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日子》里出演“人间炮仗” 李乃文:缺陷将角色的质感放大到极致|封面会客厅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2-25 10:37 66864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性格直爽,却有着“炮仗”脾气的父亲;喜欢读诗,颇有“文艺范儿”的母亲;因生来带有疾病,有些自卑敏感的儿子;很有胆量义气,有着街道“小霸王”称号的女儿……走进影视剧《我们的日子》故事中,就能看到这样吵吵闹闹,却又平常温馨的一家。

三个家庭,两代人的岁月变迁和生活成长;街坊邻里、家长里短的稀疏日常,历经时间的洗礼却沉淀出牢不可破的情感联结。在最近热播的这部《我们的日子》里,观众似乎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家庭故事的缩影,和身边亲人的性格点滴。

在众多性格各异的角色之中,李乃文所饰演的王宪平一角,就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共情。有人感叹他演出了那个年代传统的中国式家长,也有人吐槽其“直男性格”就像是自己身边的伴侣。在接受封面新闻专访时,李乃文也说到,正是这些人物的缺陷之处,才将角色的真实质感放大到了极致。

《我们的日子》剧照

出演脾气火爆的“炮仗”丈夫

“缺点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展现”

是个“一点就着”的炮仗脾气,面对妻子的升职,事业地位的不平等让他心里颇为难受;更有着颇多的“大男子主义”,想用自己的观念决定女儿人生的教育方式;可虽表面上嘴硬,却又很容易心软,是位不善言辞的父亲……在播出的剧情中,观众能从角色王宪平的身上,轻易找到传统“中国式家长”的影子。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李乃文就说到在《我们的日子》热播时,总收到身边女性的反馈,“说我简直演得就是她们的老公”。可见,王宪平身上的角色特性,抓得颇为神似。虽说“吐槽”不断,但李乃文却认为这些评价是对人物的正面反馈。

“这是王宪平的缺点,但同时也是他的特点。正是这些所谓的缺点,把人物最真实的一面放到观众面前,才会有那么多人感觉王宪平像他们的父亲,或者是老公。因为人物所具备的特性太过于真实,以及符合那个年代。”

《我们的日子》剧照

当“炮仗”脾气丈夫,遇上“文艺女青年”的妻子,自然会碰撞出有趣又吵闹的日常故事。性格的不同,生活经历的差异,甚至为人处世的方式大相径庭,都对两人的感情提出了考验。譬如,怀孕能不能喝咖啡,生孩子前要不要洗头,坐什么车子去医院……这些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就组成了两人相处相知的点滴。

“其实那个年代,大多夫妻的性格之间都不太一样,往往有的时候就是因为有不同,能够互补,才能长久地走下去。”李乃文细细说来,剧中也正是因为刘淑霞和王宪平性格上的差异,才衍生了属于他俩之间搞笑有趣的点。“但是在整部剧的发展中,王宪平和刘淑霞也在学着互相包容、互相理解,遇到事情的时候彼此也在反思,慢慢成长,互相扶持,才能一直走下去。”

虽说脾气火爆,又“大男子主义”泛滥,但在面对妻子和孩子时,王宪平却能上慰老下顾小,扛起家庭重担,成为一家人的依靠。剧中,王宪平的数次哭泣,都能看到这个人物背地里也有柔软脆弱的一面。例如,他看见妻子难产心疼落泪,得知儿子手术成功心结解开释怀落泪,还有因为女儿要远去北京上学而担心落泪……把对家人的担忧和爱,都融入到了眼泪中。

“虽然王宪平是‘直男’思维,但是在面对家人和孩子的时候,他就会有自己柔软的一面。他的感情更多的是细腻的,是隐忍内敛的,只是平常不易表达出来。”

《我们的日子》剧照

复刻八十年代生活细节

“把观众拽回到小时候的回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细节,映入眼帘的斑驳红砖瓦房、颇具时代印记的百年老厂,还有木质电视柜、老款彩电,甚至是一闪而过的床头摆件……在《我们的日子》中,似乎穿越了数十年的时空,将观众带回了父母辈的时代,感受到了浓烈的时代氛围感。

