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登上奥运舞台,北京爱乐合唱团艺术总监杨力:艺术不是“羊肠小道”,而是海纳百川|封面会客厅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3-08-18 18:18 110208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实习生 雷喆雅


北京爱乐合唱团

从北京到世界,北京爱乐合唱团足迹遍布,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

从2008年到2022年,两次登上奥运会舞台,合唱团向世界展现中国声音;

从艰难谋发展到享誉海内外,他们斩获了四十多项国际比赛大奖。

今年,北京爱乐合唱团迎来建团40周年,封面新闻专访到合唱团指挥杨力,畅谈艺术人生与音乐世界。

作为合唱团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北京爱乐合唱团现任艺术总监、常任指挥杨力接过父亲杨鸿年先生的接力棒,用歌声分享美和爱。

杨力

从父亲杨鸿年手中接过指挥棒



杨鸿年是我国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在国际合唱界声名斐然。北京爱乐合唱团正是由他一手创办,杨力就出生在这样一个音乐家庭。

对于杨力来说,家就是他的第一间音乐教室,学习音乐也只是顺其自然的结果。“小时候父母经常不在家,碰巧家里也有乐器,就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乐器,一来二去就学起来了。”就这样,杨力先后学习了钢琴、小提琴。而说起真正走上音乐道路,决定系统地学习音乐,在杨力来看也是在“岔路口”的二选一。 他回忆道:“当时中考就考虑到学了这么久的音乐了,不如去试一试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备考,这一试就真考上了,从此以后按部就班地学习,就连大学考指挥系也是懵懵懂懂的,但总的来说都是四平八稳。”

从帷幕后的旁观者到舞台上的指挥,杨力与爱乐合唱团的故事也和家庭分不开。“合唱团建立以后,我们整个家庭就参与其中了。父亲是指挥,姐姐是伴奏,姐姐出国求学后母亲又顶上伴奏的位置。我当时还小,就作为旁观者去看、去听。”在这一次又一次围观中,杨力与合唱团结下了深厚的缘分。1985年,杨力顺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彼时合唱团也刚刚打响了名头,“1985年我刚高考完,那个暑假合唱团正好在广西、贵州有巡演,父亲就让我准备两三首歌登台指挥,这是我第一次上台、第一次接触合唱团指挥。”走上指挥之路的杨力就这样和爱乐合唱团共同成长。从德国留学归来后,他也正式进入合唱团开始了一系列的工作,慢慢从父亲手上接过合唱团的接力棒。

两登奥运:奥运舞台是肯定但不是目标



合唱团曾在时代条件下几经沉浮,从无人看好到取得如今的成就,作为合唱团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杨力感慨道:“当时合唱团出现了一些状况,真觉得天都塌了,乌云密布。但好在都坚持下来了,这些困难让团员们更加团结,也塑造了合唱团坚韧不拔的品质。”

合唱团成员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合影

2008年和2022年,北京爱乐合唱团承担了北京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任务,用纯真的童声、精湛的唱功为世界递上一张“中国名片”。相隔十余年,杨力在其中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变化。“相比于2008年,2022年孩子们更加自信,视野更加开阔,相比之前更加从容了。我们的表演内容也更加含蓄、唯美,更具有中华文化的特色,我想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

合唱团成员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合影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双奥合唱团”,两次奥运会登台演出可以称得上是爱乐合唱团的高光时刻,杨力的心态却十分平和。“我们不是运动员,所以能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进行表演是对我们合唱团的肯定和信任,但并不是我们的目标。作为合唱团,我们之所以能在40年中不断发展和进步,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做好艺术本身的事情,在艺术上不断去精益求精。”

谈起北京爱乐合唱团的未来规划,杨力告诉记者,合唱团会借助当今科技与网络的力量在宣传和合唱艺术传播上与时俱进,但在音乐追求上他并不会有很大改变。“我希望合唱团可以坚持以往40年所留下来的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拓展,好好将不变的团魂传承下去。”

诚意不减,紧张筹备周年演出中



进入假期,杨力忙碌了起来,近几个月来演出不断。这次建团40周年音乐会时间紧、任务重,大约一周前团员们就开始了集训。“这次演出的曲目量比较大,光是演出队就会演唱19首歌曲,而且作品难度相当高,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不小的考验。”

虽然针对此次团庆音乐会的排练启动晚,但对于艺术水平的要求却并没有变化。登录北京爱乐合唱团的官网就会发现,早在今年3月,合唱团就向老团员们征集文章和视频,共同筹备团庆。音乐会的选曲也充满了亮点。杨力介绍说,“节目单的设计理念就是共鸣性与欣赏性。”演出选曲是经典与创新兼顾,专业性与情感性共生,同时还会展现中外文化的交汇。

“以往的周年演出老杨老师(杨鸿年)从不缺席,这一次他缺席了,但我们仍旧想通过演唱他改编、创作的歌曲与他遥遥呼应,这些作品既是合唱团的经典曲目,也是我们对他的思念的寄托。”除了经典曲目,一首由老团员杨思力创作的《愿这首歌》,一首由意大利作曲家Μ·乔西亚创作的《塞上曲》,都是为40周年音乐会量身打造的作品。“《塞上曲》的歌词是采用了李白的一首诗,由一位意大利作曲家根据中国诗歌创作,再由中国的合唱团演唱,我们想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展现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也从中传达出对音乐的感悟、对美的理解是可以跨越国界,收获共鸣的。”

艺术不应该是一条“羊肠小道”



提到如今的中国音乐发展和人才建设,杨力十分欣喜。“用四个字形容就是‘蓬勃发展’,我相信只要给年轻人们时间,他们会创造更多可能。”现在各种合唱团百花齐放,在各类演出、比赛中“各显神通”,杨力认为是好事一桩。“以前有人说,我的父亲就是一个‘江洋大盗’,无论国内国外,只要是优秀的事物他都‘偷’来学习。艺术不应该是一条羊肠小道,大家集思广益,不断探索可能性,将千百条道路连成一片,这该是多么宽广的景观。”

音乐专业发展虽欣欣向荣,但音乐教育却隐隐有被功利化的苗头。近年来,考学压力大,“加入合唱团”已然成为部分家长“美化”孩子简历的筹码,在社交平台上甚至出现了“合唱团含金量攻略”,对诸多合唱团进行排名。面对这一现状,身在合唱团的杨力认为不能将家长和孩子混为一谈。“有时候焦虑的只有家长,孩子没想过这么多。”

杨力告诉记者,合唱团里有不少面临升学考试的孩子,即便面临这种压力也还是坚持每周末来合唱团排练,对于他们而言,合唱团是纾解压力的一片净土,快乐和轻松心态是他们最想收获的。在合唱团这片净土中,杨力想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快乐和轻松,“我的父亲杨鸿年说过,合唱唱的是文化、是哲学、是信仰。通过音乐,可以帮助孩子们塑造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拥有更广阔的视野。通过音乐,孩子们能看见不同的世界,收获到来自艺术世界的馈赠。”

面对参加合唱团功利化的情况,杨力还是表达了他的担忧,“参加合唱团应该是给孩子一个能感知音乐、走进艺术世界的平台。学习音乐不应具有强烈的目的性、竞技性,它需要纯粹、需要沉浸。”他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乐器,都有机会可以接触音乐、爱上音乐。

“努力做一个坚定的人,终生精于一事,相信‘志之所趋,无远弗届。’”杨力说道。

评论 8

  • 半山堂 2024-04-05 发表于北京

    关注

  • fm1846 2023-08-24 发表于四川

    海纳百川

  • 666H1 2023-08-19 发表于北京

    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