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兴安岭的“少数派”年轻人王强:爷爷的伐木斧头已锈迹斑斑|70年70人·脱贫③

封面新闻 2019-07-02 21:02 65376


封面新闻记者 田雪皎 王祥龙 发自内蒙古阿尔山市 视频 忻晓松

4月的大兴安岭,森林还是灰黑色,地上覆盖着积雪。4月开始,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进入了防火紧要时期,“85后”青年王强驾驶着越野车进山巡防,这是他回到林区的第9个年头,他也是林区屈指可数的年轻人之一。

王强祖籍吉林长春,他是大兴安岭林区典型的“林三代”。上世纪50年代,大兴安岭伐木工,成为了一个新的工种,王强的爷爷作为第一代伐木工,来到了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的阿尔山市白狼镇。

2015年4月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正式挂锯停斧,全面停止一切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伐木工退出历史舞台。

这时,大兴安岭南麓山区已经成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2014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阿尔山市伊尔施镇,看望慰问困难林业职工郭永财一家。

2019年4月3日,封面新闻记者回访阿尔山市,和困难林业工人郭永财一样,王强的爷爷也已搬出了工棚,住进了新楼房。

从废弃的林区工棚柴草堆,王强翻出了一把斧头,已经锈迹斑斑。“这是家里传承的老物件儿。”王强说,传承三代,60年里,与林业工人划等号的“伐木工”,已经替换成了“护林工”,“还是靠山吃山,但本质已经变了。”


A



迁徙大兴安岭

第一代伐木工诞生 一把斧头养活一家人

4月3日,阿尔山市白狼镇,一个新小区里,王强的爷爷王世民拄着双拐在客厅踱步。81岁的王世民刚从工棚搬进小区楼房不久,客厅一角养着一只八哥,老人没事逗着八哥说话。

王世民,吉林长春人,为了养活一家人,他决定外出找活干。1960年,他和山东、辽宁等地47人被分配到了白狼林业局,成了一名林业工人,但只是一个“打草”的清林员。

此时,正值大兴安岭林业黄金时代,王世民成了第一代林业工人中的一员。

1962年,他扛着斧头,拿着坐垫,走进茫茫林海,正式成为一名大兴安岭伐木工,这是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双喜临门,这一年,他的大儿子王德彬在林区出生。每天早上7点前上山,晚上7点才收工,把每棵树木的直径相加,一天最多的时候能砍下7米木材。

1952年,大兴安岭开发后,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和“走上高高的兴安岭”的歌声一起响遍大江南北。大兴安岭林区10.67万平方米,累计为国家提供木材超2亿立方米。

伐木工人干得是重体力活,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0小时。王世民说,因为年轻时体力劳动强度大,所以年老遇到股骨头坏死,只能拄着双拐行走。

“迎山倒嘞……”老人在客厅喊起号子,这一声号子是伐木工人们的集体记忆。王世民记忆中,伐木区要砍伐的树木都打上了标记,工人们挑好的采伐,当时两人一组,一人砍伐,一人打望,树倒的时候,根据方向喊着“迎山倒”“横山倒”的号子。

是否担心树木有一天被砍光?老人说,看着一片原始大森林,那时候没有想过那么多,“让我们砍哪,我们砍就是,不去想那么多。”


B



不愿搬离“板夹泥”

“林二代”手里砍着树 心里想着孩子以后咋办

1981年,王世民19岁的大儿子王德彬,接过父亲手中的斧头和坐垫,也成了一名林业工人,成了大兴安岭第二代林业工人,也是最后一代伐木工。

1983年,王德彬在林区结婚,他的妻子是大兴安岭唯一女子伐木队的一名队员,比他小两岁。

王德彬还住在林区的工棚内,当地称为“板夹泥”,只有一层楼。虽然已经4月,这里室外温度最低能达到零下15摄氏度左右,木柴在火炕里噼里啪啦燃烧着,屋内暖烘烘的。

这样的“板夹泥”房,每户面积30多平方米,情况最糟糕时,一家三代十几口人都挤在里面。不过,现在还住“板夹泥”的已经十分少见,王德彬和妻子就是少数的几户。

王德彬说,虽然是工棚,但是已经经过三次翻修,条件跟以前已经是天然之别。房内墙壁粉刷得白白的,院子也围了起来,成了白狼镇林区的特色住宅。“我住习惯了,舍不得这房,不想去楼房。”王德彬还说了另一个原因:住楼房会让人变懒,天天只能窝在沙发上看电视。


