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疫故事① 丨继续下一个14天!武汉中心医院主任蔡毅的12条朋友圈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2-13 22:19 57774

拍张穿防护服上疫线照片,蔡毅双手比起了剪刀手。

封面新闻记者 梁波 田雪皎 发自湖北武汉

2月13日,是武汉中心医院疼痛科主任蔡毅“继续下一个14天”的第二天。他的朋友圈,在2月11日发了2025字长文《林君走了》,悼念最熟悉逝者——医院门口小卖部老板之后,截止目前暂未更新。正是这篇长文,让正在“战疫一线”的蔡毅,走入公众视野。

1月23日到2月11日,20天时间,蔡毅发了12条朋友圈,内容只有一个关键词:新冠肺炎。字里行间,有对“战友变患者”的泪目,有对募集口罩的个人行动,还有对战胜病毒的斗志和坚守。

20天,蔡毅的12条朋友圈。

“我是真性情,有什么说什么!”2月12日,蔡毅回应发“朋友圈”初衷:“我一个人声音比较小,希望记者通过我们看到的东西和事情,能反映多一点正能量,鼓励大家,渡过疫情!

速报

发集结令

“我们怕了,退了,武汉怎么办?”

1月23日以前,蔡毅的朋友圈多是生活类。1月23日以后,蔡毅的朋友圈只有“新冠肺炎”。这一天,蔡毅发了一条朋友圈,时间18时35分。586字,七张图。

“终于等到这一天,我们中心医院医院开始下外科动员令了。”蔡毅写道,没有躲的,只有嗷嗷就上的。“是不是党员,早就不重要,我们只想对得起身上这件白皮。”

蔡毅也有对病毒的担心:“谁不怕呢?医生也怕,但是在这个时候,只有互相鼓劲,迎头而上。我们怕了,退了,武汉怎么办?”

1月23日,“武汉封城”首日,蔡毅在文中发出吁请:“给我们更多的理解,更多的支持”,如的士到了医院不要绕道,不要拒载医疗人员,不要疯了似的抢汽油,大妈们别去超市抢菜,互相交叉感染更让人头痛!建议大家“淡定点,呆在家里,看看微信的段子,追追剧……有问题,就去指定医院看,避免害人害己。”

文字偏长,配图更直接曝光蔡毅吹响的集结号。

朋友圈配图,曝光蔡毅在科室吹响集结号。

配图显示,1月23日16时39分,蔡毅通过疼痛科核心人员群@所有人:医院开始组建突击队。“这个事情,我不强求大家,我是会报名的,想去的。今天晚上八点前,微信私聊我。兄弟们,上啊!不能一起扛个枪,也一起上个无硝烟的战场!

转发“院控领导小组”的集结令后,蔡毅继续在群里说:“大家踊跃点找我报名,我个人意见,男人上战场,女人看家!”

蔡毅告诉封面新闻记者,1月23日,集结号吹响后,全科医护人员都报了名。

速报

募集口罩

“不要火腿肠,不要可乐,也不要钱”

1月25日,大年初一,蔡毅连发三条朋友圈,时间分别是当天的18时05分,19时12分,19时51分。主题是募集口罩。

第一条,蔡毅通过同学群,募集了1500个N9口罩,40个护目镜。

同学和病友纷纷贡献绵薄之力,蔡毅则承诺自己负责接也负责送。当然,他也不忘提出要求:只接自己认识人的馈赠,只要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不要火腿肠,也不要钱。

随后两条朋友圈,蔡毅公布了这些口罩的去向:汉口医院,协和医院呼吸科、同济医院……

速报

站上一线

“很累有点小担心,但真的兴奋!”

1月27日22时,蔡毅带领科室5个小伙伴,正式进入隔离病房。

1月28日凌晨1时56分,他发了一条朋友圈。相比20天12条朋友圈,这一条最简短:“我带着我的五个小伙伴,如愿以偿,昨晚十点,进驻并接管了发热二区了!虽然很累虽然有点小担心,但是,真的,兴奋!

这条朋友圈配了两张图,一张是蔡毅本人。他穿着白色防护服,口罩把脸遮得只能看见带着眼镜的眼睛,双手比着剪刀手。另外一张,是四个小伙伴在医生办公室忙,门上贴着福字。

蔡毅所述发热区,即武汉市中心医院设立的新冠肺炎隔离治疗区。

1月30日14时15分,蔡毅进入站上一线的第三天,他的朋友圈文字又长了:584字。

这三天,蔡毅经历了“从无到有”,如陌生的患者、疾病和环境,莫名的恐惧不安,莫名其妙的勇气,以及熟悉的使命感。因为“团队,是临时组建的;患者,是忽如其来的;病房,也是刚开的;清洁,我们自己做的;很多困难,都是刚碰到的!”

不过,经过蔡毅和同事对32位新型肺炎患者的治疗,“无论轻重,终于顺畅了!”

和蔡毅一起站上一线的,还有“不嫌我们笨”的呼吸科小帆美女,护士长常娟带领的护士团队。在蔡毅心目中,护士团队“更是前线的前线”,只有累倒的,没有怨言,没有逃兵!

