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四川竹琴谢惠仁⑤丨绝对的改革派 唱竹琴用吉他伴奏芭蕾舞伴舞

封面新闻 2018-11-16 07:00 38648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像 黄芯瑜 实习生 李林涛

“我是改革派,绝对的改革派!”谢惠仁一直在寻求传统四川竹琴与现代艺术形式的结合。交响乐、多声部、舞蹈艺术等,都是他改进四川竹琴表演的来源,“这都多亏了年轻时好多次‘不务正业’啊!”谢惠仁说:“我有时是在拿这几十年的生活阅历和艺术中的摸爬滚打来融入四川竹琴表演里。”

竹琴表演,多是一人坐在舞台中央,两眼微眯,正襟危坐,自顾自规规矩矩地唱。但谢惠仁受不了这种传统的“古董表演”。除了传统的唱、念、打,他开创了螃蟹步等舞蹈动作,亦唱亦演的新式竹琴大受欢迎。“这跟我的所学是分不开的,结合到我的专业里就是有用,我还吸取全国剧种,如川剧、越剧、京剧的唱腔,丰富竹琴的乐感。身段上结合川剧的身法步和芭蕾舞的身段。”

“不能说竹琴古老,不古老,我是绝对的改革派,我拥有跨越时代的思维!”流行歌曲充斥成都时,“下海”热潮也传到文艺界。谢惠仁抓住时机,带队出演,一天好几场演出,每天都不少于几百张票。“那时候我‘超得很’!七几年就染黄头发的,可能成都就只有我一个。人家穿布鞋,我穿筒靴,穿刷刷裤,思想很前卫。”

提及当时的流行歌曲谢惠仁张口即来,“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长长的站台……”“流行歌曲唱了一年多,很受欢迎,为了生存赚钱嘛,但我始终不忘本!”1985年,谢惠仁学会了吉他,“我用吉他弹唱竹琴,唱流行歌曲伴舞也用芭蕾舞及光效。”

1987年,谢惠仁一人分饰十几个角色的传统四川竹琴选段《水漫金山》,已经在四川演出了好几千场。那时观众对于男扮女的“反串”已经不像早先一样排斥,从白娘子到小青,再唱法海和小沙弥,谢惠仁革新后的四川竹琴又慢慢开始吸引观众了。“《水漫金山》是我这辈子最经典的节目。”

1988年,是谢惠仁“最港”的时候。“那时候我嗓子好,各方面也都成熟了,晓得调动舞台上的积极性。”谢惠仁笑言,一辈子喜欢突出自己,所以他很善于捕捉观众的兴趣点,“唱竹琴时,我用追光、用剪影,使用闪光灯,当时的舞台效果之好!”后来,他还将竹琴与交响乐相融合,“艺术不要分太清,艺术有个性,也有共性,只要用得好,就是你的!”

【下期预告】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谢惠仁的竹琴演出暂告一段落。接下来的十年中,他以四川竹琴为打击乐器,为众多影视剧配音,包括著名导演凌子风的电影《狂》,张艺谋执导的成都宣传片《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评论 1

  • 北海之滨 2018-11-16

    有意思的老头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