王德彬成为林业工人时,工作内容跟父亲已经不一样了。他每年5月要参加植树,每年植树300棵,必须保证成活。

大兴安岭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可到摄氏零下56度,全年无霜期在3个月左右。寒冷的气候使林木在良好的土质条件下,也要118年才能成为成熟林。栽种的树生长很慢,不像天然林生长那么迅速,“30多年才长到18厘米粗。”王德彬指向对面山上的一片树林。

每年树植完了,又要继续伐木,每年每人要完成的工作量是采伐6000米木材。

“砍着砍着就想,我们都砍完了,以后孩子们砍啥啊?”王德彬说,还好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白狼林业局成为了国家首批试点单位,天然林不让继续砍伐了。

不过,王德彬的担心,很快变成了残酷的现实。2003年5月21日,从蒙古越境的一场大火,烧到了白狼镇,“8万公顷的林地,烧掉了6万公顷。”王德彬说,大火熄灭后,他们也下岗了,人工种植林也没有树砍了。

王德彬一家陷入了生活困境,成了像郭永财一样的困难职工。这时,镇上一名退休工人找到他说,可以培育树苗,向外销售挣钱。

王德彬跟着老工人一起育树苗,“儿子结婚什么的,都是靠这些树苗。”王德彬推开小院,里面的落叶松树苗已经半人高。

如今,白狼镇正大力发展旅游,打造了林俗村,“我们的板夹泥房,马上就成了特色民宿,没想到还会吃上旅游饭。”


C



斧头传承断代

踏着祖辈的进山路 巡护祖国最美北疆风景线

目前,大兴安岭是我国面积最大、集中连片、以天然林为主的重点国有林区,也是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重要生态屏障。

2012年,阿尔山市的大兴安岭全面禁伐,王德彬没想让自己的孩子再回到林区,他把大儿子王强送去当兵。王强退伍回来,他也希望儿子能在外面另谋一份工作。

在外打拼一圈后,2011年5月,王强还是回到了阿尔山市白狼林业局,成了一名护林工人。“像我这种年轻人,出去了还回来做林业工人的,我们这边可能就5个人左右吧。”

王强的工作每天都在重复。早上8点,用篮子提着盒饭和水,走进自己巡护的森林,排查火灾隐患、打枝桠、捡枯枝,看不到边界的树林里,陪伴他的只有他自己“沙沙”的脚步声。中午,靠着一棵树,打开保温盒,饭菜还冒着热气,“还是很单调,需要耐得住寂寞。”他边吃边告诉封面新闻记者。

“还是舍不得这片林子,我爷爷、我父亲都是为林业做了贡献的,到我这不能断了。”王强说,同为林业工人,但是从爷爷到父亲,再到他这一代,性质完全不一样了,“爷爷是伐木工,父亲除了砍伐还有育林,我这一辈就是护林。”

“伐木时代,‘小小白狼直属中央’是一种自豪。”王强说,现在的白狼镇提倡“放下斧头当导游”,“独木经济”已经成为过去式,凭借林俗文化和冬季冰雪资源优势,这里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 “内蒙古·白狼林俗文化节”,三届 “滚冰节”。“吃旅游饭的林区人,又过上了好日子,住进了干净整洁的楼房。”

“我和同事巡护好祖国北疆最美风景线。”王强说,他们一家三代林业工人,走着同一条大兴安岭进山之路,但是行走的“方式”已经改变,三代人正好也是大兴安岭林业转变的三个时代缩影,“从爷爷伐木为生,到父亲边伐边植,到我守护祖国北疆的青山绿水,为子孙后代守住金山银山。”

说起爷爷传到父亲的伐木斧头,王强笑着说,这个“老物件”到他手中已经发挥不了作用,推开以前居住的“板夹泥”,废弃的柴房里,裹着铁锈的斧头与木柄分离,丢弃在柴草堆里不知多少岁月了。

相关报道

大兴安岭全面禁伐4年 从“砍树经济”到“看树经济”

评论 4

  • 聆听世界 2019-07-07

    [得意]

  • 聆听世界 2019-07-07

    [得意]

  • 518196 2019-07-04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