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从兼并、退出再到市场固化

封面新闻 2019-07-17 19:13 46255

封面新闻记者  王婷  蔡世奇 实习生 高红梅

在盛夏的成都,共享单车依然穿梭在大街小巷, 或者是停放在街头路口。近日,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在成都三号线市二医院地铁站、新南门站等地,有大量青桔单车、摩拜单车整齐排列在地铁出口。

而在三环外、新都区、金堂县等地,记者发现,哈啰单车和青桔单车成为几乎成为主力覆盖着街头路口,很少再见到其他品牌单车。

7月12日,哈啰出行宣布:原新业务部中的电动车租售平台业务将升级为独立事业部,平行于哈啰单车等重量级业务。与此同时,青桔和摩拜也在蒙眼狂奔后,进入到理性发展阶段。

7月15日下午的成都市二医院地铁站

从盛极一时到风口后的满地狼藉,共享单车正在经历死亡与劫后余生,而这段时间,正是国内单车快速膨胀又回归理性的5年。

共享单车创业热:融资钱来得快 去得也快

国内共享单车历史,可以追溯到2007年,不过早期多为政府主导、管理。一直到2015年,戴威创立的ofo走出校园,才标志着共享单车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的到来。2016年四月摩拜单车在上海上线,加速共享单车成为市民日常出行选择,盛极一时。

在2016年-2017年之间,大量资本涌入共享单车市场,在共享单车领域的创业创新如雨后春笋,下图就显示了2016年一时可用的共享单车APP,满满一屏幕。

2016年活跃的共享单车企业\图据百度百科

不过遗憾的是,共享单车盛大开局,就已经被ofo和摩拜占领寡头。据粗略统计,ofo和摩拜共吸收了市场150亿元融资,而其疯狂扩张也看起来成效满满,2017年ofo、摩拜两家共占市场88%的份额。


摩拜部分融资记录

ofo部分融资记录

然而,在没有明晰盈利模式的情况下,疯狂扩张意味着强烈的资源浪费。今年5月,ofo在成都被曝车辆按斤卖与废铁回收厂,一个眼见高楼起又眼见高楼塌——2018年冬天,ofo因无法正常退还用户押金而多次上热搜,戴威也因此被列入失信人名单受到了限制。

封面新闻记者直击ofo小黄车按斤变卖现场

而与ofo路径不同的是,在2018年4月接受了美团的橄榄枝,以27亿元卖身美团。

2018年的寒冬,并不笼罩着ofo、摩拜,拿着资本的钱横空出世准备撬动市场的共享单车们,基本都过上了捉襟见肘的日子,小蓝单车、小鸣单车、一步单车等等纷纷倒闭,今年上半年悟空单车也关门歇业,现在留在市面上的是屈指可数的几家。

有钱时盲目扩张团队 退潮后有人进退两难

在2017年,摩拜、ofo的投放大战尚未停歇,永安行、小蓝单车虎视眈眈的时候,手握大量用户押金和融资所得的资金的共享单车企业们,曾进入了盲目的队伍扩张期,在除了骑行付费以外的商业模式赏味明晰的时候在各地区都招揽了多位市场经理,且大部分来自于传统快消行业。

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前共享单车公司员工小陈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当时自己所在的区域分公司有多位来自传统快消行业巨头的市场经理。

“他们之所以离开快消行业跨界到互联网,就是觉得快消市场已经增长乏力,而共享单车正是当时发展最快的互联网行业新宠,觉得公司有花不完的钱。”小陈说。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市场经理们在恶性竞争激烈的共享单车行业里,并没有带来各家公司预想般的商业化奇效:能靠自己在快消行业的人脉完成一些资源置换式的合作的市场经理已经算是出色,更多的人无法给公司带来任何商业上的收益和转化。

“有的人已经过了试用期,但是确实起不到什么作用,当时刚完成新一轮融资公司开起人来也一点都不含糊,违约金也照付。”谈到公司为商业化盲目扩张团队付出的成本,小陈也有些惋惜。

