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底稿丨封面新闻强戒所对话曾经的“资深传媒人”:他为“找灵感”吸毒染上艾滋病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底稿 2020-12-01 09:49 51966

封面新闻记者 于婷  摄影 王秋萱  实习生 苟春

题记——12月1日是第33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强调加强团结协作,强化压实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当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得知自己感染艾滋病后,双重身份的叠加,“中招者”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今年37岁的蔡小东曾经是传媒从业人员,对事业发展追求中不慎错位,不幸成为这个“隐秘的角落”特殊人群里的一员。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记者走进了防艾的“特殊战场”——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面对的一个又一个不同经历的特殊面孔,足以给我们每个人足够的警示。

艾滋病戒毒人员蔡小东(化名)接受采访

他曾是传媒从业者 染毒感艾彻底断送前程

走进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记者接触的人里面,37岁的蔡小东(化名)是最让人触动的一位,这不仅在于他听起来有点荒诞的染毒理由、难以理解的感艾原因,更在于他曾经是传媒行业的一员。

蔡小东从小家庭条件优渥,从上学开始,就一路顺风顺水,从重点中学、知名大学毕业后,就进入成都的一家传媒单位从事娱乐板块工作。后来,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在领导的推荐下,进入一家实力更强的单位。

工作体面、收入颇丰,只是工作性质和争强好胜的性格导致蔡小东时常需要加班熬夜,连续的加班让他觉得自己的精力大不如从前,甚至还有两次因疲劳驾驶导致车祸。他说:“我是一个特别看重工作的人,事业上绝对不能落后于人。刚开始就是把冰毒当作提神的良药,确实每次吸了以后都会特别清醒,不想睡觉,但时间长了以后,感觉自己就像行尸走肉一样,就只是醒着而已。”

好强的他,一心想往上爬,这时,是一位“朋友”害了他——向他推荐了毒品,说是可以提神,他没有拒绝。

刚开始吸毒,蔡小东无暇顾忌毒品给他的身体带来的副作用。“刚开始就是一段时间吸一次,到后来发展到每天早中晚都要吸,单位也不怎么去了。”

30岁,本该而立之年,却成了蔡小东人生的“风水岭”。生日那天,他约了一大帮朋友到KTV庆祝生日后,跟毒友一起跑到酒店开了一个房间吸食冰毒。这一次,民警破门而入,蔡小东也因为容留他人吸毒,在拘留所里度过了30岁的第一天。

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第九大队大队长 饶毅

感艾背后 是染毒者的多次高危性行为

蔡小东更大的人生打击紧随而来。

这一年,蔡小东渐渐感受到身体不对劲。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往医院就医,医生的诊断检查如同晴天霹雳:他感染了艾滋病。“家里人都瞒着我,当时住在医院,家人还跟我说是肺炎。当医生告诉我之后,我就在网上疯狂查资料,感觉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类似人生经历的还有另一位31岁的戒毒人员赵恒(化名),他身上的经历一定程度上把吸毒后感染艾滋的逻辑讲的更清楚。

2010年,从事电商生意的赵恒接触到了冰毒,在毒品的“催化”作用下,有妻有子的他结识了多名同性伴侣,并多次发生高危性行为。随后,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似乎出现了一些“问题”。“当时就是觉得身体不舒服,本来想去医院检查一下,结果被查出来是艾滋。”

确诊后,赵恒一度十分担心家人会因此离他远去。“当时病友就跟我说,他们查出来得了艾滋后,家人直接就把他的东西从家里扔了出去,我也很害怕这样。”但从医院返回家中后,他意外地得到了家人的谅解。

记者从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第九大队大队长饶毅那里得到了一些数据:“目前在我们大队里,因同性性行为感染艾滋的戒毒人员大约占15%。”在对这些戒毒人员的管理和戒治过程中,饶毅尤其重视防止艾滋病的二次传播。“现在在所内,我们做到了95%以上的戒毒人员服用抗病毒药物,我们也希望通过心理引导,让他们在戒毒期满出所后,可以继续服药,并杜绝报复性的恶意传播。”

 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第九大队

“隐秘的角落” 反污名歧视是工作重心

饶毅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第九大队比较特别,这是四川省集中收治男性艾滋病戒毒人员的专管大队。

2008年,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正式更名挂牌,在管理科任职的饶毅,负责参与组建了如今的艾滋病专管大队。2018年4月,戒毒所再次将管理这一大队的重担交给了他。

如果没有这次对第九大队的探访,对蔡小东等人的接触,记者想不到在让人憎恶或抵触的毒品和艾滋背后,还有两者的“结合体”,背后还有不为人知的关联因素。

“近年来,从我所收治的艾滋病戒毒人员情况来看,已经从过去注射吸毒时期的血液传播为主,变成以高危性行为导致的性传播为主。”饶毅介绍,这样的变化,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当前禁毒防艾工作的压力。

他们需要做的工作很多。2019年起,四川省戒毒管理局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共同开展了一个实证研究,形成了艾滋病戒毒人员分类管理与关怀救助的“四川经验”。

正如常人所想的那样,饶毅透露,这个“隐秘的角落”里的特殊人群,面临的社会压力非常大。“艾滋病戒毒人员,大多数也是双感人群,对于他们的管理,既要让他们在2年的强制隔离戒毒期内完成戒治,更重要的工作是帮助他们治疗身体疾病,克服他们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心理上的一些变化。”

其中,聚焦艾滋病戒毒人员权益维护的重点难点,在未成年子女帮扶、婚育家事指导、反污名与歧视等方面为患艾戒毒人员提供帮助。

饶毅透露,大队组建12年来,收治的艾滋病戒毒人员离所后,会有完善的跟踪体系。

跟踪不是为了“跟踪”,更多是为了关怀和帮助。除了戒毒民警定期对出所戒毒人员的情况进行跟踪回访之外,他们建立了聊天群,在群里对戒毒人员反映的问题及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让人欣慰的是,通过这样跟踪帮扶的方式,有患艾戒毒人员在出所后找到了工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还有患艾戒毒人员结了婚并通过母婴阻断生下了健康的孩子。

“截至目前,我所离所的患艾戒毒人员未发生一件报复社会的恶性事件,未发生一起恶意传播病毒的情况。”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封面底稿】创作,在封面新闻和今日头条独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 11

  • 郭欣 2020-12-01

    禁毒防艾,你我同行

  • 纽约敏敏 2020-12-01

    我身边知道的为数不多的感染艾滋的人都是和毒品有关,所以说,毒品不能碰啊!

  • 罗泳泳 2020-12-01

    洁身自爱,拒绝毒品。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