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得意弟子颜回的77代传人来蓉 分享曲阜楷雕的独特魅力

封面新闻 2019-10-21 20:26 167165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山东曲阜是孔子故乡,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有著名的地方特产,楷(jie)雕是山东曲阜特有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与尼山砚、琉璃瓦、绢花并称为曲阜的四大传统工艺,又与碑帖、尼山砚并称曲阜“三宝”。10月21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振兴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展览中,封面新闻记者就见到了由孔子得意弟子颜回的第77代传人、“非遗传承人”颜德印制作的曲阜楷雕。

颜德印和他的楷雕如意

颜德印,谱名世玺,出身于楷雕世家。自幼耳濡目染,19岁(1992年)便跟随父亲一起从事大型佛像的雕刻,深受赞誉。又在伯父颜景新(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的悉心指导下,结合父亲在中央工艺美院所学技法的精髓,苦心钻研,反复研习,技艺不断进步和成熟。

“在山东曲阜,有史料记载最早的木店是公元1763年(乾隆28年),就是我们颜家的隆盛木店,到我这儿已经是第八代。我们颜式木雕是传承谱系最全,而且没有断代,有我们颜式自己的风格,层次分明、儒雅。” 颜德印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曲阜楷木雕刻距今已有2400余年的历史,其原材料源于孔林独有的珍稀植物楷树,孔子弟子子贡是楷雕的创始人。

相传孔子去世后,孔子弟子为其守灵三年,子贡守灵六年,他把从家乡带来楷木的树苗植于孔林之中,因此有了“子贡手植楷”的典故。子贡用楷木雕刻其师孔子、师母亓官氏两尊圆雕坐像,始创楷雕。

在曲阜,楷木雕刻最有名的是拐杖和如意,这也是曲阜楷木雕刻传统品种。“很多地方都有木雕工艺,但曲阜楷雕技法分圆雕、浮雕、透雕和镂空雕,几种雕刻技法交互使用,使得作品更有神韵。”此次展览,颜德印带来了自己的如意作品,行乎自然的技法、古朴的造型,雅韵十足。

“一件楷木雕刻的成品,要经过选料、解木、下料、整形、画图、切、削、净、刻、打磨、上色、打蜡等十几道工序才能最后完成。一件四十公分的如意,最简单也得花费一个月时间。”除了传统的福禄寿,百福百寿等图案,颜德印也会根据现在人的需要加入一些创新。最近由他创作的“一带一路”图案的楷雕如意,就入选了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颜德印

作为家传的技艺,颜德印从小耳濡目染,对楷雕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从来不强求自己的孩子学习楷雕,“我自己从小在家庭环境下影响,喜欢美术艺术,对楷雕有割舍不掉的情感。孩子喜不喜欢无所谓,还可以收异性弟子。至于以后要不要跟我学习楷雕,看孩子自己的规划,不强求。”

在颜德印看来,楷雕技艺很快可以学会,“主要是现在人有没有耐心干下去,毕竟手工艺制作很辛苦很累。我原来有四五个徒弟,但能够真正沉得下心来的也就一两个。”如今,因为长期雕刻,颜德印的眼睛早已近视+花眼,但他仍在坚持。“还是喜欢,没有自身的喜爱,很难坚持下去,毕竟现在传统手工业的环境太残酷了,手工付出和价值体现不对等。再加上现代机器太普遍,当手艺人还执着坚持的时候,工艺机器产品价格越来越便宜。”

颜德印承认,机器的进步对传统工艺美术既是冲击也是发展。“现在很多人来看非遗产品,满足一下精神需求,过来欣赏欣赏,这是一种价值的认可。不过,现在因为社会发展太快,机器冲击,还有文创创新,逼地我们传统手艺人不能光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看路,把握市场卖点。”

颜德印也曾仔细思考非遗文创到底该何去何从,“本来应该是工艺制品,但文创的东西又要求你简单,还必须便宜才能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不然只能仰望你。也有人提出说,文创产品大量的复制,早晚要进入一个‘垃圾’阶段。现在市场这块儿不是太明朗,还要更多地把人的脑子榨干,是不是好也难讲,只能两条腿走路。”

评论 5

  • fm814269 2019-10-22

    喜欢

  • fm501706 2019-10-22

  • fm813900 2019-10-21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