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丨泰国普吉沉船事件 我们用尊重打开当事人心扉

封面新闻 2018-11-08 00:30 59293

封面新闻记者 杨雪

2018年7月5日早上,我和同事从成都飞到泰国清莱,再换汽车到泰北边境小城湄赛,准备采访泰国少年足球队员们被困洞穴一事。下午2点过,历时6小时,我们赶到了救援现场。4个小时后,泰国南部的旅游胜地普吉岛,满载约百名中国游客的“凤凰号”游轮在暴风雨中倾覆。我们接到后方指令,立刻前往现场采访。

家属在海边祭奠逝者。

6日我和搭档搭乘最早的航班,前往普吉,接下来的一周里,我辗转普吉四处采访,也被带入这场暴风雨后人们悲痛隐忍的情绪之中。

26岁的死者李冠南与妻子小霍同岁,小两口是大学同学、恋爱七年,结婚7天,天人永隔;浙江海宁海派家具公司,有超过20名公司员工和家属,死于这场事故;广东人黄俊雄,和其他5名亲友一起来到普吉,只有他一人生还;广东的5人少年毕业旅游团,以后的每一张合影,一个人将永远缺席……命运把他们带到这里,然后大手一挥,一半生,一半死。

采访中,最难的不是奔波,是提问。在这样巨大的悲剧中,我要怎么张口让活着的人回忆可怕一瞬,让遇难者家属讲述悲恸故事?最初的几天里,我几乎没有问过任何人任何一个问题,选择在幸存者病房里当一个沉默的观察者,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倒一杯水,或者塞一个靠垫。我做好了“交白卷”的准备,因为害怕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对他们的二次伤害。

几天后,在我扶着他散步的时候,海宁人老黄突然主动开口:“你不是记者吗?你为什么不问问题?”然后,他开始慢慢地回忆起自己的一切,庆幸死里逃生,哀痛同事的天人永隔。这样的交谈,从老黄开始,接力赛一样传递。当我选择了“不问”,他们反而觉得被尊重和保护;当他们选择主动开口,这样的交谈,就不再是一场残忍的挖掘,更像是一次轻柔抚摸伤口的倾诉,和内心痛楚的释放。

在痛苦中仍要追问,在眼泪里仍要记录,用文字记录故事,而故事组成历史——这就是我们的职责。

今年9月,广东的少年们迈进了大学校园,带着对最好朋友的回忆,继续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后的每一年,他们都会相聚,每一张合影里,都会留出那一个空位。新的生命会诞生,而逝者因为被记住,仍活在这里。

而我还在路上,随时奔赴下一个未知的约会,用笔,用键盘,用镜头,记录人间冷暖,以温柔目光,守望相聚和别离——我热爱这个职业,其实是因为热爱在这一路上,遇到的坚韧美丽的你们。

评论 11

  • 我的眼睛就是尺 2018-11-08

    😉😉

  • 北海之滨 2018-11-08

    节日快乐

  • 来祥 2018-11-08

    。。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