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成博“穿”越四十年 从内裤缝钞票讲起

封面新闻 2018-12-28 19:24 34632

躁动,一度成为上世纪80、90年代的底色。从黄军装到喇叭裤,从蓝黑制服到红色迷你裙,从盲目追逐流行到自我意识觉醒,个性多样化发展,短短40年,中国人的面貌焕然一新。

社会变革,人们心灵的解放所带来的外表变化,在成都博物馆进行的“好雨时节”特展中得到淋漓精致的体现。

为了从最草根的视角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川的转变,成都博物馆特别向社会各界“众筹”此次展览的展品,最后挑选600余件热心观众提供的实物与图片。这些被人们仔细收藏的家族记忆,尚留时代余温,带领观众秒回改革现场。

1980年,着西式婚服的新人。摄影/Bruno Barbey

从内裤缝钞票讲起

策展人之一、成都博物馆宣传部主任肖飞舸记得在筹备展览过程中,市民提供展品的热情超越她的想象,甚至有一位热心市民来信说,可以提供当年缝着内袋的内衣裤。

将大额钞票缝在内衣里曾是一代人的回忆。但在1978年以前,比钞票更珍贵的是供应票证。按需供应的计划经济时代,万物都要凭票购买。布票,是人们添置服装唯一途径。由于供应的限制,人们购买布料裁衣时首要考虑的就是结实、耐用,甚至要考虑是否方便旧衣翻新,颜色在其次。而在购买成衣方面,全国仅有几家国有服装企业,款式更无从选择。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人们在对物资的紧缺感受中度过整个六七十年代。绿、蓝、黑、灰几个单调的色彩主导着中国从城市到乡村的面貌。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满足人们需要,服装市场不断缩小凭票供应范围,减收布票,直到1983年,布票彻底取消。中国敞开大门拥抱世界,各种新潮的服饰一夜之间席卷神州。

1980年,成都天府广场。摄影/Bruno Barbey

街上流行红裙子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个体工商户出现。路边小摊贩从“偷偷摸摸”做起来,一路壮大到成为服装批发市场,成为改革开放年代,城市发展的一抹亮色。

1985年,西南服装集散中心,成都荷花池服装批发市场建成,很快便与北京大红门、杭州四季青、广州西湖路等市场一样享誉全国。

1985年,成都荷花池市场。(图片来自网络)

国门的开放,市场供应的充足,人们手里有了钞票,购买力提高,唤醒了他们心底压抑许久的审美意识。人们迫不及待地吸收新事物,追逐流行,造就了一波接一波的“热潮”:马海毛(一种毛线类型)热、皮衣热、羊毛衫热、明星装热。

西装、连衣裙、喇叭裤、蝙蝠衫乃至健美裤,当时世界上最流行服装款式,统统进入了中国。凸显高挑身材的A字剪裁主导了中国时装的潮流。青年男女开始崇尚西方人的体型,大长腿、高个子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成为大家青睐的对象。

穿着甩尖子皮鞋的男士。图/《见证中国服装三十年》

此外,在改革开放之初,外资中最活跃积极的就是港资企业。港货也成为那个年代最抢手的商品。成都人换掉北京布鞋,穿上皮鞋,就从一双很“港”的甩尖子皮鞋开始。

这种由上等牛皮制作、方扁鞋尖款的皮鞋配上西服,男士们穿上别提多“洋盘”了。

自我的觉醒

在“好雨时节”展厅里,摆放着一对显眼的男女运动服套装。这也是一个辉煌年代的印记。

1984年,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组团参加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最终获得了15枚金牌名列奖牌榜第4名。李宁、许海峰、周继红、中国女排……中国人的奥运情结从此诞生。

成都博物馆“好雨时节-见证改革开放四川四十年”现场。

奥运会以后,社会上掀起一股运动服热。一开始只是运动员和年轻人热爱的运动服,逐渐开始向时装领域靠拢。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种面料多样,穿着舒适的服装款式,连中小学校和工厂都开始使用运动服作为制服。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人们开始走向理性消费。思想解放,眼界开阔,带来百姓自我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这是人性抒发、个性张扬的时代。露脐装、松糕鞋与淑女装、文化衫并存,非主流与主流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1984年,电影《街上流行红裙子》剧照。

凸显个性的时尚风格从90年代一直延续到今天。如今,服装成为人们另一副面孔,反映着他们心灵的变化。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