2018年摩拜被美团收购,创始团队先后离开,ofo也深陷退押和“被破产”风波,共享单车行业最初的两大巨头体量都在萎缩,当年以为自己赶上了互联网最好机遇的员工们有些因为对产业发展失望,心灰意冷地主动离开另寻出路,也有些直接被裁掉了。

“感觉那些快消行业出来的人挺亏的,在正值壮年的时候转型互联网,却进入了做不出成绩的领域,搞得有些人进退两难,即使回得去快消行业可能也错过了一两年时间找不准自己的位置,继续在共享单车公司待下去也看不到前景担心随时被裁,去其他互联网公司又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小陈说,自己的前同事就面临这样的尴尬处境。

风口过后  扩宽赛道提升盈利空间

但共享单车这个行业,也不尽是忧伤。我们庆幸地看见,在风停了之后,还有那么几家仍在在正常运营,为城市出行提供便利。

2016年11月完成A轮融资的哈啰单车(当时名为:哈罗单车)闯入大众的视线,以完不断善出行结构身共享单车前列;2018年1月,滴滴在放弃收购ofo后,以自有品牌和托管小蓝单车入局共享单车市场,此时,市场已经进入冷静阶段,资本已经慎重花钱,用户也养成了付费习惯,市场逐渐回归理性;另一方面,摩拜仍在继续提供服务。

7月16日新都区医学院地铁站口停放着的哈啰单车

今年6月,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李开逐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依托技术赋能和精细化运营,哈啰单车已经在以包括成都的近百个城市实现盈利。

不过,共享单车再怎么精细化,都是干毛巾里拧水的生意,但电动车不一样,毕竟,单车服务距离是很少超过5km,而电动车却可以把服务距离延长到4倍甚至更多。

7月16日 金堂县顺运街上哈啰单车与青桔单车并列停放

7月12日,李开逐通过全员信宣布,原新业务部中的电动车租售平台业务将升级为独立事业部,平行于哈啰单车等重量级业务。而在哈啰出行出行的架构调之前,滴滴也通过内部邮件,宣布滴滴单车事业部与电单车事业正式整合升级为两轮车事业部。

滴滴电单车事业部为旗下自有品牌“街兔”,2018年7月正式落地的项目。一样的是,两者都将共享单车业务升级为两轮车业务,但不一样的是,哈啰的两轮车已经不仅聚焦于共享领域:在共享出行之外,哈啰出行还是一家电动车租售平台和构建电动车基础能源网络的标准化的探索者。

所以我们能看到,哈啰做电动车,租售业务只是第一步,其背后的目标,是整个电动车需求市场的基础能源网路。毕竟,电动车仍然充电、安全是每个用户的刚需和痛点,哈啰换电服务就是用互联网技术革新并使电动车市场标准化。这就类似智能汽车遍地开花,但是绕不开供应链仍需要标准化这个过程,而哈啰在尝试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至于能不能开花结果,还得看其战略真正地推行。

巨头把持格局 行业走向良性竞争

经历了5年自由发展的共享单车市场,有的谢幕,有的仍在继续耕耘,但未来将走向何方呢?在西南证券首席新经济分析师陈杭看来:共享单车将走向未来巨头把持的格局,行业走向协调的良性竞争的下半场。

在陈杭看来,任何行业都会经历三个阶段:红利蓝海期、存量博弈期、转型稳定期,目前整个共享单车市场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已经出现了以哈啰单车、青桔单车、摩拜单车三大巨头,他们分别依靠阿里滴滴和美团,融入到他们各自的生态之中,成为大战略的一员。

“后续来看,因为共享单车重资本投入的特点,单独发展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更多的是互联网生态巨头们布局的一个方向。”

同时陈杭认为,因为行业洗牌已经接近尾声,未来共享单车盈利模式将主要是内嵌到生态中,从中获取便宜流量并做大,然后在细分市场中站稳脚跟,最后实现正常化的盈利。

评论 1

  • fm749 2019-07-17

    固化不是好现象,涨价了。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