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大讲堂|阿来对话传习志愿者:传承中国经典,首先要讲好古代故事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12-28 23:20 133119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摄影 陈羽啸

12月28日晚,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小说家阿来做客“名人大讲堂”,在四川省图书馆星光大厅以“藏地英雄 史诗流芳”为题,解读格萨尔王的传奇人生。

尽管气温骤降,四川省图书馆依然高朋满座,聆听名家演讲。阿来的讲座知识点满满,趣味性十足,也揭开了不少观众心中的谜团:阿来如何创作《格萨尔王》?这位藏族英雄为何能够入选四川省第二批历史名人?格萨尔王到底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人?阿来用深入浅出的讲解,令观众们豁然开朗。在讲座之后的互动环节,四位传习志愿者带着问题而来,请阿来答疑解惑。

四川博物院目前藏有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数量最多描绘格萨尔王画传的11幅唐卡组画,细腻再现了《格萨尔史诗》中的情景故事。2019年初,格萨尔唐卡登上央视《国家宝藏2》的舞台,让观众一睹民间说唱艺人的智慧。第一位传习志愿者是来自四川博物院的讲解员张若微,她向阿来请教,如何在博物馆的工作中更好地传承经典。

阿来笑言,去每一座城市他必去两个地方打卡,去植物园亲近大自然,去博物馆与历史对话。他曾多次到访川博,对汉代的画像砖、陶俑如数家珍。在他看来,那些汉代石刻上凝聚着当时四川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审美,或者接地气的生活,都在那些文物上一一展现。“我们去一个博物馆,往那儿一站,无论是苏东坡的字,还是张大千的画,都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谈及志愿者的提问,阿来谦虚地说,在博物馆中传承经典,需要对文物所处时代的历史精神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在博物馆是受教育的,谈不上什么建议,谢谢博物馆。”

四川省图书馆馆员吴宜蔓对《格萨尔》的传承兴趣浓郁。《荷马史诗》《伊利亚特》都被画上了句号,但《格萨尔》还活着,它活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大量的说唱艺人在不断地传唱,但艺人传唱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人亡艺绝”、“艺随人亡”的风险,她对此感到担忧。

阿来先生对艺术形态的消亡,表达了一种淡泊的态度。“任何一种(艺术)形态,该死的时候不让它死是不对的,博物馆里面装的大部分文物不就是死去的东西吗?不在于这些东西要不要活着,而是他背后那个精神如何传承。”他进一步阐述道,《伊利亚特》作为一个传唱形式已经停止了,但古希腊时代、城邦时代留下来的那些英雄主义的精神依然鲜活,他还会重读《伊利亚特》这样的伟大作品。

作为一名科创教育从业者,机器人编程学校校长王文娟更关注怎样将格萨尔史诗和面向未来的教育进行结合。阿来对此言辞恳切,他语重心长地说,中国人要想传承更多的经典,首先是要讲好古代的故事,这个需要将来大家共同努力。“过去我一直以为,我将《格萨尔》写得不错,英文版、中文版、繁体字版都陆续出版,但文化的传承总要有人接力。他们不能老改编网络IP,也需要改编一些经典。”

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出国培训部的老师李龙吟,一家人都对格萨尔王的传说很感兴趣。她特别好奇,为什么格萨尔影响会那么大,甚至对门巴族也有影响?阿来对此娓娓道来,他说,格萨尔在藏族社会、蒙古族社会影响深远,特别是在以游牧为主、生活水准相当的民族中传承的效果异曲同工,“这是不是更值得作为传播学上的一个题目来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李龙吟老师入选传习志愿者得到了父亲和孩子的支持。他的父亲对格萨尔颇有研究,不仅认认真真地梳理了与格萨尔相关的笔记,书写了几个问题准备与阿来先生现场探讨,而且整理了格萨尔王真实存在的考古依据。后来父亲临时有事缺席了讲座,李龙吟带着父亲的笔记来到现场听讲,并且要把阿来先生的精彩论述带回家与父亲分享。

这场讲座,让传习志愿者张若薇受益匪浅。让她最有感触的是,原来“神话”并不遥远,它描绘的虽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历史,但它赞颂的诗与远方,并没有脱离生活原本的烟火气,而且永远保有一种炙热的力量,引领人们拥有对未来的期待和追逐,“像一颗生生不息的故事树一样成就我们的生活。”未来站在川博的展厅里,她有更多的话语来诠释格萨尔唐卡,将格萨尔的传奇人生分享给更多的观众。

评论 13

  • 离去 2021-01-01

    惭愧得很,一部都没读过

  • 流星tlxty 2020-12-29

    受益匪浅

  • fm1087484 2020-12-29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