不光是服化道用心,这种真实的时代感,更来源于剧中生活所流淌出来的故事细节,与观众记忆中的童年岁月相吻合。所以,在主演李乃文与李小冉在此前接受采访时,就多次用“真实”这一词语来形容作品。特别说到,这部剧的剧本真实又不矫情。

“这种真实的质感,可能更多是体现在细节,比如说我们这个剧的布景、道具都是非常细致的,力求最大程度地还原那个年代的感觉。”而在道具之外,李乃文也说到在表演上的话,演员们都会根据每场戏的情况调整一些小的状态、反应、动作等等,其实越是小的地方越能看出大家的用心,质感就是这么一点点展现出来的。

“还有就是夫妻之间、邻里之间、孩子们朋友之间从小到大的相处,就很容易把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重新拽回到自己小时候的回忆中。那个时候朴素、真挚、热情,大家的情感和现在人们忙于工作生活之外的相处,是完全不一样的,所谓温暖恰恰也是这么体现出来的。”

《我们的日子》剧照

越是生活流的剧情,其实对于演员的演技要求越是高,这需要演员完全融入角色之中,让观众感觉不到表演的痕迹,不然就容易有“出戏”的感觉。李乃文也表示,剧中的很多细节都是演员平时生活的积累。“作为演员,学会关注生活,利用生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细节利用好了是能给自己和戏加分的。”

李乃文也特别提到,剧中一场全家人坐在桌前,为王宪平没有当上保卫科长而失落的戏,其中他就添加了一些小想法。“当时只有我抱在怀里的儿子什么都不懂,还抬起手玩我的耳朵,被我打掉手后还在玩,这就是我当时自己的设计。我觉得孩子一定是不懂的状态,加上这个动作瞬间就能表现出这个感觉,又有趣又不会过分打乱这场戏的主要情绪。”

当下的一地鸡毛,在回忆里却是温暖的,《我们的日子》讲述的正是回忆里温馨治愈的点滴日常。摩擦不断却互相扶持的夫妻,不太听话却血浓于水的子女,磨难与希望治愈共存的烟火人间……有网友评价,《我们的日子》就是一曲平凡之歌,是平凡日常的小事,却治愈了观众。对这样的言语,李乃文也颇为赞同。

“因为真正的生活就是用这些点滴的、不完美的小事串联起来的。我们用心做,用心拍,用心演绎,观众也一点会感受到,感同身受也是最能打动人的。”

《我们的日子》剧照

【对话李乃文:回忆起那个年代独有的温暖】

封面新闻:剧中有大量的和孩子的戏,那这种戏其实挺难拍的。是不是需要跟孩子培养感情,帮着他们树立人物呢?

李乃文:培养感情肯定是需要的,大人演员之间也需要提前沟通,培养默契,跟小孩子肯定也得有个相互认识,熟悉的过程。所谓培养感情就是多和他们在一起玩一玩,孩子们和大人们亲近了,拍戏的时候也就更自然,更容易把我们真的当成他们的爸爸妈妈。至于说帮他们树立人物可能还真不太需要,孩子们其实更多的是本色出演,他们更贴近角色本身,有时候比成年演员们演得都好。

封面新闻:剧集跨越了近30年的岁月,王宪平也经历了从丈夫到父亲的转变。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对您来说会有难度吗?您又是如何揣摩角色在不同时期的表演状态呢?

李乃文:难度还好,其实当你走进人物里的时候,你表现出来的更多的状态就是最符合角色的。整部剧演下来,看着剧中的孩子一点一点长大,自身的感悟本身就会很多,进入中老年的状态也会比较沉稳。

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事情发生,随着经历多了,加上年龄的增长,人物的内心也会更丰富。还是那句话,把自己放进角色中,我就是王宪平,也就什么都对了。

封面新闻:通过这部剧集,您有收获到一些生活感悟吗?又希望观众能够从中得到些什么呢?

李乃文:感悟其实就是珍惜身边的家人、朋友、珍惜每一天的生活。希望大家能通过《我们的日子》,回忆起那个年代独有的温暖,也学会珍惜当下的青春和生活。

评论 9

  • 王衡 2023-03-08 发表于四川

    安全

  • happy valley 2023-02-26 发表于四川

    家庭生活

  • 北海之滨 2023-02-26 发表于四川

    平常温馨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