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史迹·龙|五爪为尊:中国古代龙的炼神之路

封面新闻 2018-03-10 14:34 31705

“一带一路文明印记·阿富汗古代珍宝展”系列报道⑤


五爪龙。

造型威严、做工精致的“双龙之神”,黄金剑鞘上活灵活现的龙纹饰,在成博《文明的回响:来自阿富汗的古代珍宝》展上,很多都饰有中国观众熟悉龙形图案。“龙是东方的祥瑞之物,可古代阿富汗人并不崇拜龙,在更早期的阿富汗文物里也没有龙的图腾。‘双龙之神’里出现了龙,而且还这么惟妙惟肖,只能说明自从出现丝绸之路后,阿富汗人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影响。”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馆长穆罕默德·法希姆·拉希姆解释说。

自上古以来,龙一直是被中国人崇拜的神异动物。它并非一个具体的动物,而是一个集多种动物灵性与特长于一身的神秘创造物,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图腾。《易经》记载,龙指太阳,华夏族崇尚太阳,崇尚刚健和生生不息,因而,龙成为华夏族的图腾,华夏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

在中国的十二生肖里,每一类生肖动物能在自然界生存繁衍数万年,一定有其自身独特的灵性与生存优势,龙集合了这些动物之所长。传说中,龙有能大能小、能潜能飞、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能量。

世界上虽然没有龙,但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国龙。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可是中国龙形象的形成过程和特殊含义却鲜为人知。龙纹由何起源?龙为什么一直被视为吉祥物?为何中国龙的形象最后定格在“三停九似”?中国龙为什么以五爪为尊?

宋·陈容《云龙图》。

龙纹的起源

古代养的“龙”,有可能是鳄鱼

“龙”字在甲骨文中就有,字的形状是一个大头,有一个弯曲的身子。

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传说中,龙是神异灵物,变化莫测,善兴云雨,滋润万物,后成为皇权的重要象征。

《九州要纪》记载:“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意思是说,舜帝时,董父因驯养龙很好,被赐氏族名叫豢龙氏。夏代也有一个驯龙的高手叫刘累,被赐御龙氏。

四川泸县宋墓龙石刻。

从这些传说来看,至少在尧舜禹时期,人们跟龙就有关系。

古人当真豢养过龙?不少学者认为并非如此,豢龙氏和御龙氏养的龙,很有可能是古河洛地区的鳄鱼。

先秦时,鳄鱼在中国分布广泛,很多地区有着湾鳄的分布。鳄鱼在有些地方被称为猪婆龙、鼍(tuó)龙,扬子鳄就有另外一个叫土龙的名字。

据《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记载,周处除“三害”中杀的蛟龙,其实就是鳄鱼。那个时候,长江下游的扬子鳄是很常见的。

这一说法还有另一个佐证,1000年前,土耳其人曾使用过东方农历十二生肖图,以鳄鱼代替了中国十二生肖中的龙。

无论事实如何,可以确定的是,龙的形象是不断演变的。

夏代时,龙可以被人为蓄养,显然是古代中原地区存在的动物;后世的龙图腾集合了多种元素,是古人想像出来的动物,它是由多种动物拼起来的,并不仅仅是鳄鱼。

除出现在传说和相关文献记载中外,龙的形象在全国各地也屡有发现。

我国古代陶瓷上出现的龙纹,据考古证实,是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龙,是粗长的蛇身,爪为三趾,头圆。

1987年,河南濮阳县城西水坡修供水池施工时,发现一处早期仰韶文化遗址。在一个墓室中,有用蚌壳精心摆塑的龙虎图案。其中,龙图案身长1.78米、高0.67米,昂首、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腾飞。

赤金走龙。

经过研究,考古专家们一致认为,蚌龙在形态上是北京故宫里各种龙的正宗祖先。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对该遗迹的蚌壳标本做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6600年。

无独有偶,2002年春,在河南偃师市二里头夏代都城遗址,出土了一件绿松石龙形器。

这件龙形器长约65厘米,由2000多片绿松石片粘嵌而成,头呈扁圆形,伸出许多条龙须或鬓,吻部微突出,额面中脊鼻梁明显,梭形眼眶对称。

龙身略弯曲,中部脊线向两侧下斜,全身布满菱形鳞纹,尾尖内蜷。在龙形器尾端不远处,还有一个绿松石条形饰,与龙体近乎垂直。

二里头遗址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公认的夏代都城遗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这件在此出土的如此完整的龙形器说明,早在夏代,先民们就已经把龙作为图腾崇拜。

到商周时期,龙纹形象主要表现在玉器、青铜器皿中。这时的龙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说的鳞虫形态的龙,即蛇体形,身体像蛇,无肢爪,有一首二体形,也有一体二首形;第二类兽体形龙纹,形状是:张目,有肢有爪,身像兽体,尾巴卷转。

