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40年|刘永好: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今天已成长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封面新闻 2018-12-18 00:31 55143

“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今天已成长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


封面新闻记者 梁波 任吉军  摄影报道

一身中山正装,很贴身。不过,脚下那双白边皮鞋,让68岁的刘永好,活力四射。

三月的北京,冷意仍在。走进位于北京顺义区的“新希望集团美好生活体验馆”,刘永好一个箭步来到“阳台”前,望着摆在阳台上的鹌鹑竹笼子,他的思绪也回到了上世纪80年代。

“这是我家阳台,我搬到了北京……”刘永好口中的“阳台”,原本位于成都市新津县古家村。当年,刘永好和另外三个兄弟就是从阳台上养鹌鹑起步,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40年过去,刘永好的商业版图早已风云突变。据公开资料,除新希望乳业外,刘永好及其女儿刘畅控制的国内外分子公司600余家。此外,在资本市场上,刘永好“新希望系”至少控股新希望、参股民生银行、深圳燃气等多家上市公司。

从新津到北京,从北京到全球布局,从养鹌鹑到进军乳业,从实体经济到参股银行,回望自己走过的创业之路,刘永好说:“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

造音响

被批“走资本主义道路”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老师的刘永好,挣着令很多人羡慕的工资。可工资太低,让他不时问自己:“我该做点什么?”

于是,也就有了刘氏四兄弟第一次创业的尴尬。

刘永好在排行老四,学机械。 老大刘永言学计算机,老二刘永行善于修理家用电器,老三刘永美(抱养出去,改名陈育新)在县农业局当干部。他们的第一次创业是要办一家电子工厂,拳头产品是当时市面上还没有的音响,取名叫“新异音响”。

“我们出技术和管理,他们出钱,工厂一人一半。没有想到生产队都同意的事情却在公社卡了壳。”刘永好说,公社书记一句 “集体企业怎么能和私人合作?那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兄弟四人的第一次创业路,就这样被堵死了。

养鹌鹑

40箱鸡蛋一人扛上扛下

1982年,经过第一次创业失败之后,刘氏兄弟经过合计,决定“只能在农村生意里找路子”。

据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一书中记载,当时,农田已经分包到户,农民生活渐渐好起来,养殖业开始露出发展的苗头。

“我们的第一笼鹌鹑就养在家里阳台上。”刘永好说。

当然,小小阳台难以装下刘氏兄弟的宏伟蓝图。因为他们觉得“搞一个良种场一定不错。”

于是,刘永言卖掉了家里唯一的一块手表,刘永行卖掉了自行车,四兄弟一共凑了1000多元钱,老三陈育新率先“停薪留职”,下乡当起了“育新良种场”的场长。

建厂房的地,是哥哥的自留地。砌墙用的砖,是捡砖厂不要的断砖头,连孵鹌鹑的孵化箱,都是从货摊上收购废钢材自己做的

回忆起那个什么都需要用票证的年代,主要负责跑外销的刘永好说,他们没有饲料票,只有去换农民手中多余的票来买饲料。而他自己,只买了一张车票,一个人将40多箱蛋搬上车,然后自己在那个又黑又闷的行李箱里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又一个人搬下车,贴标签……

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苦是苦点,收获中也有“惨痛”教训。

1984年,良种场刚有起色,一次收购差点让四兄弟“没站起来”。

一天,资阳县的一个专业户找到良种场,下了一笔大单:10万只小鸡。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刘氏兄弟赶紧凑款买种蛋进行孵化。没想到的是,刚把2万只小鸡孵出来交给这个专业户,坏消息传来:者2万只小鸡在运输途中,一半闷死了,一半烧死在大火里。专业户血本无归,跑路了。留下妻子一人,刘家兄弟追款无门。

困难面前,兄弟们没有倒了下去,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激情。于是,他们不断地尝试新技术,并摸索出一条经济实用的生态循环饲养法:用鹌鹑粪养猪、大粪养鱼、鱼粪养鹌鹑,使得鹌鹑蛋的成本降低到和鸡蛋差不多。同时,他们起早贪黑卖掉剩余的鸡苗,及时还上了向亲戚朋友借的钱。

起初,在成都青石桥,刘永好曾开办鹌鹑蛋批发门市部,生意越做越大后,就在东风农贸市场开了一家店。他们的鹌鹑蛋已经走向了外地,成了一个全国鹌鹑蛋批发中心。“那时,我们成为了‘世界鹌鹑大王’和‘世界鹌鹑蛋大王’。”

1986年,育新良种场已经年产鹌鹑15万只,鹌鹑蛋不仅贩卖到国内各个城市,而且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四兄弟给自己的养殖场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希望”。

转方向

三个月追上外国饲料

1988年,刘永好到广州出差,曾遇到很多人排长队买外国某品牌颗粒饲料。刘永好当时就想,为什么中国人不生产自己的优质饲料,非要排队买外国人的饲料?

