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罹难罗布泊者身份确认 曾抗美援朝立二等功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 2016-11-30 21:37 1793

遇难人员留下的遗物

11月28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行政委员会公安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安茫崖”发出一条特殊的“寻亲信息”:寻找60年代在茫崖大浪滩失踪人员的亲属!

沙滩遗骸 帆布包里装有防风镜

初步推测 或是川籍地质工作者

通过现场勘查和判断遗骸方位,民警推测,这位在茫崖大浪滩地区的失踪人员,可能因走失迷失方向,不幸在无人区罹难。

同时,根据穿棉工衣、信件邮戳和一张洛阳日报,民警推测死亡时间为1960年9月至1961年4月前。帆布包有多双人工缝制的深色长棉袜,袜子里包裹一团红色毛线。另外,民警通过解读信件模糊字迹和邮戳判断出,信件寄往了新疆若羌县。一个信封寄出地址:四川省仪陇县邮电局,邓光学同志收;另一个信封模糊有邓光学同志收字样;一个寄发往贵州的信封为李中华收,寄件地址:四川省巴中县鼎山公社××××四小。

茫崖公安局副局长唐拓华说,通过这些遗物,他们推测这名失踪人员可能叫邓光学,是一名地质工作者。信件寄往新疆若羌县,邓光学单位或住址可能在若羌县某地。同时,推测60年代失踪人员邓光学可能为四川籍,在四川仪陇县或巴中县有亲威朋友或同学。

11月29日晚,巴州区警方在接到青海芒崖公安局的协查通报,在茫崖的一处沙滩上发现一具白骨化的尸体,随身的信件中,有“邓光学”、“李中华”和“巴中鼎山公社”字样,死者可能是巴中人,或者亲属在巴中。

据巴州区公安分局鼎山派出所所长陈旭东介绍,根据这些线索,派出所全警出动,一方面通过户籍信息查找同名者,一方面走访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后来判定“李中华”系巴州区龙背乡人(属于鼎山片区),有当兵和打工的经历,其个人信息与青海警方通报的情况大致相符。李中华的妻子邓光明,已经80多岁高龄。遗物中出现的另一个名字“邓光学”,身份还不明朗,可能是邓光明的亲戚,也可能是李中华的战友或工友。信件中提到仪陇县,据走访了解,李中华的姐姐早年出嫁到与家相距不远的仪陇县。

陈旭东说,这位60年代遇难人员身份,还有待对提取的生物检材科学确认。若有后续消息,警方将第一时间发布。

妻女已找到:“知道他的下落 全家人也安心了”

30日中午,冬日的暖阳笼罩着小山村。63岁的李秀兰老人和大姐,陪着老母亲邓光明在自家院坝里晒太阳。当民警说出“李中华”的名字时,母女三人异口同声,李中华正是失联50多年的亲人。

邓光明老人今年已经88岁,身板还算硬朗,听力也不错,话音清脆。老人说,她与李中华同岁,自己还大几个月,1949年,两人经人介绍结婚成家。婚后一年,丈夫外出当兵,一年后从部队回来,在家里呆大致了四五年,三个女儿相继出生。一天,李中华突然告诉父母亲,自己要外出打工,当时大女儿才四五岁。这一走,李中华就再也没有回来。

丈夫究竟是哪一年离家的,邓光明已记不清楚,“几十年了,他没有给我写过信,也没有打过电话。”老人说,她也试图打听丈夫的信息,但一无所获。一个与自己生育了三个女儿的男人,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思念丈夫时,邓光明就看墙上的照片,这是夫妻俩唯一的合影,遗憾的是,照片因为长年受潮,未能保存下来。

后来,经公公婆婆作主,邓光明与同龄的一名王姓男子组合成家庭。十多年前,第二任丈夫辞世。

虽然五十多年音讯全无,但邓光明至今仍能够清晰地描绘前夫的容貌。“个子高,有些瘦,相貌还算体面(英俊帅气)”

“我是他留下的血脉,啷个不想嘛。”三女儿李秀兰说。父亲当年离家时,自己还不会走路,她也只能从母亲的讲述中,想象父亲的形象。父亲为何一走不回来,这是她和两个姐姐(二姐已经离世)一直想解开的谜团。

派出所民警和母女三人交流时,没有告诉李中华已经去世的消息。父亲的名字如今背突然提起,李秀兰多了一份念想:“如果父亲还在世,当然想见个面了,如果他不在了,全家人晓得他的下落,也算安心了。”

弟弟:哥哥曾抗美援朝立二等功

李中华家弟介绍,全家兄妹五人,李中华排行老二,60至70年代在新疆若羌县失踪。参加过抗美援朝,荣立过二等功,因受伤治愈退伍后被贵州铁路局招工修建铁路,后又到贵州桐梓县一砖场务工。工作一段时间,又到新疆若羌县米兰农场工作,后一直失去联系。期间,李中华家人给农场写过信,回信说农场已倒闭,联系不到李中华,从此再无任何消息。李中华为什么出现在青海茫崖?其身份之谜还待进一步解开。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谢颖 梁波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