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舌尖三”第二集小吃的背后是40个T的拍摄素材

封面新闻 2018-02-20 22:43 35073

封面新闻记者 陈甘露

2月20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了第二集,以“小吃”为主题,讲述中国饮食中独特的风景线,也就是被分集导演黄鹤誉为“从小处用心的美好”——小吃。

腾冲的稀豆粉、汕头的鱼丸、乐山的麻辣烫串串、凉糕、逍遥镇的胡辣汤、天津的煎饼果子、石花膏、西安的水盆羊肉……在导演黄鹤看来,这些小吃的背后是乡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而这短短的一集中,他们花了200多天的时间。黄鹤说,他和主创团队从2017年6月的前期调研开始,到2018年2月的后期制作结束,八个月的时间,去了20个城市,接触了136个人物,调研及拍摄了120种小吃,最终找到了6个主要人物并完成这一集。“一种方言、一种食物、一个故事”这是他创作的主线。

而在拍摄中,黄鹤在自己的朋友圈讲述了幕后的艰辛,“在舌尖的拍摄过程中几乎每天都是14个小时的超负荷工作,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总是在和光线抢时间,这是他(摄影师刘子楠)的工作状态,要不是有着过去作为职业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估计支撑不到拍摄结束。”

在转场腾冲的拍摄过程中,由于过度疲劳,团队近一半的人还是因为身体出现各种状况同时被送进医院,可没想到的是所有人都在短暂接受治疗后第一时间返回到了拍摄现场……

辛苦的拍摄结束后,等待他们的是北京的机房,没日没夜的后期剪辑中,几十个小伙伴倾尽全力投入到这部片子的最终呈现上,就在“舌尖三”第一集播出时,黄鹤都还在机房里。

谈到对小吃的理解,黄鹤说:“我想说没有任何一部片子能代表中国小吃,中国地大物博的土地上,每一样小吃浓缩的是一地的风土人情,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方言、气候、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怎么能够在这一集50分钟的纪录片里面淋漓呈现呢。这些不过是众多小吃故事里面的一个缩影罢了。每个人对于小吃的感受或许不尽相同,但小吃对于我而言,应该是包含了儿时的记忆,对故乡的思念,对味道的坚守,对技艺的传承,还有顺应时代的活力,这是我对小吃的理解。”

50分钟的片子,背后是200多天、十几个人的付出,黄鹤的团队用200多天的时间,带回了40T(T是存贮单位,1T等于1024G)的拍摄素材,在播出前的最后时刻完成了这集片子的后期制作。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