从蚌塑龙图,到绿松石龙形器,再到商周玉器、青铜器中的龙纹等,可以清晰看到中国龙的形象一脉相承,进一步证明中华龙文化的源远流长。

经夏商周,到秦汉时期,中国龙的形象基本成形。《礼记·礼运》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赤金走龙。

龙纹的发展与繁盛

唐代“赤金走龙”身材纤细,小巧玲珑

春秋战国至南北朝的龙纹瑰丽多姿,神人蛇龙的浪漫世界开始出现。这时的龙都是兽体,爪是三趾,细尾而卷,张大口,头有角呈后卷状。

秦汉后,龙慢慢成为皇权和皇帝本人的象征,《史记》称秦始皇为“祖龙”。

刘邦的母亲刘媪在一个天昏地暗、雷电交加的夜晚,梦见一条龙盘旋在她身上,结果怀了孕,生下了刘邦。刘邦喝醉了,呼呼大睡时,身上常显出龙形。后来他得了天下,成为“真龙天子”,“龙虎之气”就成为帝王之相的代称。

到了汉代,在汉帝国大一统的思想影响下,龙的传闻和说法由众说纷纭而归于划一。

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龙的形象进行了抽象的概括:“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后世多以此为准。

汉代龙纹的形象,其形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飞龙,以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马王堆一号墓T型帛画”上所绘的龙为代表。一般来说,这类龙的尾部与躯体浑然一体,没有界限,即典型的蛇躯。这类龙多成对出现并巧妙结合,被称为“双龙合璧”,象征着吉祥如意。

除此外,汉代画像石(砖)中经常绘制走龙。这类龙多以交龙、龙虎斗、龙凤合璧等吉祥图案出现。

汉以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龙纹的装饰艺术,基本上是继承两汉时代龙的形状与特征,在龙的周围往往衬以云朵、花朵,使龙的形象显得更加洒脱。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龙纹的发展,在大唐盛世的雍容华贵中,步入了繁盛期,龙纹不仅出现在皇家御用品上,还活跃于民间的各种生活器皿中。

众所周知,唐代流行“以肥为美”的审美观念,此时龙的特征是:身体是胖美健壮的蛇体;身上以斜方格组成网状纹鳞片,代替鱼鳞片纹,看上去身躯健壮,凤眼优美,龙爪锋利,张力十足。

不过也有例外,唐代文物“赤金走龙”的身材就特别纤细,显得小巧玲珑。“赤金走龙”于1970年在陕西西安市郊的何家村被发现。

当时,考古专家在整理一座埋有大量奇珍异宝的唐代窖藏文物时,目睹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场景——当一件罐口扣合极其严密的银罐被揭开盖子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罐中有水,一片金箔漂浮其上,金箔上有12条体态生动的小金龙。

在人们的印象中,龙的形象多为出没于云水间的飞腾之姿,“赤金走龙”却完全打破了常规。这一组小金龙,最高的2.8厘米,最矮的2厘米,身材纤细,阔嘴伸颈,头顶双角,长尾卷舒。

从小金龙的独特造型,到出土时的刻意摆放,都隐喻了这组“赤金走龙”一定有着非同一般的用意。专家分析,它们可能和道教息息相关,也许是投龙祭祀仪式中所用的法器。

投龙祭祀活动,来源于道教信仰。古代帝王祭山用“埋”,祭水用“沉”。到了唐代,又逐步形成沉埋金龙玉简的礼仪。因此,“赤金走龙”或许是担负着为大唐王朝驱邪、避妖、镇灾的愿望而被埋下的。

龙纹的规范期

宋代画龙者,折出三停,分成九似

五代和宋已经总结出了一套画龙的经验,画龙者,折出三停,分成九似。

所谓三停,是指从龙的头部至膞(zhuǎn),自膞至腰,自腰至尾3个段落。

所谓九似,是指集成了历代龙的形象。按宋人罗愿在《尔雅翼》一书中的说法,是“角似鹿,头似驼,脚似兔,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目似牛”。

宋代擅长画龙的画家董羽,对九似的看法则不同,他认为龙“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

九似的说法还有很多,因为谁也没见过龙,所以各持己见也是可以理解的。

宋人的画龙理论,对龙的形象所作的规定性阐述,使历代带有不同程度随意性的龙纹,走上了规范性的轨道。

从此以后,虽经改朝换代,但龙的艺术形象基本皆以此为依据。除态势和细节有其灵活性外,其总体形象不再有大的变化。

宋代的美术理论如此成熟,同时期的龙纹作品是否相得益彰呢?

