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罕见病日|1岁求医14岁才确诊:罕见病诊断为何那么难

澎湃新闻 2024-02-29 09:27 54214

14岁的张显(化名)刚刚知道,自己是一名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者。

这是一种罕见病。张显13年持续累进的行走困难、频繁摔倒、肌无力终于有了答案:不是骨骼问题,不是脑部问题,不是营养问题,不是内分泌问题,而是因为这种发病率约为存活男婴中1/3500的遗传性疾病。

在此之前,父母带着张显辗转多地,做了无数检查、看了许多科室,一直没找到病因。

“数据显示,罕见病患者的平均诊断时间为4.26年。我遇到求诊过程最长的一名患者,15岁发病,45岁才确诊。”“国际罕见病日”(每年二月最后一天)前夕,国内最先创建的罕见病病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医学遗传科/罕见病诊治中心负责人吴志英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患者平均确诊时间需4.26年

“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是一种原发于肌肉组织的疾病,由于遗传物质异常导致进行性肌肉无力和肌肉萎缩。

文献显示,患者的常见表现包括学步晚、步态蹒跚、不能跑步、无故摔倒等,到3岁左右步态、运动异常进行性加重,表现出爬楼、跑、跳、起立等困难,随着病情进展,肌无力加重,出现脊柱前凸,走路时身体摇摆呈“鸭步”;并逐渐出现Gower征(DMD患者的一种特征性体征)、双侧腓肠肌假性肥大等。四五岁病情进入平台期,患儿的运动能力开始倒退,多数在12岁左右丧失独立行走能力。

父母在张显16个月时发现不太对劲。“别的孩子早会走了,他刚会挪步。”妈妈回忆,儿子后来会走了,但总是摇摇摆摆,不会跳,走着走着就摔倒了。去当地医院看了儿科,医生检查手脚,说看不出明显问题,回去观察。那就回家吧,可病情持续进展,3岁入托体检,张显的肌酸激酶增高明显。父母带他看了骨科、心内科,骨骼没问题,心脏也没有异常。

又去上级医院,儿科医生详细检查,诊断为骨质疏松,认为是生长发育的问题,建议补充维生素和营养品。家人想着法儿给他增加营养,可几个月下来情况愈发严重。

浙大二院罕见病诊治中心医生在病区查房。 受访者 供图

吴志英告诉澎湃新闻,据《中国罕见病综合社会调查(2020-2021)》,我国罕见病平均确诊需4.26年,误诊率达42%,“因为发病率低,很多医生在学习、临床实践中根本不知道这种病,确实难以诊断。”

到五六岁,张显保持着“走路摇摆、无法跑跳、经常摔倒”的状态。上了小学,体育课没法参加,父母到处求医,跑了大半个中国,看了十几个科室,得到一些带着“?”的可能性诊断,但根据医嘱用药后效果有限。几年后病情进展,十岁时,张显只能扶着扶手走路,12岁坐上了轮椅。

“回顾很多罕见病患者的诊断史,诊断难是共性,但也夹杂着很多偶然因素,这位患者的‘运气’不太好,一直没往神经内科、遗传病罕见病方向找医生,走了弯路。”吴志英说,张显今年到浙大二院罕见病诊治中心,“第一次来门诊,我们就根据‘小腿肌肉假肥大’判断很可能是DMD,之后通过详细检查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明确诊断后,哪怕没有特效药,起码可以对症治疗,改善症状、延缓病情。

“看罕见病的医生比罕见病更少”

浙大二院罕见病诊治中心共23张床位,去年入院收治1464人次,浙江外的住院患者占31%。

“450多名外省患者几乎都是历经多年辗转求医的。我们和别的科室不太一样,很多患者住院不仅仅是为了治疗,更多时候是为了明确诊断。去年,我们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4天,意味着基本5天时间可以明确大部分这些‘疑难杂症’的诊断。”吴志英表示。

五六天确诊,是目前国内罕见病诊疗的顶尖水平。据《中国罕见病综合社会调查(2020-2021)》数据,32.1%的医生未诊断过罕见病,异地确诊、就医问题突出,患者确诊距离达1577km、随诊距离423km。

吴志英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受访者 供图

澎湃新闻通过采访,梳理出诊断难的两个主要原因:

——罕见病机制复杂,往往累及多系统,且临床异质性高。以肝豆状核变性为例,患者可能出现肝脏、神经、精神、骨关节、肾脏、血液系统等涉及多科室的症状,看似没有关联,因此患者可能分散前往症状对应科室就诊。

——“看罕见病的医生比罕见病更少”。罕见病发病率低,见过这种病的医生少,又缺少培训,很多医生不具备诊疗能力。北京病痛挑战公益基金会与香港浸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完成的《2018中国罕见病调研报告》对27个省份三甲医院24个专科的285名医生进行问卷调查,33.3%的医生承认仅听说过罕见病,并不了解。

吴志英认为,由各省牵头医院进行诊疗培训,加强医生诊疗水平,多进行罕见病科普,政府出台政策鼓励罕见病相关研究等,是缩短诊疗时间的可行之策。

“近两年是罕见病诊疗水平进展最迅速的两年”

2022年2月,因每针70万元的罕见病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进医保后降至3.3万元,澎湃新闻曾探访浙大二院罕见病诊治中心,当时吴志英团队共7人,如今已增至13人。之前因高价让人望而却步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已有40名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在该中心持续注射。“这些数据从侧面说明社会对罕见病的关注越来越多,这两年也是罕见病诊疗水平进展最迅速的两年。”吴志英说。

去年9月,国家卫健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等发布《第二批罕见病目录》,86种罕见病被纳入,加上2018年5月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目前已有207种“法定”罕见病。去年12月,2023年医保调整目录结果出炉,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包括15种罕见病用药,涉及戈谢病、重症肌无力、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等。

“国家对罕见病越来越重视,医务工作者最直接的体会就是研究人员越来越多、医生的热情越来越高、患者越来越看到希望。”吴志英说,但相对于其他病症,罕见病的诊疗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让更多患者“被看见、被疗愈”。

评论 9

  • 张潇潇 2024-03-02 发表于四川

    每个病例都是挑战,医生们辛苦了。

  • 浅川 2024-02-29 发表于四川

    家长心力交瘁,医疗体系需改革。

  • 耶啵小糖块 2024-02-29 发表于四川

    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患者痛苦。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