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西装教师”安世才 要让山里孩子找到“理想”|70年70人·教育②

封面新闻 2019-09-10 02:44 57017

人物名片

安世才,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拉马(鲁南)乡下村人,彝族,男,40岁,拉马乡下村小学教师兼校长,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获得者。在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拉马乡下村海拔2800多米的地方,有一所特殊的学校。这所学校由教师安世才一人“创办”——独自搭建,独自教学,独自坚守15年,培养出三名大学生。

封面新闻记者 何方迪 廖秀 实习生 陈兆一

2019年8月9日,立秋后的四川凉山会东县拉马乡,群山怀抱,绿意盎然,安世才西装笔挺,站在村口。获得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后的第三年,安世才依旧是拉马乡下村小学的教师兼校长,他独自带领3名年轻教师,负责40名乡村儿童的教学工作。

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由安世才一人“创办”——独自搭建,独自教学,独自坚守,足足20年。“这是我从小生活长大的地方,村里的同龄人只有我念了书,我想用自己所学改变家乡。”

三年年前的海南三亚之行,安世才收获了马云乡村教师奖和10万元资助,更重要的是,他接触到了此前从未听到过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何用教育影响孩子,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在安世才看来,答案是“理想”。由此,一场“下村教育改革”拉开序幕,不仅要让乡村学校里的孩子学到知识,还要让他们改变观念、树立理想。安世才笃定认为,种下一颗种子,以后一定能有所回报。

“不想村里孩子因贫辍学”

初衷

1999年,20岁的安世才从四川凉山的西昌师范学校毕业,背着父母偷偷填报了国家西部大开发“十年树人”计划,回到家乡大凉山鲁南小学成为了一名教师。

就在那一年,鲁南乡小学在校巩固率直线下滑。“期末考试时,学生被父母带出去打工挣钱,一走就是很多天,孩子回来后,产生了厌学情绪,不愿到校上课。”

在这样的状况下,安世才主动向县教育局请缨,愿意去山里布一个点,建一所村小,让周围孩子都读上书。安世才这样的逆势而为,已经酝酿了很久。

让他留在村里的,除了对家乡的眷恋、对教育的执着,还有曾经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我父母都是农民,读中学时因家境贫困,常常凑不够生活费而陷入窘境,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好老师。”少年时的安世才,在班主任钱开蜀的帮助下,艰难地完成了学业。除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恩,让他决心走上乡村教师之路的原因,还和儿时的经历有关。

“小时候我和爸妈一起去县里赶集,我母亲看到公共厕所都不敢上,因为不认识墙上写的‘男’和‘女’。”母亲焦急、踌躇的样子,曾深深刺痛他幼小的心。“鲁南乡这个地方,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村里绝大部分女孩子都不上学,我不想让女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变成文盲,也不想看到任何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辍学。”

空地里搭起帐篷学校

建校

2000年,在一片空地上,安世才砸进木桩,用花油布搭建起了一间帐篷校舍。

“2010年之前,村里不通公路,我们收集到的桌椅,先由货车运到公路,再发动家长把桌子背上山。”就这样,下村小学的座椅被村民一步一脚地印背上了山。

学校建好了,如何说服家长把孩子送来读书又是个难题。

按照当时的政策,孩子入学不需要学费,但是几十块的教材费对于家长来说,依然是沉重的负担。

安世才劝说家长,说服他们一起去外面搜集教材。在县城,安世才虽然找到了课本,但是版本并不统一,无法人手一本,只好先发给基础较弱的孩子,基础好一点的孩子只能抄书,抄一课学一课。

解决了教材问题,安世才挨家挨户地劝说家长:“孩子留在家里干不了重活,还不如到学校读书,不用花钱就能学到一些知识。放学回到家里,孩子一样可以做一点家务。”几番劝说后,终于,绝大多数家长改变了主意,把孩子们送进了学校。

2001年,下村小学开学,第一批学生最小的7岁,最大的14岁,三年级和一年级混在一起上课,安世才扛起了全校的教学工作。

他上课永远是西装革履

西装

不同于许多乡村教师,安世才上课永远一身西装。

早期的帐篷校舍,一到夏天闷热无比,安世才形容,就像“温室大棚”。

学生耿向顺就曾在“温室大棚”里读书,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安世才的情景。“那是一个没有教室、没有黑板、没有书的学校,一个穿着西装的短发帅小伙,在刚下过雨的土地上摆了一张桌子,为家长讲招生的事情。”

第二天,耿向顺起了个大早,揣着奶奶做好的饭团,走进了帐篷校舍。这名叫安世才的帅小伙,成了他的启蒙老师。

年幼的耿向顺发现,安世才上课总是把头发梳直,穿上西装,打着领带,精神抖擞地站在他们面前,与周围简陋窘迫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但这并不妨碍安世才成为学生的偶像。

耿向顺三年级时写过一篇作文,描写对象就是安老师,“老师长着四方脸、高鼻梁,上课西装革履,打着领带,真是帅呆了!”

