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品质升级 发挥生态优势 四川古蔺因村施策组合致富

封面新闻 2020-04-10 11:20 36700

封面新闻记者 李华刚 摄影报道

以前贫穷的山村,一般都有一定的共性,产业单一:有水的田里种水稻,山坡上的地里种玉米、种水果。再加上产量低、品质不高,村民们辛苦一年下来,田地里收获的庄稼、水果,最终也卖不了几个钱。

乌蒙山深处的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龙山镇向田村的村民们,以前就是过的这样的日子。向田村位于龙山镇南部,距离龙山场镇10公里,这是一个高海拔村,海拔1000~1380米。以前的向田村,贫困人口较多,村民们一半以上都靠外出打工养活家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如今的向田村,因为因村施策,成为了高山上的鱼米之乡。

交通限制村民发展 赶集要花一天的时间

“原来的向田村,比较偏僻落后,出门非常困难,因为交通条件,影响了向田村的发展。”龙山镇向田村党支部书记刘宗学说,以前村民们到龙山镇上赶集,没有一条水泥路,出门全靠走路,每次上街都要一天的时间。另外,由于外出务工的人多,大量的农田被丢荒,无人耕种。

从2014年精准扶贫政策以来,帮扶单位把村里面的河滩荒地,开发整理成为了大片的有水农田,又通过水稻换种,品质大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起来了,路也修通了。到2017年,向田村的水泥路达到了37.5公里,实现了公路社社通,再加上易地扶贫搬迁,最终几乎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

因地制宜升级传统农业 高品质并一田双收

向田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487户,总计2175口人,拥有耕地面积3259亩,其中田1270亩,土1989亩,人均耕地1亩多点。

刘宗学说,如今,因为水田蓄水方便了,村里的田地不再被放荒。村民们不仅种植上了高山水稻,田间还养起了稻花鱼。两样结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田双收的效果。

刘宗学算了一笔账:原来的水田亩产1000斤稻谷,只能销售出1元每斤的价格,到现在能卖上两块多钱一斤,品质提升以后,达到质量增收,同时田间的稻花鱼每亩能养100多斤,又能增收1000多元。这样算下来,因为水田的改造、品种的改良、增加了产出,如今的向田村,每亩田能多增收两千多元。

易地扶贫搬迁 改变地广人稀难以耕种局面

向田村地广人稀,村民们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养殖业,因此以前贫困人口较多。又因部分贫困户居住的地理位置较差、交通不便,就地扶贫难度较大,于是,村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并修建了向阳苑聚居点。在泸州老窖集团的帮助下,向田村因村施策,推出“公司+有机农场+农户”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稻田养鱼”,让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由于搬迁后农户离原责任地较远,为满足搬迁户日常需求,向田村又将搬迁户房前屋后的土地进行开垦,合理分配,打造成各户的小菜园,搬迁户可以种植一些蔬菜、瓜果等作物,既满足了日常所需,又绿化了整个聚居点的环境。

有了聚居点,就有了接待服务的能力。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下,向田村又延伸发展出“抓鱼体验、垂钓休闲、天然养生、观光餐饮”等乡村旅游项目。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