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十记⑦|提取病毒核酸、无人机测体温 深圳工程师用科技推动复工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2-25 14:03 44771

封面新闻记者 蔡世奇 欧阳宏宇 易弋力

2月7日,深圳市政府出台了16条惠企政策,在房租、税收等多方面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给予帮助,还“悬赏”疫情应急科研攻关。

这座有着浓厚科技工程师文化的城市,正在用自己灵活的政策和智慧,加固着全国的战疫防线。

医疗器械交付带动制造业复工 深圳工程师让病毒核酸快速显形

2月2日,刚刚结束了在美国分公司的出差的李景回到深圳,经过短暂的休息便前往深圳盐田的华大智造基地恢复了工作——他是华大智造的仪器研发副总监,原本跨国出差后错峰过年的计划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为了帮助一线的医务人员加快检测速度,他和团队临危受命,为已有的样本制备系统优化针对疫情的核酸检测解决方案。

火眼实验室正在使用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对抗疫情

李景的仪器研发团队在2月2日就陆续复工,为了把一线医务人员们与病毒的战斗的“武器”打造得更加称手,很多成员过年都没有休假。李景和团队里的二十多位同事密切与武汉分公司的生产部门联系着,“我们配合应用开发的同事,结合一线实际进行病毒核酸样本提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根据不同地区防疫工作的特点,在高通量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上开发、验证、测试差异化的自动化核酸提取流程,以应对各地不同的应用场景。”李景介绍道。

深圳是国内医疗器械研制的重镇,疫情出现之后,像华大智造一样的上游研发企业就保持着工作状态,春节期间也在忙着对武汉等疫情前线地区交付及优化设备。

张开嘴巴,用一个像棉签一样的“咽拭子”伸进咽部沾取,将得到的混合样本放入高通量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和其他待测样本一起,最快40分钟便可得到提取出的病毒核酸。

武汉“火眼”实验室施工团队使用咽拭子自取样检测病毒

其中长得像“微波炉”一样的自动化病毒核酸提取设备,就是这套高效流程效率提升的核心,这次检测新冠病毒的过程中,华大智造研制的MGISP-100和MGISP-960两款仪器发挥了很大作用。

武汉、无锡和深圳的“火眼”实验室、各地的疾控中心和专项医院,各个做新冠病毒筛查的机构都在使用样本制备系统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和检测,因为设备需求量的突然大规模增长,很多制造业企业又在停工,华大智造的高通量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一度因难以采购到足够的原材料陷入生产紧张状态。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华大智造的相关设备90%的原材料都是从国内采购,所以供应链企业的复工对于病毒核酸提取设备的及时交付有着关键作用。

李景告诉记者,得知了仪器生产速度受限于原材料短缺的情况后,深圳政府与当地企业积极沟通,推进一些相关企业复工,从而提高了仪器的产能,这也为加速各地核酸提取效率、实现复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2月20日,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深圳将全面取消企业复工核实备案审批,改由企业备案承诺。此举也将进一步缓解医疗器械企业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回国后一头扎进盐田基地办公的李景,半个多月来一直坚守岗位,但他的工作却得到了家人高度的关注和支持,对此他也很感动。

目前深圳的“火眼”实验室已经对企业开放新冠病毒检测

李景说,“表示这次的疫情也让团队意识到了我们的产品还有很多进步空间。”,仍在紧张工作中的他们目前一边优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提取方案,一边为仪器的迭代研发做着准备。

目前,华大智造的设备及解决方案已经广泛运用在了各地,李景告诉记者,深圳的“火眼”实验室也对企业开放新冠病毒检测,准备复工的企业都可以进行一次特别的“体检”,为快速恢复生产做好准备。

无人机工程师从生活取材 巧用棉花棒提升测温精度

2月2日,无人机产品及解决方案工程师王可见在老家过完年返回深圳后,在家开始了远程办公。

第二天,他收到了来自武汉一线的需求:疫情期间,越来越多使用小型无人机的人希望可以用手头设备进行非接触测体温,以减少病毒传播途径。

这对于他和团队同事而言是一项新的挑战——此前他们开发的用于测温的无人机是大疆御2行业双光版,原本这台无人机的热成像摄像头是用于公安安全、消防、搜救等工作,因为使用场景对温度精确度需求并不高,测温误差大概在4-5度,并不适用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人体测温。

无人机软件获取棉花棒温度界面

为了提升测温的精确度,为此团队里的近十名工程师每天使用远程会议APP进行头脑风暴,最终提出了引入黑体提升测温精度的方案。

在过去的开发环境中,硕大的黑体往往移动不便;而如果这时即使制作一体化结构件,在疫情期间用户并不能及时拿到。经多次讨论,结合疫情下的各地实际情况,王可见等工程师从身边取材,决定使用随处可见的棉花棒作为简易黑体装在无人机上。

