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档案|华西坝最早的“洋马儿”

封面新闻 2017-07-05 09:04 8321

1933 年政府规定异性不得同乘黄包车。

远古,人们依水而生,于是凿木造舟;而后驯服牛马,为陆上运输服务。

在不靠机械做功为交通工具提供动力的时代,老成都人的交通出行、货物运送大多依靠人力和动物。

鸡公车,轿子和自行车,是老成都出行选用的重要手段,虽不能与现代的交通工具相提并论,但却在缓慢悠扬的老城岁月里,碾过重重的一道痕迹。

鸡公车/

乡下沿用到上世纪80年代

“鸡咕鸡咕,鸡咕鸡咕。”城市街巷里,乡村阡陌间,一种叫鸡公车的工具奏响了老成都交通记忆的篇章。“因为推起来的声音像鸡公叫,所以得名鸡公车。”成都市档案馆研究员介绍。

鸡公车制作简易,车身是由坚硬、质韧的木材劈凿刨制而成。独轮高耸如鸡冠,两翼是车轮旁架起的木架或木板,堆放货物。后方两只木柄,推车人提起握住方便“驾驶”。

如果说山城特有人力棒棒,那老成都则特有鸡公车。四川民俗学家刘孝昌介绍,从历史溯源来讲,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木流牛马就是最早的鸡公车,经过历代演变,成了大家印象中的这个模样。“鸡公车在川西平原好使,山路不多不陡、运东西也不费力,且经济实惠。”尤其在乡下狭窄的田埂路上,独轮的鸡公车更是游刃有余。“所以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四川乡下,鸡公车并不罕见。”

鸡公车是农家不可缺少的。农忙的时候推着运粮食运农具,农闲时推进城里载客。“跟黄包车一样,挥手即来,一趟车票大概是现在的一块钱。”刘孝昌告知。在战时,鸡公车也有其用武之地,老百姓推着鸡公车运送军火和伤员,一辆鸡公车可以承载三百斤的重物。

档案揭秘:

鸡公车损坏街石被下禁令

民国时期,虽然时局动荡,但城市道路渐渐规范,用石板铺的马路像模像样。相关规定也随之出台,其中就有针对实心木轮的鸡公车所下的禁令。

1920 年禁止鸡公车在石路上推运的布告。

1920年,城防司令部省会军事警察厅贴出一张布告,其中明确禁止在城墙边等处,用鸡公车推运除军事或其他指定物品外的货物,违令者严惩不贷。布告中一开始就给出了这样做的理由:鸡公车推运损坏街石又妨碍交通。

轿子/

不同官品 轿子用料颜色区分

如果说到老成都人最常用的出行工具,轿子绝对算其中之一。

轿子按等级和用途分类,老百姓平常出行用的就是民轿,结婚用的叫花轿,官家的叫官轿。“官轿有的是八抬大轿,轿子旁边还有跟班,前后跑着上下张罗。”刘孝昌说。从装饰上讲,官轿与民轿大不相同,官轿用鹦哥绿、黄大绸,鲜艳又贵气;民轿用料则粗朴得多。

不同的官品,在轿子的形制类型、帷子的用料颜色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分。如明清时期的一般官吏,得用蓝呢或绿呢作轿帷,所以有“蓝呢官轿”、“绿呢官轿”。清初,三品以上大官可用银顶,皂色盖帏,在京城内四个人抬,出京用八人。四品以下只准乘锡顶、两人抬的小轿。至于一般的地主豪绅,用黑油齐头、平顶皂幔。

档案揭秘:

成都轿铺 花果禽兽作标志

“哦你从北边来的哈。”看到了轿子上张贴的樱桃标志,住在新南门的张生笑脸迎接刚下轿的苏生。

晚清时期轿铺的樱桃标志。

在老成都,就算目不识丁,看到轿子或轿铺上的标志,也知来去的方向或所处的位置。东鲜花、北水果、南走兽、西水禽,清末民初,老成都的轿铺有着明确的区位划分,以及趣味的行会标志。

“老成都东、北、南、西大街,或各大城门洞内外,就有十余家轿铺,各式轿子达三四千余之多,出卖苦力的轿夫多达四五千人。”刘孝昌说,这些轿夫多是周边州县的农民,或长住成都的城市贫民。

轿铺多而杂,行会规定按东南西北划分,且明确各自的标志,方便管理。因为轿夫大多不识字,所以就选用图案来进行区分,便于他们辨认。于是东边以鲜花,北面称水果,南面选走兽,西面用水禽。这在成都市档案馆留有佐证。