批改作文时,安世才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坚持,竟然可以给学生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耿向顺还记得那篇作文被打了100分,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从那以后我总是第一个抢着写文章,以至于现在写作成了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习惯。”

19年的教学生涯,小学的地址更换了四次,从帐篷到如今的教学楼,安世才仍西装笔挺地站在讲台上。这身西服就像一个标签,承载着他对教师职业荣誉的尊敬和梦想。

“希望老师过得好一点”

获奖

2016年初,海拔2800米的四川凉山会东县拉马乡,凛冬将至,天寒水冷。安世才背起行囊,坐上了开往成都的大巴车,随着车速加快,窗外掠过的玉米地,很快延伸到了群山尽头。此次出行,他将从成都飞往海南三亚,参加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如果不是学生耿向顺替他报名参加评选,安世才人生中第一次坐上飞机,恐怕还不会那么快。

耿向顺是安世才培养出的第一名大学生,2015年,就读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他,偷偷替老师报了名,“我希望老师生活能过得好一点,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因为它可能影响到老家成百上千学生的成长。”

2016年1月17日,安世才在三亚领取了首届马云乡村教师奖。

颁奖仪式上,耿向顺作为特别嘉宾,突然出现在安世才身边,给了他一个惊喜。时隔多年,师徒二人再聚首,耿向顺回忆起当年上学的画面。“您带着我们在教室上课,还带我们上山砍柴,无论刮风下雨,您都在学校等我们。”耿向顺深情的讲述,让一旁的安世才热泪盈眶。

一月的海风,轻柔温暖,漫步在沙滩上,安世才始终惦记着千里之外的下村小学。

三亚之行,让安世才收获奖励和感动的同时,他也接触到了此前从未听到过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开始认真反思乡村课堂教学。多年以来,他理解的教书,更多的是完成大纲,把课堂“灌满”,而从那时起,他找到了新的方向。

要让村里孩子找到理想

转变

“不能把对孩子学习文化的要求停留在认字、找厕所的水平上。虽然脱盲率提高,但是这个地区,家长对教育的重视依然不够,很多孩子读到初中就不读了,只有少数孩子上了高中。”安世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

从三亚回到家乡后,安世才独自掀起了“下村教育改革”。在书本与自然之间,一种新的教育观正在重新形成。

如何用教育影响孩子,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这个问题,回响在中国300万乡村教师的脑海里。在安世才看来,不仅要教知识,还要让他们改变观念,树立理想。

一些在外务工的年轻人回到村里后,衣着光鲜,看到他们从兜里掏出大把钞票时,学生们非常羡慕。然而,安世才会认真告诫学生:“这不是你们的理想。”

“理想”是安世才反复提及的词语,他渴望学生将来融入时代浪潮,推动参与社会进程。为此,他特别强调:“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快,作为乡村教师,如果知识不更新,观念不改变,教的东西就会过时,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安世才不放过任何一个描摹理想的机会。当他看到学生对记者的无人机产生兴趣时,并不了解5G产业的他抢着谆谆善诱,“现在国家马上就要推出5G手机,发展5G产业,你们以后走出也可以参与5G建设。”

学生睁着大眼睛,似懂非懂,而安世才笃定地认为,种下一颗种子,以后一定能有所回报。

记者手记

用信念凝成的海

清晨从成都出发,一路驱车南下。到达凉山深处的小城会东时,群山已被暮色笼罩。600多公里路,我们走了整整10个小时。第二天一早换乘越野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又颠簸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下村小学。

对于山外的人来说,进山的路是如此漫长。对于山里的人来说,走完同样长的路,往往需要半生的时光。

2015年,为了参加马云乡村教师奖评选,安老师第一次走出凉山,来到成都。那一年,他36岁。

小学六年级的课本里,收录了王家新的一首诗《在山的那边》,讲的是一个孩子翻山看海的故事。

作为一个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人,我从来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在“爬上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后,还要为远方“夜夜奔来雪白的海潮,一次次浸湿了枯干的心灵”。

直到我听安世才老师讲完他自己的故事。

20岁那年,他在大山深处摆下第一张课桌。“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他教给一批又一批孩子,却把自己留在了鲁南山上。时光一晃,又是20年。

2016年,安老师去海南领奖,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大海。领奖台上谈及愿望,他说:“帮助学生,走出大山。”他的学生耿向顺在旁边补了一句:“再回到大山。”

大山深处,有安老师的海。

更多阅读

特写:大山外吹来新风 大学生志愿者丰富了课堂

纵深:“守土有责” 城镇化浪潮下的乡村教育

评论 7

  • fm569118 2019-09-16

    [得意]

  • 薪尽自然凉 2019-09-11

    😁

  • 猜不出来我是谁 2019-09-10

    几年前见过他,非常质朴的一个老师。见证了他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海,安老师看到外面的世界之后,带给孩子不一样的视野。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