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历史名人26|研究员王小红:巴蜀名人重文史 各领风骚数百年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 2017-03-28 03:22 8318

点击上图为四川历史名人投票点赞↑↑↑

名家荐名人④

偏居在西南一隅的巴蜀地区,自古就是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小红是研究巴蜀文化方面的资深学者,在她看来,一提起四川历史名人,她比较推崇李冰、司马相如、文翁、诸葛亮、陈寿、武则天、李白、苏轼、杨慎等十人。

3月21日,接受采访这天,王小红正在忙于修订《巴蜀历代文化名人辞典》。她引用明代何宇度在《益部谈资》中的记述:“蜀之文人才士,每出,皆表仪一代,领袖百家……岂他方所能比拟。”王小红还补充道:“巴蜀文化重在文和史学两个方面,我们在评选巴蜀历史文化名人的时候,不仅注重他们在巴蜀地区的造诣,以及在全国范围的成就,既要参考他们当时的事迹,更要关注对后世的影响。”

推荐文翁:

首创地方官学

唐代诗人岑参写了一首《文公讲堂》,记述了文翁的功德:“文公不可见,空使蜀人传。讲席何时散,高台岂复全。丰碑文字灭,冥漠不知年。”

“四川的历史名人可能数量不是特别多,但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某一领域首屈一指的大家,例如司马相如。而提到司马相如,就一定要提起他的老师文翁。‘由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汉代将蜀学纳入中原文化的主流,使得蜀中成为‘蜀国本多士,雄文似相如’的文脉,文翁功不可没。”王小红说。

王小红说,在此之前,虽然巴蜀地区的人好文,但是“好文相讥”,写文章是用于相互讥讽骂人。后来蜀中风气骤变,陋习逐渐演变成“儒雅之风作”,这就得益于文翁首创的地方官学,相当于现在的公立学校。他引导年轻人学习儒家学说,成为知书达理的文人。

文翁是西汉时期的“循吏”,意思是清正廉洁的好官。虽然他是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人士,但他任职蜀郡守期间,兴修水利、修石室中学、兴郡学,功绩斐然。

蜀郡太守文翁最大的功绩,就是在蜀中兴学。今天的成都石室中学就发源于文翁创建的石室,迄今已有2150多年的历史。文翁办学不同于私塾,而是地方官学。他挑选了一批县上的小官吏,以及年轻的有志之士,送去京师长安学习。学成归来,出类拔萃者走上仕途一同为官,稍微差一点的就做老师。从此,巴蜀追迹中原,成为出人才、出文学的地方,《华阳国志》评价“蜀学比于齐鲁”,《汉书》记载“巴蜀文章冠天下”,可见当时的文风之盛。

这种在地方办官学的做法,开创了全国之先河。后来汉武帝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官”,地方官学的做法在全国遍地开花。

历史上,不少巴蜀文化名人都和石室中学有渊源,谯周、彭端淑、何其芳、曹葆华都曾在这里任教,而司马相如、扬雄、李密、郭沫若都是这个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文翁兴学化蜀,功在当代、恩泽千秋,怎能不入选蜀中文化名人?”王小红感叹道。

推荐陈寿:

一代良史之才

“推荐陈寿,是源于他的史学成就。”在王小红看来,巴蜀的史学研究非常厉害,宋代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华阳、双流出了许多诸如范镇之类的史学大家。比他们更出名、时代更早的就是陈寿。西晋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陈寿,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代表作有《三国志》。“对了,陈寿也是石室中学的毕业生。”

在二十五史之中,首推私人修订的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史学家一般是后朝修前史,评定前人功过,这种私人修订的史书,剔除了政治上的偏见,可信度更高。陈寿所处的西晋,是三国统一的朝代,而晋朝继承的“衣钵”是魏国,如果是官方修史估计会把魏国放于首位。而生于蜀国的陈寿对家乡感情真挚,如何权衡呢?他采取了三国分别修史的办法,让魏、蜀、吴分别成卷,是断代史的一大创造。

据《华阳国志·陈寿传》记载,他在48岁那年,着手“鸠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修史的过程中,他既尊重了三国并立的史实,有在用语上客观中立,尽量不做偏颇

史学家陈寿著作等身,除了《三国志》,还著有《益部耆旧传》、《古国志》,编辑《诸葛氏集》二十四篇等等。特别是这本《益部耆旧传》,记述了三四百年间的巴蜀地区的名宦乡贤、名门望族,相当于古代版的“巴蜀名人榜”。虽然这本著作全部佚失,但我们仍能从《华阳国志》、《三国志》裴松之注中找到引用的只言片语。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曾洁

读者推荐⑤

张问陶(1764年-1814年)

张问陶,字仲冶,一字柳门,号船山、蜀山老猿,清四川遂宁金桥人。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

撰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

常璩(约291年-361年)

常璩,字道将,蜀郡江原(今四川成都崇州)人,东晋史学家。

常璩出生于西晋末年。成汉时期,常璩曾担任散骑常侍。公元347年,成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常璩劝汉皇帝李势降晋。成汉灭亡后,常璩入晋,却受到东晋士族的歧视、轻藐,因此专注于修史,撰写成《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全书共十二卷,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川、历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