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40年 |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小平您好” 这是时代情感的由衷表达

封面新闻 2018-12-10 23:36 62221

1981年3月20日,中国男排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决赛中获胜。当晚,北大校园的学子得知这一消息后,冲出宿舍聚集在学校的各个路口和广场上,高喊“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来庆祝中国队的胜利。

三年后的1984年,国庆大阅兵。在经过天安门广场时,方阵中的几名北大学子高举横幅,当电视画面拉近时,人们看到横幅上面写着“小平您好”。

三十几年前的这两句口号,早已传遍全国,见证了一代青年人,以及整个中国社会投身改革、激荡梦想的热情与期待。

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当年的参与者,回顾这两则口号诞生过程与背后的故事。

(一)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因中国男排而叫响的口号

讲述人:潘勇

11月30日,潘勇在成都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李林涛 摄

距北大图书馆正门不远处有一座纪念碑,上面写着八个字:“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它记述着37年前发生在北大的一段往事。潘勇说,虽过去多年,但那一晚的很多片段,就仿佛是在昨天,“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反败为胜

中国男排比赛点燃学生激情

1980年,潘勇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因为自己是从中学应届毕业直接进入北大求学的,潘勇坦言,在那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故事里,他一开始并没有像那些年长的师兄师姐们一样,有太多深刻的体会。

入校时潘勇还不到17岁,大学以前,他几乎是在完全封闭的环境中生活的,“两点一线,只有家庭和学校,我没有接触社会。”他说,那是自己第一次把自己和这个大社会联系在了一起,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个体生命和家国情怀之间的紧密联系。

1981年3月20日,男排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决赛在香港进行,胜者将代表亚洲参加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杯排球赛。赛前中国队充满信心,不料,韩国队一开局就改变了一贯的阵容和打法,给了中国队一个下马威,他们以15比5和15比12连胜两局,将中国队逼入绝境。第三局开始前,主教练戴廷斌鼓励队员,要打出自己的特点、风格。

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三大件”之一的电视机已经开始走入人民群众生活当中,但比赛转播还是凤毛麟角,中央电视台特意租用了国际卫星对这场比赛进行现场直播。潘勇回忆,当时学生宿舍条件艰苦,一层楼只有一台很小的黑白电视机。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准时守在了电视机前,前排的搬来了板凳,后排拉来了桌子,坐着站着的都有,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着,期待这场关键战役。

很快比赛继续展开,第三局一开始中国男排就亮出了杀手锏——“中国式快攻”:双快、梯次、前交叉、背交叉……层出不穷的快变战术打得对手防不胜防,“网上飞人”汪嘉伟施展了独门绝技“前飞、背飞”,“世界跳发球第一人”徐真充分发挥自己发球的优势,场上局势瞬间扭转。15比5、15比7,中国男排很快扳平了大比分。

“说实话大家本来都觉得基本无望了,没想到后来连扳两局。”潘勇说,观战的人群也看得越来越激动,拍手叫好,甚至还有同学敲起了脸盆,一扫开局时的沮丧。

“打时间差!”“扣球!”紧张激烈的比赛,将更多的同学吸引到了电视机旁。

就在决胜局比赛胶着之时,转播信号突然中断了,原来是因为中央电视台租用的转播卫星时间已到。无奈之下,同学们只能散场,各自回到了宿舍。好在当时还有电台在转播这场比赛,大约半小时后,北大同学们从电台里知道了中国队反败为胜的消息。

11月30日,潘勇在成都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李林涛 摄

狂欢庆祝

人群中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这一下就不得了了。”获胜的消息在同学间一下传开了,年轻的潘勇兴奋地冲出了宿舍,发现身边的同学们一样热血沸腾。“改革开放的初期,是思想解放的年代,身在燕园的很多同学除了感受文化知识的熏陶,也由衷地有一种心拥天下的感觉。”逐渐,人群涌动,几乎全校的北大学生都倾巢而出,聚集在了学校的各个路口和广场上。

大家庆祝着这场胜利,同样也借着庆祝的狂欢,将心中积压已久的爱国情感表达出来。

不眠之夜里,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了进来。潘勇回忆,当时的情况有些混乱,自发、热情、而无组织的欢庆队伍里,大家都在找自己的表达方式。有人在唱歌,也有人在喊口号。“口号五花八门,没有统一,但只求表达兴奋和激动。”

“后来出了南大门,我们就商量怎么喊,大家七嘴八舌,不外乎就想找到一个朗朗上口又好记的口号。”最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成了人群中最主流的声音。

当时,举国百废待兴,改革开放的大幕初启,国门开放使这群青年学子认识到自己的国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要在落后的状况下奋起直追。而这一场反败为胜的体育比赛,完全契合了学生们心中的心情,一下就点燃了大家的激情。

“身上的使命感,尤其加上北大爱国的历史传统,让我们处在那样一种氛围里,这些都促成了这个口号的诞生,这是无数偶然汇聚起来的必然。”潘勇说。

确实,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相比,“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有着更外露的政治色彩,甚至在字面上一点看不出是一句源于体育比赛的口号。而也许正是因为潘勇口中“偶然汇聚成的必然”的原因,让“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不像“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那样具体和专业,而是超越了体育范畴,后来被北大以及社会广泛使用,在整个改革开放年代直至现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封面新闻记者 施诗晨


(二)

“小平您好”

裹成花束混进现场的横幅

讲述人:栾晓峰、李禹

1984年的国庆35周年庆典活动,是在经过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之后,全面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形势下举行的,有着特殊的意义。庆典活动中,参加游行的北大学生们打出一条横幅——“小平您好”,成为了共和国历史上珍贵的记忆。