在隔离病房的第一个三天,蔡毅从协和医院教授那里学到了“高效的微信患者分组管理模式”,弥补了穿着防护服和患者沟通时间不够,解释工作不够的欠缺。

这三天,让蔡毅“最谢谢”的是32名患者:“无论老幼无论轻重,给予了我们最大的支持、谅解,甚至为了不麻烦我们,忍受着疾病带来的不适和恐惧!很多症状,都是我们问出来的,没去查房的时候,即使喘息,他们都忍着不说,不去按呼叫铃,因为他们怕我们累,怕传染我们。”蔡毅曾经害怕,现在依然恐惧,“但正是这些感动,让我把害怕和恐惧转化为坚持的勇气,阳光的心态!”

一线经历,蔡毅在2月9日15时30分,又作了一次分享。

2月9日,武汉阳光明媚。当天,蔡毅负责的发热二区,又有两位患者出院了。截止当天,累计有10位患友达到出院标准。“病房患者眨眼间已经换了一半”,好转出院的,给新来的做思想工作,“病房阴霾一扫,阳光普照。”

蔡毅心情好起来,便不忘发段子。这个段子,来自蔡毅亲身经历。

前两天,走了一位战友,蔡毅通过朋友圈,怨天动地的发了一通牢骚。这两天每天查房,他都会碰到几位多愁善感的中老年妇女,以泪拂面,自己吸着个氧气病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不说,却“还要对我安慰,要我不要太过于忧伤!搞得我都有点怀疑,到底谁有病,谁没病啊?

患者实在太啰嗦了,蔡毅则显出俏皮一面。患者出院了,蔡毅竟“要小小的报复“一盘。

在这条微博中,蔡毅发了一张聊天截图。45床患者第二天确定不打吊针改吃药,便咨询蔡毅手上的针能否拔掉?蔡毅先回复说“我安排人拔了”,紧接着,蔡毅又补了两句:“带回去做个几年也行!中心医院发热二区一游”;“以后喝水都免了,口渴了直接从针管管一点”。

速报

战友变患者

“我也应该绕开她,但我真做不到”

所有重症患者都还行,其他患者心态阳光,小伙伴们更熟练,原本“蛮开心的”2月1日,蔡毅却因战友泪目。

2月1日23时54分,蔡毅在朋友圈发出首篇千字文,讲述了科室护士确诊新冠肺炎的故事。

接到电话时,这位护士在那头哭。蔡毅心里咯噔一下,脱了防护服下去,“看了她刚拍的CT,看到这几天都看到的那块熟悉的该死的肺部白块,看着她哭着的脸,我不知道说啥,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所有进来的同事,估计也知道了,绕开她走。绕开她走!昨天的同事,今天就仿佛被嫌弃。我知道按照制度,我也应该绕开她,但我真做不到。

蔡毅也怕,他加了层口罩。等“战友变成患者”的护士情绪稳定了,作出“在外面租房子隔离”决定后,蔡毅开着车,送护士去找住的地方。

最终,没有一家酒店开门,“战友患者”只好回家。这时,护士的男朋友打来电话,护士的父亲也感染了,比她更严重。

“活生生的例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在身边发生,当你昨天的战友,马上就有可能变成自己患者群的群友,个中滋味,如何形容?”蔡毅的心情,没办法开朗,“但我是老大,我要顶着,我还要逗他们笑,鼓励他们冲上前线,甚至轻伤不下火线。”

蔡毅讲述“战友变患者”的1229字,被网友截图通过微博传播。网络大v凯雷特意作诗写道:

医生是武汉的心脏,
我听到马达在轰鸣,
致敬武汉,
疼痛科蔡毅医生,
每一个人疼你!

速报

悼念小人物

“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继续”

蔡毅发朋友圈,喜欢写长文。其中,超过千字的,有三篇。最长一篇,2025字。这篇长文,蔡毅花了20多分钟,便写完了。发布时间2月11日21时26分。主题是悼念武汉市中心医院一号门对面小卖部老板林军。长文通过蔡毅的认证微博发布后,网友转评赞逼近40万。

林军今年约50岁,因新冠肺炎去世。

为啥写?林军尽管是一个小卖部老板,但对蔡毅来说,“一个这么熟悉的人走了,写一写,就这么送别了。”

蔡毅今年39岁,到武汉中心医院工作已快20年了。自那时起,蔡毅就认识了林军。林军憨厚的笑,圆圆的脸,黑黑的肤色,1米7的个头,蔡毅历历在目。林军除夕夜开门营业,只为值班医生能买到吃的东西。医生没带钱拿水喝,后来忘了差多少钱,林老板和医生商量一个数,给了作数等等点滴故事,蔡毅记忆犹新。

2月11日,是蔡毅带着团队站上一线的已有14天。按照“缓解医护人员压力”的规定,蔡毅应该被轮换下来。不过,他又一次做了一件违背原则的事:“带着四个小伙子,继续下一个14天!”

“逝者已矣,但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蔡毅说,“我不想换”,不是伟大,也不是作秀,“支撑我继续下去的,只有本能!”

评论 19

  • fm9876578 2020-02-14

    专家要有良心啊,有的就没有,比如瞒报,抢发论文,推荐汤药

  • 携手共一生 2020-02-14

    我们都是命运共同体 愿我们所有人都好好的!!

  • 张晓熙 2020-02-14

    向奉献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警察,基层工作者,志愿者等等致敬!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