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馆长自荐:四川最南文化地标,再现光辉历程

封面新闻 2018-01-25 20:47 34351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封面新闻记者 徐湘东

唤起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1月19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寻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标”评选活动正式启动。这段时间,除了四川文化届的多名大咖纷纷为评选活动“打call”外,各地网友也在踊跃推荐自己心目中的文化地标。

此次评选活动,也得到了四川各市州的点赞和关注。在攀枝花,当地网友强烈推荐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1月25日,博物馆馆长莫兴伟也在封面新闻客户端进行了自荐:作为目前国内面积最大、陈展最全、藏品最多的三线主题建设博物馆,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应当作为新时代的文化地标,在天府十大文化地标中占有一席之地。

国内最大 建成后免费开放

“我们这座博物馆,应该算是四川最南边的文化地标。”莫兴伟说,攀枝花是一座因三线建设而生的城市,也是大家公认的三线建设明珠城市。

“在我国工业建设史上,三线建设,是一段气壮山河的光辉历程。”莫兴伟介绍说,三线建设,是指1964年至1980年,在我国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涉及中西部地区十三个省、自治区。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400万人打起背包、跋山涉水,在祖国大西南、大西北,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铸就了“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

攀枝花,是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1965年3月4日,毛泽东作出同意成立攀枝花特区的“三·四”重要批示,邓小平随即赴攀审定建设方案,开启了攀枝花开发建设的宏伟历程。

为全面展示和反映三线建设的历史全貌,2010年,攀枝花启动了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建设;2014年博物馆主体工程动工,总投资3.4亿元,建筑总面积2.4万平方米;2015年3月,博物馆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2016年4月11日,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正式冠名为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目前,该博物馆是国内面积最大、展陈最全、藏品最多的三线主题博物馆。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图据博物馆网站)

莫兴伟说,博物馆还是目前四川省首家“国字头”的工业类博物馆,建成以来,一直是免费开放,市民和游客只需要到门口登记领票,就可以进入参观。

推荐理由:文化地标传承三线精神

“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是新时代的文化地标。”莫兴伟给出了自己的推荐理由。他说,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三线建设,给攀枝花打上了无比深刻而光荣的时代烙印,也留下了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博物馆体现了三线建设的深厚历史意义和巨大文化价值。

走进博物馆大门,3至5层都是展厅,总面积达7000平方米。展厅展陈由全国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党中央的决策发动、十三省区三线建设的展开情况、三线建设推动发展的中西部城市和重点项目、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攀枝花的开发建设、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和成就、三线建设的精神传承七大部分组成。其中,全国三线建设和攀枝花建设的内容所占比例为7:3。目前,博物馆共收集文物、文献史料2万余件(套),图片3万多张,口述历史视频120人、8000多分钟,另外,还有其他视频资料3000多分钟。

展厅内部。(图据博物馆网站)

展厅在布局上,采用大空间、大场景,通过蜡像、场景重建、投影、3D显示等形式,生动还原了当年三线建设的火热场景,参观者可以很直观地了解中国三线建设历史。

莫兴伟表示,这座博物馆是攀枝花建市53年来最大的文化存在,是攀枝花靓丽的文化名片,其价值不言而喻。博物馆从开馆以来到2017年底,已经接待了参观者90万人次。近两年,还先后获评“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国共产党史教育基地”“四川首批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称号。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摄影 王东

博物馆开馆以来,还吸引了众多三线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前来,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同时,博物馆还与多所高校合作,进行科研课题研究。按照计划,博物馆还将进行功能提升,准备建设数字博物馆,还将利用VR技术,让网友不用去现场就能身临其境感受展馆的魅力。

莫兴伟认为,攀枝花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其实是一种三线文化,博物馆将把这种文化传承并提炼,努力为攀枝花“铸魂”。

“想要了解三线建设历史,了解攀枝花的前世今生,请到博物馆来!”莫兴伟说。

评论 1

  • 只为你单向开放 2018-01-25

    什麽是,文化什麽是,建设文化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