那一年,邓小平80岁,大学生们20岁左右。

“小平您好”横幅照片,人民日报 王东 摄。(资料图片)

制作横幅 表达对领导人的敬意

打出这条“小平您好”横幅的主意,是在当年9月30日晚上才酝酿产生的。参与制作的北大同学,总觉得游行光呼口号、挥舞花束,还不能充分表达出对党对祖国的感情,决定自己动手制作一条横幅表达心意。在原本的彩排里,并没有被考虑过。

当时,参与制作横幅的栾晓峰、李禹、郭庆滨、赵宝晨等人都是北大81级大四的学生。除了赵宝晨来自哲学系外,其他人都来自生物系。

佟丹、毛小洪、张征(未参与)、栾晓峰、常生、于宏实、李禹、赵宝晨、郭庆滨在北京某公司的复制横幅前的合影。(资料图片)

栾晓峰回忆,9月27日,他们与群众游行队伍冒雨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了最后一次预演。

次日,学校领导传达了国庆游行总指挥部的意见,认为气氛不够热烈,希望大家能够解放思想,以各种方法体现国庆的热烈气氛,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貌。

“同学们接到总指挥部的意见后,就各显神通想办法,有的准备花束,有的弄来气球,有的挥舞彩带。”栾晓峰说,9月30日晚饭后,他和同宿舍的于宏实、杜杰、郭庆滨开始讨论第二天游行的口号和标语。

当时,郭庆滨是生物系学生会主席,也是生物系国庆游行的总指挥,栾晓峰是班里的团支书,两人还是哈尔滨一中高中同学。因此他们所在的28楼216宿舍一直是班里的中心。赵宝晨是哲学系的学生会主席,但和栾晓峰是从小学就相识的好朋友,常去216宿舍玩,当天他也参与了这次讨论。

“还有其他宿舍的同班同学常生、李禹和毛小洪,也来到我们宿舍。”栾晓峰说,对于标语的内容,大家各抒己见,有人说“教育要改革”,有人说“改革要加速”……一番讨论之后,大家都觉得这些标语虽好,但还不能充分地表达心意。

谈着谈着,谈论的焦点逐渐集中到邓小平同志身上,经过反复琢磨,大家决定写“小平同志你好”,表达对领导人的敬意以及改革的拥护。

国庆35周年庆典活动前夜,北大学生在宿舍里制作“小平您好”横幅标语。从右至左:毛小洪、常生、栾晓峰。(于宏实 摄)

于是大家就行动起来,郭庆滨去系学生会办公室取来了做花用的绿纸。当时没有毛笔,书法较好的常生就用布头蘸着墨汁在彩纸上写下了六个大字。赵宝晨说,当时几个同学在旁边问常生字够不够大时,毛小洪自告奋勇拿来了自己的新床单做衬。

几个同学立刻忙碌起来,把写好的字往床单上订,但发现床单长度不够,只能订四个字。当时已是党员的郭庆滨和预备党员赵宝晨,就提议去掉“同志”二字,之后,又担心横幅不够严肃,提议把“你”换为“您”,大家一致赞同。

最后,横幅变成了“小平您好”。

意外之举 引发全国人民共鸣

横幅写好了,怎么往会场里带呢?

当时,指挥部要求不准携带与游行无关的物品,不准私自制作标语口号,场上所有的标语口号、横幅旗帜都由组委会统一制作。最后大家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用一束彩花做掩护。

他们找来拖布杆和蚊帐架当支杆,固定在横幅的中间和两头,绑好后,小心翼翼把横幅裹起来,外面又绕以彩带,顶端缀以纸花,这样,横幅变成了一把高大的花束。标语制作好之后,就放在了216宿舍的门后。

忙完这些事情后,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休息了不到两个小时后,凌晨4点,大家在学校集合前往东单待命。后来大家很顺利地把横幅“裹”进了游行队伍。进入现场后,李禹、常生、于宏实三个同学将横幅接了过来。

国庆庆典游行开始的时候,游行队伍按照顺序,随着当时放的音乐往前走。工人游行队伍乐曲是《咱们工人有力量》,农民队伍是《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学生队伍的是《歌颂祖国》。快到天安门城楼时,周围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热烈。

“经过金水桥时,常生、李禹、于宏实猛然将横幅高高举起并展开。”栾晓峰说,当时游行队伍一下就沸腾了,大家对着天安门城楼跳跃呼喊,“我听到有的同学喊,小平同志看见我们了,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几秒钟。”

“我们开始打开横幅,可没想到的是,刚打开的横幅方向先朝了后面,这一下引来了后面游行队伍的一阵骚动和赞同的回声,我们边走边急着变换横幅的方向,游行队伍也开始乱了。我们试着把横幅朝向天安门,脚步都慢了下来。”李禹回忆说,“只见到处人群都在欢呼,我们就尽情地喊,尽量把横幅举得高些。可是举着横幅还没走几步,前面的队伍已经看不见了。大家开始向前跑追赶队伍。手上拿着横幅不好跑,来不及想别的,就把横幅丢在了路边。当时怎么也没想到,‘小平您好’已进入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激起很多人的共鸣。我们随手丢掉的是件无价之宝。”

李禹说,把横幅打出去的那一刻,他就觉得任务完成了。

第二天,人民日报就发表了这张照片,这一年的全国最佳新闻照片、全国好新闻特等奖项,都被《小平您好》包揽。

从此“小平您好”这句话和这张照片,成了全国人民共同的记忆,成为一个时代情感的由衷表达。

封面新闻记者 施诗晨

评论 2

  • fm499530 2018-12-11

    记忆犹新!

  • 我就是你 2018-12-11

    致敬了!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