敢想就要敢行动,于是,刘氏四兄弟开始和强大的跨国集团,在全球饲料行业正面“血”拼。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希望”终于研制“希望牌”1号颗粒饲料,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饲料配方。为了与洋饲料竞争,希望饲料的价格每吨比正大饲料低60元。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刘永好几乎在每家每户的饲养圈栏上,都贴上了广告。“吃一斤长一斤,希望牌饲料就是精”……三个月过去,希望饲料销量追上了“曾经让刘永好羡慕的外国饲料”。

1992年,经国家工商局批准,中国首家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成立。集团成立不久后,四兄弟根据自身特点“分家”。

分家后

创业期间,刘氏兄弟产权极端模糊,不过,在一夜之间竟然划分得清清楚楚:老大刘永言,创立大陆希望公司;老二刘永行,成立东方希望公司;老三刘永美,建立华西希望公司;而老四刘永好,成立南方希望公司。当然,他们还给妹妹刘永红一部分股份。有人评价说,这是中国民营家族企业史上最精彩最完美的“亲兄弟,明算账”。

今年3月7日,刘永好参加中国企业家年会。在会上,谈及为何他领衔的企业为何三十多年过去还健在时,刘永好认为,这与传家有关,与小家、中家、大家有关。

刘永好说,他们一家四兄弟、五姊妹齐心协力,各自发挥作用。兄弟一条心,黄土变成金。1995年,国家工商局评私营企业500强,希望集团位列第一。用十年左右时间,做到中国第一,靠的就是兄弟齐心协力,靠的是共同的梦想,靠的是党的政策的逐步开放,特别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

不过,对公司管理、股份的考虑,当时还是有不足。当时,四兄弟股份一样多,都是一把手,大哥是主席,二哥是董事长,三哥是总经理,刘永好是总裁。四人职位没有什么实质区别。企业小的时候没问题,但当规模做大时问题就来了,最终谁做主?尽管四兄弟有很多共同之处,都勤奋、聪明、努力。而且共同定下了规矩,就是家属不能参与到公司的运营中。但不可能思想完全一致,企业做大后,必须调整。

1995年,四兄弟讨论“分家”。大哥提议,他喜欢电子高科技,可以投资这一领域;三哥说,他喜欢种蔬菜、水果,他希望在育种方面进一步发展;而二哥说,他们在饲料、农业方面已经有所成就,为什么不在这方面继续深入?各人方向不同。

最后,四人达成一致,并于当晚签下协议。协议内容为“各走各的路”,或称“分家”。“其实我们并不是完全的分家,原有业务不动,新的增量根据各人意愿进行调整。当时这件事情在全国影响力非常大,很多媒体都做了报道。”刘永好说。

分家后,刘永好成立了新希望,在新的格局下,带着老婆和女儿始终坚持做企业,而且要按照原有的规则去做。

刘永好说,同时,他还要求儿女要有爱心、慈善心,不可炫富。儿子出门坐飞机,一定坐经济舱,两三个行李都是他自己提。“我还让他们从小去创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儿子把每年的几万元集中起来,到凉山州找小朋友帮他们种花。女儿大学时跟同学一起策划了一个帮助白内障患者的计划,该计划直到今天仍在实施。“我要求子女从小有担当,不炫富,并投入公益事业。一路走下来,接班管理企业自然也顺利。”这是“小家”。

刘永好说,企业在关键时刻该调整就调整,调整后理顺格局,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新希望较早就上市了,成为中国较早上市的私营农牧企业之一。“这是我所说的‘中家’”。

那么,什么是大家?刘永好给出答案:国家是大家,企业必须有“大家”精神,以国家为家。直到今天,刘永好仍坚持创新,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担当。

1994年,刘永好联合十家民营企业家发起了扶贫的光彩事业,至今仍然是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力推的重要扶贫项目。23年来,新希望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上百个“光彩事业”扶贫工厂,至今投入超过50亿。

·创业历程·

1980年,几兄弟合作搞音响,但首次创业失败。

1982年,几兄弟拿出全部家当1000元钱开始养起了小鸡和鹌鹑。

1986年,刘氏兄弟成为世界鹌鹑大王和世界鹌鹑蛋大王,养殖场取名“希望”。

1988年,和跨国集团泰国正大集团正面“血”拼饲料。

1992年,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成立。

评论 4

  • fm228743 2018-12-18

    👍

  • 一米阳光502071 2018-12-18

    创业的尴尬

  • 李亮 2018-12-18

    [得意]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