四川泸县的一次考古发掘,让世人感受了宋代龙纹的魅力。2000年初,泸县不断发生盗掘宋代古墓的现象,根据考古调查,在泸县竟然有100多座南宋时期的石室墓地。墓中发现的164幅完整石刻,其精美程度,在全国都十分罕见。

石刻中,有很多以龙为主题。在冰冷的石板上,龙纹展现出蓬勃的盎然生趣。它们或昂首向前,或曲颈回顾,四爪之下,甚至出现了作为装饰的云朵。

在一些作品中,龙抬起前爪,似乎正与一片神叶嬉戏。与唐代相比,宋人对龙尾的处理更加灵活,有的龙尾缠绕右腿,有的龙尾则弯曲着伸向空中。

充满生趣的龙纹背后,是一个经济与技术的黄金时代。两宋时期,制瓷业空前繁荣起来,相继出现的官、哥、汝、钧、定号称宋代五大名窑。龙纹经常会出现在定窑、耀州窑、吉州窑、龙泉窑等窑口。

宋代龙纹的特点是矫健雄奇,看似异常迅猛,龙犄角分叉较早,龙角曲度大,多云纹环绕,龙嘴大张,露齿,吐舌,眼睛不明显,龙发龙须均为几缕,飘向脑后。

从历史进程来看,中国早期的龙纹是为宗教服务的。而从宋代开始,龙纹渐渐被纳入艺术轨道。由此,龙在中国民间保持着不朽的活力。

龙纹的成熟期

皇家垄断龙纹,五爪龙成皇家专利

元代,一项决定了其后数百年陶瓷业发展方向的技术,在景德镇问世。

白底蓝花的青花瓷烧制成功,在不到70年里,淘汰了其他古老品种,占据了瓷器市场的主流。

今天见到的元代龙纹,大多数就出现在青花瓷器上。元代龙纹非常重视对龙所处环境的渲染,龙纹往往和云纹、花草纹结合在一起。

和元代龙纹相比,明龙强调庄重和威严的感觉。龙的身体更为粗壮,角、发、须、眉、鳍、鬣、肘毛一应俱全,发部由向后飘洒改为向上飞扬。龙的鼻端多数处理成如意形,以强化吉祥的含义。

明代,龙纹成为王室建筑不可或缺的装饰,山西太原的九龙壁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这面壁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建于洪武25年(1392),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龙壁,堪称中国九龙壁之首。

壁上均匀协调地分布着9条飞龙,两侧为日月图案,壁面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9条飞龙气势磅礴,飞腾之势跃然壁上。龙的间隙由山石、水草图案填充,互相映照、烘托。

皇家在广泛使用龙纹的同时,加紧了对龙纹的垄断。

元代以前,封建王朝对龙纹的使用还没什么限制,从元代到明清两朝几百年间,龙纹就不能随便使用了。五爪龙成了皇家的专利,民间仅限于使用三爪龙或四爪龙。

为什么从元代开始将五爪龙划归皇室呢?这和传统文化对数字的理解有关。

古人认为“五”在“洛书”里居中,为“皇极数”,在五行中代表土,土的代表色是黄色,皇帝是天下土地的主人,所以要使用代表土的数字和颜色,以彰显至高无上的地位和身份。

另外,所有动物皆无五爪趾,只有万物之灵的人类才有五趾。元代以前的龙虽具备多种动物的特征,具有超能力,但并无五爪五趾。

五代表“五行齐全”,又具备人类的智慧与灵性。因而,元代以后,将五爪赋予在龙身上,代表最高层次的龙,只准皇家使用。

洪武24年(1391),朱元璋明文规定:“官吏的衣服、帐幔,不许用玄、黄、紫三色,并织绣龙凤纹,违者罪及染造之人。”到明英宗朱祁镇时,私自织绣类似龙纹的蟒纹、飞鱼纹和斗牛纹,将遭到斩首的处罚。

赤金走龙。

龙纹被统治者垄断后,一些与它类似的动物继续留在民间,为百姓带来祥瑞的祝福。人们把这些似龙非龙的怪兽看作龙的儿子,“龙生九子”的说法逐渐流行起来。明代弘治时期的礼部尚书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是较早记录“龙生九子”的书籍。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平生好杀,金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是其遗像;赑屃,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取代大明的大清,延续了对龙纹的喜爱。清代龙纹主要表现在瓷器上,它们不仅样式丰富,而且彩类繁多。

清康熙五彩龙纹大盘。

顺治帝是清代定鼎中原后第一位皇帝。清代初定,风起云涌,顺治时期的龙纹经常是半遮半掩,在云雾中舞动,呈现出一身三现、五现、七现或九现的样子。

到康熙时期,龙嘴变短,眼睛变小,身躯变肥,头发像狮子,龙须细长而卷曲,神态凶猛。康熙朝有一种特别的龙纹,龙头长眉长须,形同老翁,被称作“老人龙”。这种老态龙钟的形象传说,与康熙帝在位60年的历史有关系。

雍正帝登基的时候已经45岁了,他的一系列政治改革,持续了康熙帝开创的盛世。仿佛是受这种中年人沉稳的影响,雍正时的龙纹呈现出一种中规中矩、一丝不苟的感觉。龙的鬣毛整齐,龙角光滑,身体甩动,四肢粗壮,五爪精美。

嘉庆、道光后,龙的身躯更为臃肿,龙纹的绘制呆滞,线条简化,毫无威严之感。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荷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