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评丨从《金钱与好的生活》中看凯恩斯的“乌托邦”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 2017-01-01 10:07 7245

禾刀

1930年经济大师凯恩斯曾描绘这样一个乌托邦:“如果资本设备持续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技术效率每年以1%的幅度提高,那么100年后,先进国家的生活标准将是今天的4-8倍,如果没有重大战争和人口的显著增长,人类只需要投入一小部分工作时间——一周15小时,就可以满足全部物质需求”。本书便是对凯恩斯“乌托邦”的回顾与反思。

如果凯恩斯是对的,那么今天那些早甩掉了“解决温饱”的旧帽子、拥有更多物质的人理应过上养尊处优的“幸福”生活。事实并不乐观,“在过去36年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这种增长却压根儿没有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幸福”。无独有偶,美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乔纳森·克拉里在《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一书中亦有过精辟描述:今天“北美成年人平均每晚睡大约6.5个小时,上一代人睡8个小时,20世纪初的人则要睡10个小时”。换句话说,虽然人们的财富增加了,看似生活越来越方便了,但睡眠休息时间越来越少了。为此,乔纳森提出了一个“24/7”现象,即一天24小时,一星期7天,意即全天候提供服务。而全天候理念的出现,本质上是为资本主义提供了新的财源“富矿”。

凯恩斯描绘的“乌托邦”盛景其实从没有出现过,即便在美国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喜马拉雅山南麓小国不丹贫穷得多,但居民幸福指数最高。在发达地区,“过劳死”现象持续上升,其覆盖的人群也不再是中低阶层,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包括精英群体也加入其中。

增长,增长,还是增长,多年以来,当我们始终抱着增长的坚定信心,“为什么在他(凯恩斯)发表那篇文章的几乎100年后,我们大多数人仍在辛苦地工作呢?”

凯恩斯没有预见到,即便那些在他眼里早就很幸福的人,依然会那么“贪得无厌”。在凯恩斯的幸福逻辑里,幸福是一个定量,所以他觉得“人们对物质的需求总会有满足的一天”,不幸福的人可以借助增长东风最终抵达幸福的彼岸。凯恩斯未能料到的是,在人类迎来机器人乃至智能时代后,但大多数人未必就能从中分享到增长成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主流价值”对幸福的阐释同凯恩斯观念一样对增长热情高涨。经济增长是所有国家直面的问题,诺贝尔奖几乎全颁给了增长学家。也因此,刺激居民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秘诀,结果过度浪费现象司空见惯,节约的优良传统则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幸福其实包括两大方面,即外在的和内在的。外在的当然是物质层面的,而内在的体现在精神富足。物质当然离不开增长,精神层面则是个人理念的结果。关于幸福,先哲庄子从“知足”角度有过精辟阐释——“知足者不以利自累,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作”。民国学者林语堂则以“半半歌”来阐释了幸福哲学,说简单点,就是凡事不必苛求十全十美,遗憾也是幸福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作者剔除了增长的中心意义,而是将幸福落到个人内在的精神诉求层面。你是否幸福,不是来自于外在物质比他人更加丰足,不是来自于他人的艳羡与追慕,而是你自己的内在感受。

《金钱与好的生活》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爱德华·斯基德尔斯基著,阮东黄延峰译,中信出版社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