都没喝一口,“就想早点把菜给武汉送去。”

在严雪涛家人和同伴们以及众多志愿者的努力下,15日18时许,蔬菜采摘完毕,被拉往什邡北高速入口处装车。

15日晚,严雪涛捐赠的蔬菜和益民菜市组织的萝卜、白菜一道,发往武汉。预计16日,这批蔬菜将运抵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评论 15

  • fm3281 2020-08-29

  • fm3281 2020-08-29

  • fm3281 2020-08-29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