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 | 住在凉山,有什么不同感受?

封面新闻 2018-09-20 18:49 34660

□伍立杨

何万敏多年来行走凉山大地、考索人文地理的文集结集出版了。锦绣凉山,这部历史地理的大书,其所以锦绣的意义益加凸显。

以学术的方式进入,以文学的方式结裹;以美学的眼光审视,以诗性的情怀思索;因蕴积而益厚、因锻炼而益精。他这种行走可称之为研究性阅读行走、或行走阅读,它的前提是在阅读大地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学术洞察力和学术判断力。

《在水一方》写泸沽湖,从他事切入,从他者的观察切入。宛转、曲折而又景象、意象清晰,一把抓住人心,被他的叙述所左右,为之动弹不得。随之而得风景的力量,将一种社会形态生活方式娓娓道来、深切入骨。将学术融汇成家常,化为平常,且越见其深刻。

对于马可波罗之于凉山,他曾经在《马可波罗眼中的大汗建都》一文中做出过精彩的考评。马氏不论是否真的到过凉山,他的游历都是单线条的。而作者的察访,则是阡陌纵横、无远弗届、点线面立体深入。脉络分明,从多切面的角度求史地人文之谱系。其间,西式的实证方法与中国传统固有的乾嘉考据方法在相互渗透,交叉互补,融合之而创劈出全新的构撰。

入之愈深,所接收的大地天象的信息就越多。因此他的文章类多独得之秘,实非偶然。

许多僻处一隅的史料,蒙尘已久,若非他的深度下潜式的挖掘,势必趋于冻结或走向湮灭,但是一经他的刮垢拂尘,呵护与阐释,仿佛重放的鲜花,又像珍珠般闪光,一则精气神全出,一则历史文化关怀的目标顿显。而作者的一番阐释推导,印证成一个个历史的画面和节点,这是凉山大地的历史,历史的凉山大地。

行文间头脑的明睿,则在于他对史料强劲的驾驭能力。他以关键时间为桩点,其他众多时间节点为辅助,人与事互为经纬,把头绪纷繁的当代史叙述得波澜起伏,滂湃跌宕,而又井然有序,同时众多的新闻材料、旁逸斜出的背景事实、口头历史、民间传闻点染佐证,仿佛蓊郁的花架,主次分明,而又生机盎然。

古代地理书相当发达,也最有文字的兴味。从《水经注》、《洛阳伽蓝记》直到《岭表录异》、《星槎胜览》再到《海国图志》,有名者无虑数十百种。以出色文笔描述自然风月及社会沧桑,乃是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徐霞客创辟发展的传统,自始至终和文学两位一体。在何万敏笔下,举凡山川、气候、道路、物产以及居民、建筑、风俗、宗教、语言……都得以精彩记录,文中蒿目时艰,流露深郁的家国之念、以及对乡邦民气的信托。

顾炎武当年遍游西北和华北,以骡马载书籍,是本真意义上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不仅对陆王心学做了彻底的清理,且在性与天道、理气、道器、知行、天理人欲诸多范畴上,都显示出与前人迥异的学术旨趣。一路风尘,颠沛流离,和社会现实频密接触,积累大量第一手资料,并与各地知名学者反复切磋研求。仅就西北地理而言,若遇与典籍不符者,立即校勘求证,由是构建其传世之作《日知录》。

今天的条件看似远胜古人,万卷书的信息资料可在指顾之间获得,但作者另一番辛苦奔波,却又不在前人之下。他动辄驰驱百里千里,高山峡谷、穷乡僻壤、高原绝塞……到处留下深情的足迹、深切的思索、深远的回眸。虽然凉山州六万多平方公里的硕大范畴已经令人惊讶,但他的比较、勘察的对象则远远超出这个区域的实地面积,神州大地近似或反差鲜明的地理单元,都在他的比较的笔墨驱遣之间。

很明显的,他在依据诠释学的观点,将大地生命视一部伟大的作品的“本子”,该“文本”的意义,仿若物理世界里的矿物质一样,总是一种深埋着的东西,需要作者动用多学科的“镐”挖掘之,方可以显出其意义。

“无论富庶还是贫瘠,春天总是会来到每一片大地,来到每一个人的故乡。人们甚至都感觉得到,是流动的风把春天的花朵吹开来。任何一种文明也如此,倘若失去了融合与流动的精神,它最终会变得固执而僵死。况且,在一个‘世界是平的’全球化时代,不同历史、文化、理想积淀而成的文明,恰恰是丰富彼此生活与精神的养料。”

《住在凉山上》

作者:何万敏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评论 1

  • fm515969 2018-09-23

    OK了啦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