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故事会:百年回望⑪|实业救国成就“雪茄龙头”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7-16 16:00 221615

“实业救国”的思潮盛行在辛亥革命前后,彼时,中国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和民族资本家,深刻意识到,只有通过兴办实业,提升国家国力,方能挽救列强环视之下风雨飘摇的中国。其中,清末状元张謇开办纱厂、承购电气公司;上海荣氏兄弟创办了纺织厂和面粉厂,都是实业救国中的典型代表。在这样的大时局和大潮流的影响与感召之下,什邡人王叔言也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

冯玉祥书 实业救国

  一  

“栀子花”一炮而红

王叔言的家乡四川什邡,物华天宝,有着种植烟叶的世界级自然条件。什邡烟叶,形大片厚,光泽鲜明,油分足,燃烧好,灰白色而卷紧。嘉庆年间,什邡烟叶已经作为中国最好的烟草代表,被送进了王朝宫廷。生于斯长于斯,王叔言灵敏地嗅到家乡优势产业的无穷潜力。加之当时国内的雪茄,大多依赖于进口,列强们正虎视眈眈的盯着中国,如果任由外国雪茄占领中国市场,造成中国财富的大量外流,那还何谈强国、救国?

民国七年(1918),王叔言开启了人生最为重要的一次创业。怀揣实业救国理想的王叔言,坚韧决断地变卖了祖上全部的田产,举家从什邡迁往成都科甲巷,租了一间房子,开始自己试验制作雪茄烟。

安定下来后,王叔言和妻子在家手工卷烟,当时的四川,以卷制土烟为主,制作粗糙,规格也不统一,单从外形上讲,很难和国外的雪茄抗衡。王叔言必须要攻破这一难关,发明了一套木制卷胚器,钻研出一套精细的卷制工艺。他收集不同的雪茄进行观察,在拆拆卷卷中,找出问题、汇集信息,最后在“条子烟”和“手枝子”的基础上,制作出了一种两头小、中间大,形状类似于青果或是栀子花苞的雪茄。

试销月余之后,王叔言发现回头客越来越多,有人闻风而来,要尝一尝这造型独特,风味香醇的国产雪茄。当时有这样一种说法,“有钱人抽栀子花,无钱人捡烟锅巴。”民国十一年(1922),王叔言又卷制出独特风味的“淡巴菰”雪茄,畅销一时。

淡芭菰牌(四川什坊益川工业社)

二  

“益川工业社”崛起

雪茄的销量越来越好,在成都科甲巷的小作坊生产力已无法满足“青果”“淡巴菰”雪茄一路上扬的销量。面对供不应求的状态,王叔言喜忧参半:他在规划一个新的目标,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想借此冲破困境,再上一个台阶。

民国十二年(1923),王叔言决定举家搬迁回老家什邡,充分利用什邡原料基地这一优势,发挥已经掌握的发酵和卷制独门秘籍,把家庭式的小作坊扩展成为雪茄工厂。不仅如此,王叔言乘胜追击,不断改良工艺,根据不同的口味和档次,先后推出了“爱国”,“工字”、“大雪茄”等11个品牌。经营了十多年之后,王叔言于1936年将企业正式命名为“益川工业社”,职工由原来的十人发展到八十余人。日产雪茄上千支,名气节节上升。

到1940年,“益川工业社”来到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有固定工人120人,加上学徒工、临时工和什邡救济院的劳力,总人数达千人左右,年生产雪茄9000余箱。产品经陆运西北线,至陕西、山西、甘肃、青海等省份;水运东南线,经广汉到达金堂,沿支流至内江、叙永、泸州、重庆、湖北、上海等地。畅销全国,被业界视为“国产名品”。

在“雪茄龙头”王叔言的带动之下,什邡地区发展拥有了70余家雪茄厂、场、店、庄,俨然成为一片生产雪茄的热土,达到国内雪茄产业发展的顶峰时期,守住了国产雪茄的市场阵地,抵抗住了外国烟草对中国市场的汹涌攻势。王叔言所创造的“益川工业社”,也成为民族烟草工业在西部的代表,中国雪茄自此翻开了历史新的篇章。

益川工业社旧貌

评论 5

  • 吾且作远来客 2020-07-16

    长城雪茄是很不错,规格也很多.

  • 一寸光阴 2020-07-16

    真实用,收藏啦!

  • 鱼芗 2020-07-16

    长城的雪茄也有蛮多款式的味道确实不错地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