深圳市一高速路口检疫防点处,无人机对返深大巴乘客开展测温工作

2月10号确定方案后,王可见和其他几位工程师开始了分工:已经回到深圳的王可见和一位相机组的同事在大疆总部准备设备、收集测试用机,并将结构工程师的设计使用3D打印技术,做出了可以插棉花棒的云台结构件;APP开发工程师则对此进行精确测温软件的开发;飞控小组的工程师则远程分析各项飞行数据。

上海某社区使用无人机对居民测量体温

分散在各地的团队成员齐心协力,从立项到完成只用了三天时间,反复修正、测试,最终将无人机精确测温的方案实现,在无风、无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误差控制在了±0.5℃,满足了2-3米距离下,对高速路口外地人员、小区高层隔离人员等各类人员进行温度异常无接触筛查的需求。

在项目测试期间,王可见和另一名同事在空荡荡的办公楼里,来回奔走、反复测试,与身处异地但团结一心的同事们实现了一次未曾尝试过的工程创新,自己的思路也得到了拓宽。

随着各地返工复工的节奏加快,热成像测温能帮助快速部署公共场合的无接触体温初筛,减轻一线岗位的工作压力与风险。

王可见表示,无人机测温结果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疗鉴定的依据。如果发现体温异常,还需要进一步使用专业医疗设备检查确认结果。

云复工背后同样是工程师的值守 专家建议复工后企业做好数字化改造

无人机工程师们在远程协同办公期间,使用的APP同样来自深圳。

在位于南山区科技园内的腾讯办公大厦,腾讯云、腾讯技术工程事业群多个团队正在忙碌着。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六,基础架构团队的汤米(化名)接到紧急支援腾讯会议需求,要求他们从零开始完成一个关键调度模块的开发,支撑大流量的进入。从赶回公司,梳理业务逻辑,讨论并确定方案,连夜写代码,团队在一天后完成全场景测试验收,并在当晚完成压测成功上线。72小时,实现了一个核心功能从零开发到成功上线。

实际上在汤米中止假期提前复工的前一天,他的不少同事们就已经中止了假期,替那些因疫情无法按时返程轮班的同事值守,汤米告诉记者,有位网络平台团队的同事在春节假期连续值班了12天。

资产管理员璐琪将“家”搬进了在腾讯数据中心机房,一碗泡面,一张行军床,支撑着她全天候驻扎在运维一线

受疫情影响,年后开工第一天,全民迎来了远程协同办公时代。但短时间内涌入的巨大流量冲击,让一些通讯软件出现宕机。此后,腾讯会议每天的服务器都按照前一天用户4-5倍的规模来准备,在云上,腾讯云投入的计算资源超过100万核;在线下,以往三个月才能完成的网络扩容,仅2天就全部完成。

身在湖北恩施的李凌和身处全国各地的腾讯安全平台团队则在加班加点进行机房安全能力扩容。将原来7天的紧急扩容周期压缩到1天内完成,确保满足业务用户增长需求。李凌感叹到:“全国都在支援湖北,我作为一个普通腾讯员工、一个湖北人也希望能出一份力”。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自身也是远程办公大潮中的一员。企业IT部是协助腾讯会议在公司内部落地的部门,在远程办公开始前,企业IT团队已经联合腾讯会议团队,进行了扩容评估和实施,全力保障腾讯员工的使用。2月3日开始,腾讯会议每日会议数都在翻倍增长,咨询和问题反馈数也数倍增加,企业IT团队24小时在线,帮助同事们解决问题,确保使用体验。

当科技企业们率先使用云复工的方式恢复生产,企业数字化的程度也成了人们讨论的热点。

对此,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的研究员王鹏对封面新闻记者表示,通过此次疫情,企业内部需要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这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生产效能、减低消耗,在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还能催生出to B端的信息化业务。

“很多企业的业绩不错,在产业链也能占据很好的位置,但是,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一旦疫情来了,远程办公、智能生产可能做不到位。”王鹏直言不讳地指出,这说明了当不确定性事件来临的时候,你的生产经营甚至生存问题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这就给很多企业敲响了一个警钟。”

王鹏表示,经历过此次疫情,大家会越来越适应这种面向未来的数字化智能化生活。从需求侧来说,社会大众会更加接受企业提供的的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商业服务;政府领域也会更加重视发展电子商务、打造数字政府。从供给、需求以及自身的角度来说,企业都需要进行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并从中抓住机遇。

评论 4

  • 蕴藏春秋 2020-02-25

    这两年深圳太急功近利了,有所的弊端慢慢都暴露无遗。

  • 千夜 2020-02-25

    深圳加油!

  • 孤独的牧羊人 2020-02-25

    病毒在人身上,对环境消毒没啥太大用,为了复工做做样子让工人安心而已。。。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