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是他的海,天是他的天——布日古德评李少君诗集《海天集》

封面新闻 2018-10-28 12:38 35413

文/布日古德

少君的诗是诗坛上,自由诗、自由式原汁原味儿的生态派。他的诗达到了郑板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功夫。仅从墨迹未干的《海天集》里,我们就可以领略出诗人自然,唯美,唯真,唯声的诗道法则。

少君生于武汉,大学毕业后,到海南创业谋事发展后,这位年轻人便与辽阔无垠的大南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海浪,海沙,海鸥,椰子树,三亚、三沙都是他诗中经常出现的地标式的意象。这一种纯天然的意象组合,深刻,灵动地再现了蓝天下独特的大海之辽阔,地域之美丽。然而,诗中诗人一反常态,把诗的抒发感情制高点树立、打造在衬托于生活这个大海的深处。

神力给予的戕害--我们找不到伤瘢,而内省的差异,却正是意义之所在。艾米丽·狄金森所指的“内省的差异”,就是诗的本质上不可改变的“张力”。这一种张力体现在少君的诗歌《海天集》上,老到天成,很少有偏差和瑕疵。这一个老到天成,就是诗人在实际中集中笔墨,集中意向所要极力展示的时代性。言为心声,书为画也。他的心声、他的文字直抒胸臆的符号,就是诗的内涵表现力与诗的意境语言张力。因此,诗人的《古意》绝不是信口开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弃物/将其打磨成一颗颗圆石/藏匿于深山之中/掩蔽于杂草尘土之下/浩荡山风带来的一场豪雨/将圆石一一暴露于地表/每一颗都晶莹发亮熠熠闪光/仿佛埋葬多年重见天日的宝石”,这一首短诗屈指可数的82个字,通过“深山、杂草、尘土、山风、豪雨”4个具体的意象衬托,把一块埋藏在草尘土之下的“主人公”——“圆石”托举到阳光下。这一首诗的时代性,一是暗喻着天生我材必有用;二是从“以万物为弃物”的六个字里,抽出了生活中,大千世界的冷酷无情,三是诗的哲理还在于提升人们对生活、对实现人生价值观的大自然的自信度。

《海天集》是少君2014年初从海南到北京四年多的新作结集,可以从中看到他近年来诗歌的探索创新与诗艺上的变化和日趋成熟,及其独特美学风格的典型呈现。本诗集中最感人的一些篇章,是他到北京后对海南的记忆和描述,那是一个诗人内心沉淀的深沉之作,堪称当代诗歌海洋书写的重要收获,印证了其“自然诗人”的称誉。本诗集收录了作者刚刚完成尚未发表的叙事长诗《闯海歌》,这是献给20世纪80年代人的典范之作,也是献给海南建省办特区30周年的致敬之作,更是21世纪极具代表性的叙事诗杰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晓东说,李少君的诗中自然折射了社会思想和历史进程中的一些重大议题。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意识中或许正渗透了诗人的政治敏感。但在创作这些生态诗歌之际,李少君的身份意识和政治认同都了无痕迹地化入了一种作为诗学的生态主义思维之中。

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敬文东教授的评价是“迄今为止,他的大多数诗作明确无误地表明:他写的是当下的事物,但这些事物又散发着古旧的光芒;或者,他写的是古旧的事物,但奇怪的是,这些事物却散发着当下才有的那种光辉。”

笔者认为:其实少君先生的诗,一直注重对大自然的关注,由远及近,由小见大。他的诗,能把你见到而没有思索过的事物,通过最贴切的意象表达,由表及里,找到生活的痛感。他是一位把麻木解决得手到擒来的“老中医”。诗的思想性,更在于诗的张力。这些张力,在现实生活中是对立存在的。生活中的“生与死,善与恶,爱与恨,和谐与争斗,有序与无序,永恒与时间,实际与表征,真假与虚伪,感情与理智,复杂与简单,自然与艺术”就是一个作家,一个诗人不由自主的表现的一个主题。大自然尽管有四季,但是它的永恒永远要在思想上超越任何一个空间。《海天集》,诗人一直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写下了这些清泉、流水、蜜蜂、花朵、鸥鸟、甚至雪花一片的“尕”诗。

少君崇尚自然,青睐大海,心中有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然灵性的风格。写到结尾,我才顿生感悟,原来海是他的海,天是他的天!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