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创客田海博:将榫卯“装”进手机 希望用游戏推动中国文化传承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2-07-21 20:02 37637


封面新闻记者 朱珠 见习记者 谭羽清

如果说独立游戏人是“孤勇者”,那么田海博一定是其中之一。

经历过创业失败的“至暗时刻”后找到“用游戏推动中国文化传承”的人生目标,2015年田海博开始构想榫卯国风解谜手游《匠木》。3年后,这个新疆大男孩只身一人来到成都,组建了游戏开发工作室东极六感。

7年的追梦路途,田海博虽然经历过挫败与打击,但他制作的《匠木》获奖无数,2019年还被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

从展现榫卯的结构之美,到如今着手开发“二十四节气”主题游戏讲述中国民俗大智慧,田海博打破了大众对游戏的偏见,希望游戏能作为载体,让更多人看到、看懂中国的传统文化。

《匠木》游戏制作人田海博。

走出至暗时刻

探索“文化+游戏”新方向

7月12日,记者走进田海博的办公室时,发现他似乎和诸多新潮、时尚的游戏制作人不太一样,桌上摆着榫卯结构模型,笔框里插着木制折扇,日常灵感都通过手写记录下来。

采访时,田海博笑称自己是“进川务工人员”,风趣又平静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原来,看上去豁达、坚定的他其实有着波折不断的人生经历。

最大的一个坎是在2014年,一场投资失败让他赔光了所有积蓄,彻底跌入了人生低谷,此番重创下,他甚至还患上了抑郁症。

为了不被抑郁症吞噬,田海博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而在海外求学工作时被歧视的经历也给了他启发,“当你不了解一个人,对他的文化、信仰没有认识时,就可能出现敌意和偏见。”

在得到答案的那一刻,田海博决心要用自己的方式去传播中国文化,这种信念像一扇门,带他走出了黑暗。

有了目标的田海博在经过多方面思考后选择了游戏作为传播的载体,在他看来,游戏是一种发行范围覆盖全球,更容易让受众放下偏见的载体。随后,他又选定了具有传承价值的“榫卯”作为内容,“榫卯结构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智慧和哲学思想,现代城市的建筑风格在褪色,希望更多人关注榫卯这种木结构、斗拱这种建筑造型”。

就这样,后来荣获由故宫、IMGA、Indieplay等机构颁发的多项国内外游戏大奖,还被收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的《匠木》雏形诞生了。

不再“孤军奋战”

和《匠木》团队一起成长

一开始,《匠木》的“成长”是极为缓慢的。制作之初受困于经济条件,田海博只能“孤军奋战”,没有专业知识,也没学过游戏制作,光是通过贴吧、论坛、书籍等渠道自学相关知识,到制作游戏Demo就花费了他三年时间,经历了从一个玩家到制作人的转变。

为了更好地将游戏落地,2018年初,田海博想办法凑到了启动资金,只身一人来到成都,成立了成都东极六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有了团队的力量,《匠木》快速成长,迎来了包括吉比特、腾讯、哔哩哔哩多家上市公司的投资。2020年6月,《匠木》游戏终于上线,国风解密的风格让人眼前一亮,一度备受行业关注。

但像许多独立游戏的宿命一样,《匠木》到现在都并未盈利,但玩家的声音却让田海博和团队备受鼓舞,甚至有学生受其影响报考了古建筑修复专业。

在《匠木》成熟后,东极六感团队便快速投入了另一款以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为题材的游戏研发中。为了更好地推广传统文化,保证游戏质量,目前东极致六感开发游戏的过程和传统流程不太一样,田海博介绍道:“一般的商业性游戏是有了玩法和体系再套一个主题,但我们是把主题放在最前面,再一步步往下学习梳理来构建游戏的玩法、图像、内容等。”

“扎根”成都创业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手游出海

“这里文化包容性强,政策也利于游戏产业发展”,田海博认为将公司设立在成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他一直能感受到这座城市对于小企业的扶持。

如今,田海博在成都创业接近5年,回顾创业之初到现在,他觉得:“每时每刻都很幸福”,虽然也经历过挫败、打击,他却从未想过放弃,“在资金很困难的时候有公司想花300万买《匠木》,我想了一晚上,没卖。”

不管是《匠木》还是如今正在开发的以“二十四节气”为题材的游戏,都是田海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路径,从孤身一人到拥有志同道合的团队也令他有了更多向上的信心和动力。

面对游戏行业加强监管的趋势,田海博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或许将改变人们对游戏的刻板印象,“如果放任游戏行业野蛮生长,没有版号监管、版权限制,那可能以后满街都是游戏广告,说不定校门口都会有游戏的地推,那时候国人更会对游戏产生误解。”

谈到未来,田海博希望继续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努力,和团队一起将更多的优秀文化、人文科学通过游戏的形式推广出去。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