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白航②|峥嵘岁月:求学华北联大师从丁玲、艾青 曾帮丁玲誊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封面新闻 2018-08-14 07:28 43523


/名家档案/

白航,本名刘新民,1926年生于河北省高阳县路台营村。11岁去北平、天津读书。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进入解放区。作过地下工作。1948年入华北联大文学系,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十八兵团文工团创作组任创作员。转战太原、西安,后入川。曾任川北文联创作出版社主任,四川文联创作研究组组长,《四川文艺》编辑。1957年主力参与创办《星星》诗刊,任出版部主任。1978年后续编《星星》十年。诗作优美流畅有幽默感,著有专论《 简论李白和杜甫》等。 曾获全国文学期刊优秀编辑奖。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 李强 实习生 张耀尹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战争年代,诞生过一些特别的大学,因其特别珍贵的气质,闪耀着光芒。这样的大学,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除了鼎鼎有名的西南联大,还有一所大学令人难忘:华北联大。1939年6月,根据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工人学校、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等四校合并,成立华北联合大学。教育家,文学家,翻译家成仿吾担任校长。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各种干部,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开展国防教育。7月7日,华北联合大学正式宣告成立。 7月12日,华北联合大学1700余人从延安出发,同行的还有抗大5000名师生,一路栉风沐雨,东渡黄河,翻越吕梁山,云中山。 9月底到达北方分局和晋察冀军区所在地阜平县城南庄后,联大便分散在附近几个小村庄正式开课。1946年,由于革命形势发生变化,学校要跨越长城横过平汉路转移到河北冀中平原,时间大约两个月。华北联合大学先后办学9年多,毕业生多达8000余人,对坚持华北抗战,开展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艺等各条战线的工作,以及配合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诗人白航正是从这所学校获得文艺和人格的丰润滋养。1946年秋,白航考入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文学系。他就读时学校在冀中束鹿县的贾庄和杜科。除了校长成仿吾,“老师还有陈企霞(系主任)、厂民(严辰)、箫殷、何洛、蔡其矫等,文艺学院还有丁玲、朱子奇。艾青是文艺学院的副院长,他教过我大课。抗日战争期间,艾青写了很多抗日战争的诗,很有影响。我们都很崇拜他。”

在华北联大读书期间,白航还与著名作家丁玲有过一段不浅的师生之谊。“她是作家,也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我们系当时承包了一块地,地附近有条河,名字叫桑干河。河水经常泛滥。丁玲那部著名的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的就是那条河。我们系里有七八名学生,还帮她誊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遍,其中就有我。”回忆起往事,白航很感慨,“那个年代条件非常艰苦,华北联大还没有固定的教室和办公室,教员、学生都是住在当地老乡家里。誊稿子我们都是分散在老乡家里誊。丁玲也住在老乡家里。后来河北省正定县的一个大教堂,成了我们的校址,才算稳定下来。”

在华北联大学习期间,白航主编了自己生平主编的第一个“刊物”——墙报。“在五一节的时候,我们文艺学院出了一个墙报,我是文艺学院的墙报委员。当时办墙报很困难,没有现在的印刷条件,我们就拿着白纸写稿子,在外面墙上挂一张布,然后把稿件都钉在布上,这就算是刊物了。”艾青负责指导学生们办的墙报,于是白航就去找艾青请教,“想要听听他的评价和建议。他说,可以,不过有些文章不新颖。比如,歌颂不能光用‘红色’,艺术手段要丰富、生动、多样化。艺术性和思想性都要好。艾青的评价,我一直记在心底。”

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在北京的文艺聚会。白航也参加了。到聚会目的地之后,白航听到有声音喊他,“白航,来跟我们坐一起。”是艾青。“那一桌有艾青、艾青的夫人,还有华北联大的老师和同学。他说咱们都是华北联大的。”在饭余,艾青还赠给白航一句诗:‘白航不白航,只要有方向,一定能到达彼岸。’他作诗,这是表达对我的希望,希望我有所成就。我很感谢他。”

时光如流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白航至今很怀念自己在华北联大的三年多时光,“当时办学条件虽差,但同学们在一起很开心,心中充满希望。那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

下期预告:

1949年12月30日,白航参军入伍,跟随大部队从河北入川。自此白航脱下军装,开始了他在地方的文艺工作。他担任川北文联创作出版部主任,这也是白航第一次当“官”,当时他只有23岁。之后,他将与同事们怎样开始辉煌的“星星”之旅?下期为您讲述。

评论 2

  • 封面网友 2018-08-15

    致敬

  • 北海之滨 2018-08-14

    致敬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