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会客厅 | 成都市人大代表、郫都区委书记杨东升:“五大振兴”铸魂 郫都区乡村振兴“领跑”

封面新闻 2019-01-25 19:17 39017

封面新闻记者秦怡 摄影关天舜

古典而有特色的民居鳞次栉比地分布,装点一新的彩灯让村民们冬日里的闲庭信步时添了几分诗意。临近过年,洁净亮丽、美丽如画、文明和谐的战旗村依然游人如织,吸引人们的眼球的,不仅是她颜值高,更多的是“五大振兴”铸就的精神高地。

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9年要聚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抓好重点改革,实施好重点工程,努力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郫都区乡村振兴“领跑”的战旗村、青杠树村、农科村等美丽乡村又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1月24日,成都市人大代表、郫都区委书记杨东升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提到,“乡村振兴的大厦,每一个村就是坚实的‘基石’和‘砖瓦’,应该互相借鉴宝贵的经验,也要根据其资源和特色保留个性,当好自己。”他表示,郫都区将始终坚守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为“灵魂”实施乡村振兴,把郫都区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示范区,“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产业振兴

创品牌 萝卜卖出猪肉价

探模式 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最能激发老百姓积极性的,就是经济收入的增长。产业发展了,老百姓才能看到希望。”杨东升说。

过去这一年,战旗村成长为闻名全国的美丽新村。与名气“齐飞”的,还有战旗村的特色农产品。杨东升提到,战旗村的圆根萝卜在强化品牌建设和营销后,不仅实现规模化连片种植2000余亩、年产160余万斤,还搭乘蓉欧班列端上了法国和荷兰的餐桌,“在北京盒马鲜生超市,圆根萝卜可以卖到9块9一斤,实现了萝卜卖出猪肉价。”

这其中,圆根萝卜只是郫都区优质农产品的一个代表。据杨东升介绍,2019年郫都区将新增10个“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统称),全区总量达到240个。

“有机农业也不能就农业抓农业,一定要结合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拓展旅游、培训、农事体验和餐饮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目前,战旗村正在规划建设118平方公里“绿色战旗·幸福安唐”乡村振兴博览园,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五大振兴示范园,比如,集栽桑养蚕、缫丝剥茧、刺绣织锦为一体的蜀绣生产全场景农商文旅融合项目“水隐桑田”也已开工建设。

以组织振兴带动人才振兴

让返乡青年人才留得住、站得稳

在今年两会的小组讨论中,杨东升发现,不少基层干部都高频率地提到了“人才”二字。唐昌街道在推进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创造性地制发了公开遴选优秀年轻后备村级人才的实施方案,“结果报名非常踊跃,返乡大学生、退伍的军人和创业青年们都积极参与了。”

这也并非唐昌街道的个例。“基层代表发言中都提到,青年人才很有创业热情,很有干劲。”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选择返乡创业的同时,脚下的土地为他们匹配了广阔的施展才华舞台。“但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党组织去引领带动他们如何扎根乡村,找准事业成长的起点。”杨东升提到,这才是让返乡人才留得住、站得稳的关键。

在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后备军的过程中,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主心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杨东升看来,这句谚语中的“火车头”恰到好处地解释了党组织在其中起到的凝聚和号召作用,“选拔一批年轻的、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学习、教育、培训和管理,让他们作几次热锅上的蚂蚁,通过实战与考验锻造人才,然后把优秀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组织力。”新鲜力量的加入,也势必带来新事物和新观念,杨东升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样,我们的神经末梢就会更敏感。”

作为培训乡村振兴干部人才的重要基地,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的筹建备受瞩目。杨东升透露,截至目前,由同济大学设计的建筑面积6500㎡的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已经基本建设完工,将在今年2月12日正式挂牌。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成立后将建立起乡村振兴各类人才的培养机制和智库机构。

文化振兴

白天是农民晚上来唱歌

培养“土专家” 形成“土教材”

比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建设走得更快的,是郫都区对文明乡风的培育,“四川战旗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建成以前,我们就在已有的场所中对村民进行引导、教育和培训了。农民夜校、微党课等都见证了一路走来村民们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升。”

此前,央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并评价,这就是乡村振兴最美好的样子:战旗村的年轻人,完美地在两个身份中来回转换。白天他们是工人,是农民,到了晚上,开心地唱着歌儿打着鼓,

村民们真正地享受起诗意的田园风光,不拘泥于单调的生活方式,不固步自封在自我的天地里,这与他们在每周都有学习的机会分不开,“既有专业技能的传授,家风家训的学习,也会把道德和法制教育等知识融入进来。”杨东升特别提到,为了让村民养成健康生活的好习惯,还要坚持开展大健康培训和慢病管理,从细节上关爱每一位村民。

授课人也不局限于专家学者。在郫都区,目前已经成长起了一批本土的“金牌讲师”,他们有的是村干部,有的是村里有着一技之长的村民,“让村里的人讲自己身边的故事,讲得更接地气,也听得更有共鸣。得益于这种模式,我们培养了许多自己的‘土专家’、形成了一批‘接地气’的深受村民欢迎的‘土教材’。”杨东升说。

生态振兴

建垃圾分类示范社区

自来水将接通每户人家

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同样重要。杨东升谈到,如何把河长制落到实处,如何把空气、水和环境治理好,这些都是乡村振兴的要义。

临近春节,郫都区安德街道安宁村更显优美舒适了。干净整洁的路面和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标语都展示着村子里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成果。

去年以来,安宁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建设,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要让村落干净整洁,老百姓住得安心,住得舒心。”一组数据也侧面见证了村子里的环境变化,2018年安宁村181户300余人,累计清运3吨村民生活垃圾。在垃圾分类处理的过程中,村民只需把垃圾打包好分类投放,就会有专人负责清运。

长期以来,郫都区大部分农村居民饮用的是浅层地下水,让他们有些兴奋的是,如今在郫都区农村也能像城里一样,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了。为确保军民饮用的水源干净健康,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郫都区于2017年6月启动实施全域供水工程。杨东升透露,2018年已解决了六万多人的饮水问题,2019年将全面实现供水工程,“供水工程要接到每个村,还要接到每户人家。”去年11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组长黄龙云实地督察调研郫都区时感叹,“郫都区急群众之所急,下大力气铺设供水管网,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认可,这样的举措值得赞赏,群众的笑容就是对生态环保建设工作的最高奖赏。”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