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为什么在二月二日“抬头”?|话龘事儿⑨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4-03-09 15:13 150681

封面新闻记者 文康林

农历二月二日与龙关系密切,又称青龙节、春龙节,龙变化万端,这里“青”“春”二字表明,这一时节龙的颜色与春回大地、草木青葱的季节相匹配。我国谚语有云:“二月二,龙抬头”。龙为什么在二月二日“抬头”?我们不妨先“抬头”“问天”。

AI生成的龙形象


                               

                               

“龙抬头”与星象、时节相关                                

                               


                               

龙是传说中的神兽,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但龙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龙最早来源于古人对星空的观察,原型是人们想象的星宿组合图像,龙字可能就来源于我国天象学中二十八宿的“苍龙七宿”。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为了观测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在天上的运动,把黄道附近的天区分成二十八个部分,每个部分叫做一宿,加起来就是二十八宿。二十八宿按照方向被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宫),叫做“四象”,每个区域的星宿连接起来的图像被想象成一种动物形象,四象分别以“四灵”命名,称为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东汉张衡《灵宪》称:“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四象的每个区域有七个星宿,每个星宿其实就是一个小的星官(类似星座),这七个小的星官也可以合成一个大的星官。

东方苍龙,又称“苍龙七宿”,是由二十八宿中的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共计46个星官,186颗星。角宿是龙的角,亢宿是龙的喉颈,氐宿、房宿是龙的躯干和爪子,心宿是龙的心,尾宿、箕宿是龙的尾巴。苍龙七宿连起来就像星空中的一条龙,有学者认为,甲骨文、金文中的“龙”字就是对苍龙七宿的象形书写。

甲骨文、金文“龙”字与苍龙星宿比较。图据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

苍龙七宿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会出现在天空中的不同位置。

东汉王充《论衡·祭意篇》称“龙星二月见”,龙星是东方苍龙七宿的统称,农历二月天空中出现的龙星就是苍龙七宿中像龙角的角宿。

春分前后,天刚黑,标志性的春季大三角就会出现在东方的天空里。这时,角宿刚从东方的地平线升起,整个“苍龙”的身体还藏在地平线以下,只是刚刚露出了犄角,“龙抬头”就是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这条龙的头部刚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星象。而且人类普遍存在数字迷信,月日数字重叠的日期都被赋予特殊的涵义,如一月一日元旦、三月三日上巳、五月五日端午、七月七日乞巧、九月九日重阳……二、四、六、八等月数字重叠的日子,在古代也都有相应节日,二月二日被定为“龙抬头”的日子也就不足为奇。

“二月二,龙抬头”以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这条“苍龙”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天黑后能看到的部分越来越多。到了夏天,夜晚这条巨龙就会完全展现在南方的天空上。到了秋天,苍龙七宿一个接一个地在西方落下。冬天,苍龙就会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说文解字》中谓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民谚所谓“二月二龙抬头,八月二龙收尾”,正是我国能观察到苍龙七宿出没的时节。


                               

                               

“龙抬头”与“引龙”习俗                                

                               


                               

龙作为自然天象崇拜的产物,虽然历史久远,但“龙抬头”和“引龙”习俗被记录下来,大概在宋元时期。宋代著名僧人正觉《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中较早提到“龙抬头”,称“今朝二月二,暂放龙抬头”。而元代欧阳玄的《渔家傲》词有“二月都城春动野,引龙灰向银床画”一句,较早记录了撒灰引龙习俗。

二月二日,在古代中国南北各地,普遍存在“引龙”的习俗,蕴含着人们期盼丰收、滚滚来财、驱邪攘灾、辟除虫害、家宅平安等美好寓意。

AI生成的“撒灰引龙”图

所谓引龙,一般是以灰撒地,像在地上画龙一样,从田里、井里或门外,一路撒到室内厨房,绕水缸一圈。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记载:“都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引龙也有撒秕糠、石灰的,如《永平府志》记载:“以龙抬头,农家用糠自户引至井,用灰自井引至瓮,谓之引龙入宅。”

还有挑水、洒水引龙,在这一天,人们像如今的“抢头香”一样,争先恐后从井里挑水回家,倒入水缸,据称谁最先完成整个“仪式”谁的财运就会更旺。挑水的过程中,桶里盛着满满的井水,挑水者要抢时间,步子快了,摇摇晃晃,桶里的水自然是要洒一路,就像一条长长的龙,从井边引入家中。民谚称“龙抬头,引龙财”或“龙抬头,引钱龙”,引龙入宅其中含义如同祈求招财进宝。

也有一些地方,引龙时是在门外、院墙外用灶灰画圈,或画成谷仓样式,或将谷仓圈起来,或将房屋圈起来,整个仪式中,大人小孩口中念念有词,如咒语一般:“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打簸箕;大囤满、小囤漾。”“二月二,龙昂头,万物齐昂头,唯有蚤虱不昂头。”“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在“龙抬头”这一天,这些吉祥祝语和引龙活动,不仅寄托着人们祈求五谷丰登的愿望,还表明引龙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辟除虫害的功能。

惊蛰日,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一冬的百虫,人们会在门外撒上石灰,避免毒虫入户。《千金月令》记载:“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二月二日,日期与惊蛰相差无几,人们会在这一天煎熬糕饼,燃熏香,用烟气驱走虫蚁,称为“薰虫”。明代刘侗、于奕正编撰的《帝京景物略》记载:“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正月初一)祭馀饼、薰床炕,曰薰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燕少蜈蚣而多蝎,其为毒倍焉;少蚊而多蝇,其为扰倍焉;蚤虱之属,臭虫又倍焉。所苦尤在编户,虽预薰之,实未之有除也。”人们虽然提前“薰虫”,但并没有达到很好的除虫效果。人们又把惊蛰日门外撒石灰的习俗搬运到二月二日,就是“撒灰引龙”。由于龙是百虫之长,传说“引龙”可以镇伏百虫。《宛平县志》称“谓引龙以出,且使百虫伏藏也”。一些地方县志中也记载:“以灶灰围房屋,辟百虫”“以灰围宅,舍辟百虫”“灶灰拦门,辟灾”。

还有一种与引龙相关的习俗,叫“敲龙头”,是用木棍或竹竿敲击房梁、炕沿、谷仓等,据说可以把龙唤醒,其效果当然是惊走蛇、蝎、鼠、蚁等害虫。

二月二日,处在雨水和春分之间,这一时期雨水增多,春耕开始,龙掌管降雨,引龙除了求财,还有祈雨的功能,《云梦县志》记载:“二月二日为龙抬头,田夫疏引麦沟,以待雨至。”有的地方农家会在龙王庙举行献祭活动,叫“开庙门”。

至于在“龙抬头”的日子理发,古已有之。《淮安府志》记载:“二月二日,稚子蓄发,贫者冠巾髻。”这里“蓄发”“冠巾髻”都是打理头发,也属于理发。由于“正月不理发”的禁忌广为流传,不少人会长达一个月不理发。进入二月,禁忌打破,在“龙抬头”这一天,许多人尤其是小孩子,都要去理发,称“剃龙头”,寓意“鸿运当头”,一年好运“从头开始”。

评论 25

  • 周生生李佳 2024-03-10 发表于四川

    天文与民俗结合,古人智慧无穷啊。

  • 别用你的长相给我出难题2224408 2024-03-10 发表于四川

    苍龙七宿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会出现在天空中的不同位置

  • 老喻说酒 2024-03-10 发表于四川

    了解一下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