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年我的获得感|厉害了我的四川!土库曼斯坦总统专列 车头是“四川造”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 2017-05-25 09:09 67571

“四川造”机车如何走出去?

技术出口

2006年,当时的中国南车集团资阳公司与越南铁路总公司签订了“革新号”机车制造技术转让合同,实现了中国机车制造技术对外输出“零的突破”。

驰骋中亚

截至 2015 年 5 月,土库曼斯坦还在铁路上运行的300多台机车,几乎都是“四川资阳造”。

纵横全球

如今,从中车资阳公司“走出去”的760多台“四川造”机车,已经遍布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24个国家和地区,占到了中国出口内燃机车总量的50%左右。

工匠精神

作为一名曾经到国外进行技术指导的女性焊接高级技师,肖艳精通各种焊接工艺。她说:“我们的优势就是快节奏,只要客户需要,我们能制造全世界任何机车车型。”

奔驰在澳大利亚的资阳机车。

5月24日,中车资阳公司,48岁的高级工程师邱友胜坐在办公室内。窗外,20多个生产作业区内,2000多名一线工人正在忙碌。阿根廷、泰国等3个国家预订的26台机车,正在陆续出厂。

邱友胜从橱窗内里拿出一个不锈钢饭盒,饭盒底部刻着纪念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台内燃机车(CK5)出口纪念,1992年10月,铁道部资阳内燃机车工厂。”这是他工作第一年时领到的饭盒,至今已珍藏25年。在他看来,这个饭盒不仅是首次纪念,更是“四川造”走向全球的开始。

如今,从这里走出去的760多台“四川造”,已经遍布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的24个国家和地区,占到了中国出口内燃机车总量的50%左右。最近5年,又实现了首次向发达国家出口中国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

图为“革新号”机车。

金字招牌

从全国出口首单到闯入发达国家

“别人不行,我们想办法也要行”

25年,足以忘记很多事情,但邱友胜忘不了当时领到那个饭盒的场景。“1万多名职工都领到了这个饭盒,那是我工作的第一年,看到上面写的字,真的心潮澎湃。”邱友胜说,1992年,“四川造”CK5型机车出口泰国,实现了我国内燃机车整车出口零的突破,从那一刻起,“四川造”的机车就瞄准国际市场,并成为了一个“金字招牌”。

“别人行,我们就行,别人不行,我们想办法也要行。”如今的邱友胜已经是高级工程师,25年里,他和同事秉承了这样的信念。

2004年,土库曼斯坦的一笔4.8亿元订单,要求生产流线型机车,当时邱友胜和同事们都还没有做过这样的机车。可是,仅仅花了4个月时间,他们就研发成功了。首批70台机车获得了土方高度赞扬。

如今,已经有240余台“四川造”机车运行在土库曼斯坦的铁路上。以土库曼斯坦前总统尼亚佐夫名字命名的总统专列,都选用了“四川造”机车做车头。

最近5年,中车资阳公司又实现了一个零的突破,全国首次向发达国家出口中国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向澳大利亚一家公司出口的6台机车,是在2012年7月22日下线的。澳方公司不仅要求司机室独立,而且在车体平面度、油漆等诸多方面的要求,都高于中车资阳公司之前接的单子。“最终验收时,所有指标全部合格。”邱友胜说,其实当时的心情和领到饭盒时一样激动。

不久后,又有两家澳大利亚公司在中车资阳公司下了共计12台机车的订单。

国际速度

2000多人的生产线

任何车型都能造

5月24日,中车资阳公司偌大的焊接作业区内,一个焊工身影显得与众不同——一个口罩护嘴,一副墨镜护眼,一条毛巾护脸,一顶帽子护头,天气炎热,裹得这么严实,汗如雨下。当这名焊工脱下护具,竟是一名中年女性,她叫肖艳,是她所在工序的唯一一名女焊工。

