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重申“好用”是好车的最先决条件|封面评论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5-05-12 12:15 138838


蒋璟璟

近日,工信部官网发文,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其中提到,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广泛应用中也带来了潜在逃生与救援风险。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中新社)

隐藏式门把手,长期被视作新能源车最突出的设计语言标识之一。隐藏门把手的产生和流行,与其说是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来解决风阻和能耗问题;不如说是基于营销传播的需要,解决了“电车如何与油车产生区分度”的问题。事实上,参照汽车的行驶速度,隐藏式门把手所产生的那点降低风阻、减少能耗的增益,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并不能据此就说隐藏式车门把手华而不实,至少其带来的美感体验和情绪满足,是实实在在的。

复盘电车的营销操盘,不难发现,所谓的“跨代叙事”始终贯穿其间,“先进—落后”的粗暴二元论,层出不穷。比如说,“ 智能座舱—传统座舱”“新一代门把手——传统门把手”,诸如此类的主观“划断”深度重塑了大众认知,于是在某些圈子里也就有了所谓“油车是诺基亚,电车是苹果”的暴论——久而久之,这构成了某种思维定式。某些车厂被裹挟其中,唯恐自己“不够新一代”,在新车型上,纷纷默认选择了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

其实,在很多场景下,隐藏式车门把手的优越性已然被证伪,反倒是其缺陷和隐患不断暴露出来。在严寒地区,此类车把手经常被冻住而无法打开;在一些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造成断电现象后,电动式外把手甚至可能失效;不少营运车辆,还因为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的使用壁垒,给乘客平添了不少麻烦……并不是说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就一定不好用、不安全,但要让隐藏式门把手做到完全好用、充分安全,车企就必须投入更多的“技术冗余”和“硬件成本”。而这,恰恰是需要强制国标去倒逼的。

要么是“花大钱”真正配装可靠的隐藏式门把手,要么返璞归真、化繁为简回归传统门把手。这无关技术的先进还是落后,而不过是基于“必要性”和“成本—收益”的选择题罢了。对于爱整活的电车行业来说,类似的选择题还有很多,包括而不仅限于电子后视镜、异型方向盘等。

这些新尝试、新应用,带来了新的噱头、新的符号。只是需要追问的是,在电车渗透率已然过半的大好形势下,新能源车最需要做的,是以标新立异的设计来证明自己是不同于油车的新一代产品,还是真正打磨细节、回归用户导向,打造真正安全、合理的“好车”?

评论 6

  • 大国知识局 2025-05-13 发表于四川

    机械式门把手作为强制性规定

  • 我是一只小小猫 2025-05-13 发表于四川

    隐藏门把手的科技感确实加分,但安全更重要!新标准考虑周全,既保美观又护安全,车主们可以更安心啦。

  • 桑德娜 2025-05-13 发表于四川

    不喜欢隐藏把手 安全是第一位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