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老八路张文辉⑤|伉俪情深 从战火走到白首

封面新闻 2018-10-05 08:37 57507

/老兵档案/

张文辉,94岁,生于山西长治,现居四川成都,原四川省军区自贡军分区司令员。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历任八路军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八路军129师战士、排长、连长、队长、副大队长、科长、副团长等职务,参加过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著名战役。晚年著有《生命里的歌》系列回忆录。


封面新闻记者 杨力 韩雨霁 摄影 刘陈平

军营数十载,战功卓著。但在张文辉家中,最显眼的不是勋章,而是挂于墙上的一张张黑白照片。照片中女子身穿军装,名叫王林,陪伴他从抗战、解放,一路走到白头,是共患难的战友,亦是相濡以沫的妻子。

1942年,太行山一带,除了遭遇日军侵袭外,天灾不断,不少百姓流离失所,年仅10多岁的王林就在其中。由于遭遇灾难,王林的父亲和妹妹相继身亡,她只能逃命到在太行山附近,所幸遇到了打游击的八路军队伍保住了性命。也是在这里,有了张文辉和王林的第一次见面。

1944年,王林在第二野战军女子大学一大队三中队任班长,通过别人的介绍,张文辉与王林相知相爱,不久便向部队打了报告,在抗日战火中结为夫妻。

“此后,我们一起经历过大别山艰苦生活,也一起迎来抗战胜利。”张文辉微微一笑,颔首回忆,“生活虽不简单,但两个人在一起总是开心的。”

只可惜,这样的生活在解放战争时按下了暂停键。“由于需要投身解放战争,我们只能各自分开。”1946年,张文辉把一张结婚照送给了亲密的战友、同是山西老乡的王玉坤,却不想王玉坤在次年的山东金乡鱼台战役中不幸牺牲。

打扫战场的战友,在王玉坤身上发现了这张照片,误以为是张文辉牺牲,就把这个消息传给了他远方的妻子。“她就一直哭,家人也以为我牺牲了。”张文辉说,直到一封家信传到连队,“询问张文辉在何时何地牺牲的?遗体是否找到?后来知道我还活着,他们才安心。”

尽管在战场中侥幸存活,但张文辉的身上还是布满了战争的痕迹。张文辉回忆,其中最重的一次,还是在剿灭土匪时造成的。

1945年11月,河北峭河,有一帮盘踞在此的土匪、特务,长期侵扰百姓。为了拔除这根钉子,他所在的工兵连配合五十四团对敌人据点进攻。“在爆破碉堡时,一个手榴弹落在我的侧面,炸开。”他说,一个战友当场牺牲,而他则负重伤倒地,被人救下,并送到武安县城医院医治,头部、背部至今都能见到昔日的累累伤痕。

“战争年代,让她担心了不少。”回忆往事,张文辉总觉得亏欠妻子很多,“她在1954年退役,一直照顾家庭。后来,又入党重新开始工作,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很少。”他说,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两人都退了下来,才有更多相伴时间。

后来,张文辉带着妻子去过很多地方,拍下不少合影,然后装订成册、成框,细心收藏。生活就这么过着,直到死神轻轻敲门。

2015年9月1日下午6点10分,王林在成都军区总医院病逝,享年86岁。为了纪念妻子,张文辉将过往数十年的照片,挂在了书房和屋中,并在回忆录里多次提到她,评价妻子“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好党员。”

“虽然她走了,但只要想到她,我就会去书房看看那些照片,找找我们一起的痕迹。”张文辉说,这样的习惯就像每天出门散步般稀松平常,“我们这代人,不懂什么浪漫。都只有一个心愿,看到国家富强,希望儿女成才。”


【下期预告】

川军译电员黄开仁,96岁,生于四川蒲江,曾是川军第36集团军机要室译电员,上尉军衔。跟随著名抗日英烈、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开赴山西、河南等地,参与中条山战役、洛阳会战等。见证李家钰与朱德互赠电码本,并交由其收藏。抗战过程中,目睹李家钰被日军偷袭身亡,后从日军集中营逃出。2015年9月3日,受邀前往北京参加“9.3”大阅兵。

评论 12

  • 北海之滨 2018-10-06

    💪💪💪

  • fm499530 2018-10-06

    战火中的结合,牢固的爱情!

  • fm516517 2018-10-06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