在工厂里待了29年,她从一名普通焊工,成为国际焊接技师和焊接高级技师。与男同事不同的是,她一直这样严密地保护着自己的脸。在她手臂内侧,烫伤的疤痕隐约可见,“这是仰焊时,火星掉下来烧的,只要不烧到脸,都是小问题。”肖艳打趣道。

作为一名曾经到国外进行技术指导的女焊工,肖艳精通各种焊接工艺,速度也不亚于任何一名男同事。这是缘于“四川造”面临的实际挑战:出口机车涉及国家众多,往往订单小、节奏快。

“这就要求生产线上的工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适应市场需求。”肖艳说。“四川造”机车,目前已经累计生产了17种车型。这个偌大的工厂,2000多名工人的生产线,在1天之内就能完全切换。

“17种并不是全部,在国际市场上,我们的优势就是快节奏,有一条柔性的生产线,只要客户需要,我们能在1天内切换,制造全世界任何车型的机车。”邱友胜说。

 图为在土库曼斯坦行驶的“四川造机车”。

顶尖工艺

从新疆到黑龙江

机车要经极冷极热考验

经过焊接、组装等所有作业流程后,一台完整的机车,还不能出厂。28岁的何鹏是中车资阳公司机车事业部交车试验班主。他和同事的工作,是在出厂前,为机车所有部件做一次完整的测试,保证质量安全。

“小型的机车,要做70多项测试,最大的机车,要做200多项测试。”何鹏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出差到新疆鄯善,“有火焰山的地方。”按照规范,首次出厂的车型,都要到极端环境下做型式试验。“最冷要到漠河,最热要到鄯善。”何鹏解释说,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最低温可达零下20多摄氏度,而漠河能达到零下40多摄氏度,能够满足低温试验要求。而高温试验,则要求在树荫下达到气温40摄氏度以上。“火焰山绝对是好地方。”何鹏笑着说。到底有多冷、多热?“在漠河,没戴手套,千万不能摸机车把手,粘上就扯不下来了。在鄯善,鞋底质量不好,千万不要踩铁轨,要把胶烫掉。”就是在这样极端环境下,经过反复试验,首次出厂的机车,才能卖到世界各地。

如今,“四川造”机车,已经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EN15085焊接管理体系认证、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RIS体系认证,拥有国家级试验室,为每一项产品的安全可靠提供了有力保障。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田雪皎

新闻纵深

全国首台新能源机车“四川资阳造”

将沿着“一带一路”造福全球

2015年1月28日,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2200kW油电混合动力机车,在资阳下线,与同等功率的传统内燃机车相比,该机车可节省燃油40%以上。山东日照钢铁公司看中了这款机车的强大的节能效果,于当年3月抢先买下了公司首创的新能源机车。

当时,西南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主任、长江学者李芾如此评价:“‘四川造’推出的混合动力机车和双燃料机车,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还可减少排放。从全国范围看,目前可生产这两款机车的公司只有资阳公司一家;再将范围放大,目前全球掌握此技术的国家也很少,所以资阳公司推出的‘绿色火车头’很有发展前途。”

“未来‘四川造’不仅会继续秉承性价比高、质量好、服务到位的优良传统,还会朝着绿色环保、科技创新不断努力。”邱友胜说,“‘四川造’会继续沿着‘一带一路’造福全球!”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庆 田雪皎

直播预告

今日14:00 封面新闻直播

资阳探访“四川造”火车头

今天下午2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视频直播团队,将走进资阳市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组装车间,直击火车头组装过程,带您感受现代制造!

中车资阳公司是西部唯一可同时生产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企业,“四川造”第一台熊猫空铁由其研发,公司95%的机车产品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读者朋友可下载封面新闻APP、华西都市报官方客户端,或关注封面新闻和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跟着主播一起探访这个神秘的车间。

评论 13

  • 风风火火恍恍惚惚 2017-05-25

    牛逼

  • Siegismund 2017-05-25

    厉害了

  • 装完逼就跑~ 2017-05-25

    厉害👍🏻👍🏻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