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2020丨波士顿咨询亚太区多元与包容负责人兰珺:互联网推动中国新公益浪潮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0-03-07 10:42 37095

点↓↓↓听音频课程

【今日要点】

1.以市场的模式做公益,使公益不仅仅是无偿的捐赠,也可以是一种可盈利的事业。

2.从扎克伯格“裸捐“看非传统的公益领域改革探索。


我们也整理好了文字

可以随音频一起享用↓↓↓


大家好,很高兴与你在此相遇。在这个不平静的春天,从微小的个人到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在承受着巨大的考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各地的每一个个体,都经历着同样的焦虑、担忧、恐惧甚至无助。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相信你和我一样,从来没有如此深刻的体会到什么是“同呼吸,共命运”。

2020年1月23日上午10点起,武汉“封城”。有企业家朋友第一时间进行大额现金捐赠,并连夜调动各方资源组织物资调配;有热心的母校校友迅速号召募集防护物资,并通过慈善基金会捐助到武汉;有在湖北定点收治医院任职的亲人,整个春节坚守在一线,我们全家只能通过微信群为她加油祝福;更有身边的同事、朋友、邻居以各种小小的善意,成为这场战疫中的斗士…人性的美好守护着你我休戚相关的命运。而我们做这期课程的初衷,也是希望以无偿分享的形式,传递信念,呼唤正义。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的公益事业飞速发展的十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公众的参与方式更加多样和便捷,公民意识的进步让“人人公益”成为正向的社会文化,新慈善法的出台让公益有法可依让创新有理可循,中国的网络捐赠规模也从几千万元激增到了几十亿元,相信很多年轻的朋友们也都参与过各类的网上捐赠。此次,公益与慈善再次成为参与疫情救助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种种问题和挑战,公益项目的信息披露机制亟待完善、专业人才的缺乏、低效执行与反馈等,仍然是行业共生与共创的努力方向。今天,谨从一名公益从业者的角度,与大家分享我的一些观察,也希望我的经历和经验,能为你的职业选择带来一些启发。

新公益浪潮兴起,公益逐渐从国际化走向全球化。著名学者、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资中筠女士在其著作《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美国百年公益发展的启示》中提到,一种’新公益’事业在美国迅速兴起,这种新型的公益,概括而言,是以追求影响力和效率为基础,营利与非营利混合的公益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以市场的模式做公益,使公益不仅仅是无偿的捐赠,也可以是一种可盈利的事业。

在波士顿咨询公司担任战略咨询顾问期间,我有幸接触到不少BCG的全球及本地公益合作伙伴,能非常直观的观察到这些具有领先思维的非营利机构,都在积极拥抱变革。前两年上热搜的扎克伯格“裸捐“就是这一趋势下的典型案例,考虑到传统基金会模式对其行为的限制,他和妻子放弃享受税收优惠,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以保证灵活高效的将善款投入他们最关注的领域,取得切实可见的成效。以扎克伯格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富豪们,有高学历,不安于因循守旧,更加雄心勃勃,与传统的慈善家相比,他们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做公益,将大量资本引入新能源开发、生物科技、基因伦理、太空探索等非传统的公益领域,推动社会领域的革新。

“中国公益已经进入了黄金时代”。大家应该都还记得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08年也被业界成为“中国民间公益元年”。自此,民间机构如一株破土而生的新芽,曲折向上,旺盛蓬勃。一方面,政府治理观念不断进步,法律政策在不断完善(例如慈善组织的准入门槛降低,税收优惠的力度加大等),整个大环境是在往开放、鼓励、包容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企业家和社会机构都在凭借自身的优势专注于教育、环保、医疗等领域,将战略制定、资源部署、项目精细化运营、品效合一的市场营销、OKR管理法、大数据等商业理念引入公益管理,提高公益项目的运作效率和影响力。企业家们的商业思维和经验,科技手段的引入等,为中国的公益生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几年我在全职从事慈善募款工作的过程中,每天都有“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感受有三:首先,“善财之道”正成为企业领袖和高净值财富人士的主流价值观,很多企业家在积累了财富之后,发自内心希望回馈社会;其次,企业社会责任不再仅仅停留于口号(很多企业将社会责任植入自己的愿景和使命,根据业务领域寻找契合的公益组织进行联合传播、员工建设等等)。第三,互联网平台(阿里、腾讯等)为公益机构提供了一个新的“价值洼地”。机遇一定伴着挑战,互联网以高效、透明、便捷的方式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此次疫情期间一些公益组织所引发的全民讨论也正表明,每个人都在成为公益的参与者、传播者及监督者,对公益机构的专业能力和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理性和信任将铸造新时代的公益文化。社交媒体日新月异(从微博、微信到现在的抖音、快手),比如这次疫情中几千万人观看武汉直播造医院,网络可以即时的将捐助方和受助方链接在一起,用更真实更直观的方式激发大家的公益激情。但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志愿者和捐赠者一时的感动升华为可持续的公益习惯,用商业的思维来看,相当于做好精细化的用户运营实现用户留存和复购。在我看来,理性才是新公益浪潮的关键词。尽管我们强调公益慈善领域应该以协作共赢为首要目标,商业机构所面临的市场压力,做公益的小伙伴们同样也有。公益机构更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愿景和使命,制定战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高效的配置,构建能顺应外部需求变化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把每一分善款都花在刀刃上,从而保持项目和机构的创造力,获得永续的发展。

做公益的这几年,我经常都生活在一种喜悦与焦虑交替的情绪中,一方面为能改变无数孩子们的命运而倍感欣慰,一方面更是深感肩负着捐助者的嘱托,不敢辜负。在技术的推动下,从捐赠人捐助现金或物资,到公益机构进行项目执行,到项目进展汇报、财务信息披露和受助人效果反馈,每一个环节对公益机构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一批快速响应变化的机构将透明度建设视为动力,把自己“逼”进步了,变得更透明,反而获得了更多认可,在互联网平台的众筹项目也得到了用户最真实直接的捐赠。

最后,我很认同资中筠女士的一个观点,只要社会有贫富差距,就会有先掌握较多资源的人因其人性中“善”的一面去帮助资源匮乏的人。这一个“善”字,是超越国际、民族、种族和宗教等界限的。“人生而平等”源自启蒙运动天赋人权的观念,也正是现代公益的基础。做公益不是一种单纯的“恩赐”,我们也不应对不同职业和人群持有严重的等级观念。网络上有一种现象,有人看到别人做好事,总是先怀疑别人的动机,百般挑剔,反而使真正做好事的人被误会。我们彼此多一些信任和包容,也是铸造一种良性公益生态和文化的基础。

只看文章不过瘾?

欢迎扫码或者搜索微信ID:xuebei_online

加入 封面新闻&学呗 《重启2020》社群

导师不定期空降群内上课

为你职场问题答疑解惑


栏目介绍:《重启2020》是封面新闻、“学呗”在线平台、 蜻蜓FM 联合出品 的在线音频课程栏目,旨在发挥封面研究院媒体+智库的融合优势,借力“学呗”在线平台专家智囊团的专业力量,与蜻蜓FM的强大的音频平台影响力,从不同行业切入,剖析各领域的热点话题,帮助年轻人找到疫后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机遇。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