有关龙这类高贵的动物图案,老成都轿铺商家老板不会随便使用。“有忌讳,如果把龙纹图案拿来做成市招,挂在轿铺门口招展的轿铺,必定会引来大难。”

晚清轿铺的麒麟标志。

到了民国后期,轿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轿铺主要经营花轿业务,大多轿铺转行黄包车行和汽车行。

自行车/

“火巴耳朵自行车”短暂出现

洋马儿,滚滚儿圆,上头搭的假洋盘;洋马儿,丁丁当,上头坐的小娘娘。

上世纪五十年代,自行车搭人,并不是搭在后面的座位上,而是正座前面的车杠子上,入座的青年妇女不少。因此,有顽童唱起这打趣的童谣,每每自行车上的人听到这样的儿歌,连忙跳下车,推车步行。

而后自行车改良,安上后座,少了这些尴尬。逗趣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改造出了一种“火巴耳朵自行车”。就是在车一侧支出架子,搭上铁板,再在外侧安装上轮子。一般家中的男人就骑着偏斗车,去接送孩子或怀孕的妇人。因为整个造型就像自行车长出的耳朵,并很多时候服务于家中的女人,所以也就称为“火巴耳朵”。

某一段时间火巴耳朵流行于成都,有的人还做起了接客生意。不过因为危险系数较高,属于非法运营,很快就消失在街头巷尾。

档案揭秘:

华西坝的“洋马儿”脚蹭地走

“西人有奇技,钢铁制成两轮,两角之怪兽,人乘其上,行走如飞。”1868年上海最先出现自行车,之后全国风行。到了1901年前,成都才开始出现“洋马儿”。

最先流行的还是老外聚集最多的华西坝。老成都人爱看稀奇,又爱调侃新玩意儿。看到华西坝流行打网球了,笑称是“打皮毛蛋”,看到两个轮子的自行车了,又取名“洋马儿”。“洋人骑的马儿,不就是洋马儿嘛。”

不过最早的洋马儿,没有脚踏板,也没有轮子之间的传送带链条,所谓的“骑行”其实就是靠脚蹭地一蹬,然后滑行一段,再蹭,又滑,画面颇为滑稽。

后来骑行靠蹬脚踏板后,老成都人又亲切地叫其“脚踏车”,不少人借此开始从事教学生意,自行车也因此逐渐在华西坝周围的南台寺、皇城坝、东较场和少城公园等处散播开来,继而风靡成都。

1924年,杨森下令扩宽东大街,盐市口,劝业场等地的马路,去掉街沿,并打磨平整。当时老成都的五老七贤站出来反对,声称这会破坏成都的风水。“不关你们的事,自己喝茶去。”这次的修整,客观上改善了成都交通条件,让自行车骑行更顺畅。

汽车/

最早车辆气体作为燃料

随着“洋马儿”一起出现的,还有汽车。

与如今拥有魅力无穷流线型设计的汽车相比,老成都的汽车更显笨拙。而且当时的汽油贵,所以出现了“油改炭”的规定。

民国时期成都的汽车。

刘孝昌介绍,当时汽车用的发动机还是汽油机,只不过就烧木炭,并使其不充分燃烧而产生一氧化碳,再将这气体作为燃料输入汽缸燃烧产生动力驱动汽车,原理也类似现在天然气汽车。

“所以在当时的路上,经常会看到有的汽车外的顶部或者尾部,安着炉子,烟囱和发动机,有的也被设置在驾驶室旁,便于操作。”

烧木炭,也远没有烧汽油方便。往往开木炭车的司机,在出发前的一个小时内,就要开始作准备,估摸好所需的木炭量然后放入炉中燃烧。行驶过程中还得注意加炭、清炉灰、摇动鼓风机。

遇到上坡路,汽车动力不足经常熄火,司机和乘客都得下来推车。燃料不够了,路边的拾捡的柴禾也可以充数,保证汽车的行驶。

不过当时的交通不像如今这么发达,汽车每日行程一般不会太远,百公里已算极限,而算下来这一趟这木炭的花费也不过百斤。

民国时期,车辆的发动机裸露在车辆尾部。

档案揭秘:

老成都汽车不得超过15迈

汽车限速,在老成都时期就出现了这样的规定。

虽然当时的汽车数量不能和现在相比,可是交通管理却一点也不含糊。由成都市档案馆提供的一份1933年的布告显示,考虑到快车行驶危及行人安全,规定在市区内各街道行驶的车辆,均不能超过15迈。这份由四川省警备司令部公开的布告,明确各区的警备部队随时严加干涉,加强管理。

封面新闻记者 杨晨 档案资料和部分图片由成都市档案馆提供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