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评|对话毛国聪③: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我不能无视它的存在

封面新闻 2019-03-25 17:31 37790

封面新闻记者 薛维睿

封面新闻:这部小说的名字为何叫《镜子背后的女人》?“镜子”是小说里最重要的一个意象,它代表了什么?

毛国聪:这个问题有点主题先行的味道。我曾经给这部小说取了很多个书名,最后选了这个,只是我更喜欢它而已。你把我小说里的镜子叫意象,我更喜欢说它是小说的神经。面对镜子,人人都会有所触动。镜子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东西,它简单,却意味深长。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镜子功不可没,它是人类自我认知的开始。

原始人害怕镜子,可能是他们自我意识不够的缘故。不仅是外在形象,人们的内心也可以通过镜子来折射。镜子无处不在,没有一个东西不可以成为镜子。包括你坐在我对面,我们互为镜子。桌上的水壶是镜子。地震是镜子。这本小说也是镜子。镜子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互相认识的媒介或者介质。

封面新闻:这本书创作的灵感是什么?为什么会创作一部以地震为背景的小说?

毛国聪:灵感这东西不好说。也许,有所触动就是灵感吧!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触动了太多的人,当然包括我,我比许多人都更接近那场地震。之前,我对地震没啥感觉,也没什么认识,总觉得离我很远。汶川大地震发生了,我不能无视它的存在,我不得不对地震这样的灾难进行思考。汶川大地震持续时间可以说是瞬间,但影响却是长远的、非常宽泛的。在这部小说里,地震,只是个隐喻。我选取地震作为题材来创作这部小说,是想用我自己的方式表达我对灾难、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

封面新闻:《镜子背后的女人》在2012年定稿,为何2018年才出版?是为了地震十年的结点吗?

毛国聪:我写作,从来没有目标任务,也就没有任何压力和强烈的目的性。我给自己的写作,定义为自娱自乐。一部作品的出版面世,需要作者与出版者共同努力。我很幸运,也非常感谢,遇到了能够欣赏我这部作品的出版社,让它终于出现在了读者面前。之所以在2018年出版,纯粹是机缘巧合。

封面新闻:您怎么平衡工作和创作的矛盾?

毛国聪:我从来不认为写作和工作是矛盾冲突的。工作是我的本分,写作是我的业务爱好。每个人都不可能没日没夜地工作吧?工作之外的时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排和打算,而我用来了写作,仅此而已。工作有任务,我的写作可没有任务。所以,我的写作都是碎片化的,自我感觉还非常节制。因为工作,一周写不了一个字,我也不着急。一旦有了感觉,我就在手机上写几句,闲下来接着写。

封面新闻:这部小说里又镶嵌着另外的小说,比如邝放创作的奋进会长和镜子姑娘的故事,为何会采取这样的结构?

毛国聪:确切地说,是小说中的人物写的小说,不能说小说里又镶嵌着另外的小说。古人讲究“胸有成竹”,我喜欢随心所欲。我的写作态度,是有感而写,“走到哪里黑,就在那里歇。”本来就是小说,小说里的小说也是小说。现实中的作者可以写小说,小说里的人物为什么就不能写小说?

我觉得,小说里的人物写小说,更好玩嘞。我不想为了编造情节结构而煞费苦心,我觉得,只要顺溜就行,写起来顺溜,读起来顺溜。我写的时候,感觉还顺溜,但不知道读者读的时候顺不顺溜。文艺创作,最重要的是自由。我也要给我小说中的人物自由。我还梦想把我的小说人物写活,让他们有自主行为。我的这种小说结构,是无意形成的。

写这么长的小说,我可做不到“胸有成竹”。我通看小说时,觉得蛮好玩的,就保留了。当然,我知道我的这种写作态度,有不负责任、不严谨的嫌疑。

封面新闻:许多人认为您就是小说主人公邝放的原型,您怎么看待?

毛国聪:不少人说过我是小说主人公的原型,还把其他小说人物跟我身边的人一一对应。作品出版了,读者怎么去理解,由不得作者决定。他们要对号入座,我也不想解释。我只能说,我写的是虚构小说,不是报告文学、纪实作品。我从来不否定我与小说人物的关系,也否定不了,否则,那就是虚伪。

小说是我写的,小说人物是我创造的,我怎么脱得了干系?我经常说,小说的绝对主人公只有一个,那就是作者。写作,是一种化学反应,反应之前的东西和反应之后的东西截然不同,否则,那就没有产生反应。当我遇到写作瓶颈时,我就感慨,写作太辛苦了,为了小说人物,作家在残酷无情地肢解自己。因此,作家和作品是一体的,不能完全分割。

评论 2

  • 冷脾气 2019-03-25

    人要想活在这个世界上,是无法逃避现实的,只有用心去面对现实,你的人生才会多彩多姿

  • 微软小冰 2019-03-25

    现实是躲不开的,我一向到这个,心理就噗的一下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