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邵丽萍:折耳根的春天

封面新闻 2022-03-30 09:56 75018

文/邵丽萍

每年立春后,田野依旧阴冷萧瑟,我们穿着厚厚的冬衣抵御寒冷,感觉不到春天的一丁点儿气息。

草木知春——这话不假,老家的田间地头不知何时已经冒出了折耳根暗红色的芽。尽管很细小,但还是会被眼尖嘴馋的孩子们发现。此时的折耳根隐藏在衰草里,还没长叶,味道是最好的,那种独特美妙的药香和草香,顷刻间会唤醒旧年春天关于味道的记忆。

我们急急忙忙拿一把小锄头,提着撮箕,就去采挖折耳根了。寻着冒出嫩芽的地方,挖开土,白白的、细细的、长长的折耳根就出现在眼前。用手抹去根上的泥土,装进撮箕,继续寻找目标采挖。

空气里弥漫着折耳根独特的香气和泥土的清香,这让我们更加兴奋。虽然采挖折耳根,大人并不会像割草打猪草那样规定任务,但为了能吃上这一年一度的美味,我们通常不会偷懒,在田间地头仔细寻觅,只要不破坏庄稼的地方,都可以随便挖。

慢慢地,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折耳根喜欢生长在阴凉潮湿的地方,旧年挖过的地方都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只要找到了,越挖越起劲。

有时,大人们看着热闹,正月又是农闲季节,他们也会加入到挖折耳根的队伍。这样,在早春的田野上,大人孩子在田间地头采挖折耳根,笑闹声不断。阳光和煦、云淡风轻,感觉春天就这样一步步近了。

至今,回想儿时和伙伴们挖折耳根的情景,依旧觉得快乐温馨,年少不识愁滋味啊!我们的童年虽然物质匮乏,但真的很快乐。

天黑前,我们会带着丰厚的“战利品”喜气洋洋地回家。挖得多与少,都不会受到大人的责备。伴随着袅袅升起的炊烟,我们会抢着将折耳根淘洗干净,掐成一截一截的,放进大盆子里,放上盐、辣椒油、醋、白糖、味精等作料拌匀,一大盆凉拌折耳根就做好了。这样,晚饭的餐桌上,就有了一道令谁都无法抗拒的美味野菜。

最初,我们是小心翼翼地夹起一小根放进嘴里,慢慢地咀嚼品味。脆生生的凉拌折耳根,味道太妙了——独特的清香混合着作料,咸、鲜、香、辣,激活了舌尖上的每一个味蕾,让人欲罢不能。

接下来,斯文的吃相没了,也忘记了互相谦让,下手“狠”了。很快,一大盆凉拌折耳根被我们一抢而光,还觉得意犹未尽。我们还会对盆里剩下的已经融入了折耳根香味的少量菜汁进行“瓜分”,用来拌饭,实在开胃。

父母见此情景也不会责怪我们,会笑着鼓励我们:“今天战果不错,明天继续挖嘛,争取凉拌两大盆,看还抢不?”这样,美味的折耳根成为整个春天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菜肴,感觉这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美好的馈赠。

后来,菜市和超市一年四季都出售肥大壮硕的折耳根,但一丁点味儿没有,难以下咽。与老家自然生长的、只能在春天采挖的折耳根,无法相提并论。

现在,当然知道折耳根的学名叫鱼腥草,有很多药用价值。不过,依旧习惯叫它折耳根或脆子根,因为童年时就这么叫。也曾尝试过将折耳根炒着吃、煮着吃,滋味各具千秋。但依旧无法抗拒凉拌折耳根的味道。前不久,感冒了,茶饭不思,做了一盘凉拌折耳根,吃得兴起,竟吃得精光,感冒居然好了。这话说出去,谁也不信。

【作者简介】

邵丽萍,笔名涵予,四川巴中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四川散文》《青年作家》《四川文学》等。部分作品获得论文奖及文学作品奖,出版散文集《剪烛西窗雨》。

【“时光”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讲真实故事,自己的,他人的,都可。字数控制在1500字内,原创首发。面向四川省内征稿。勿用附件,标题务必注明“时光”。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的详细准确信息、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