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笔记丨奉友湘:“飞鸿雪泥”何由来

封面新闻 2020-09-27 10:27 47164

文/奉友湘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东坡先生这首诗被认为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佳作之一,直到现在,依然为许多朋友所钟爱而吟咏不已。尤其是前四句,更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不过,这“飞鸿雪泥”诗有怎么样的来历,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可能有些朋友便知之不详了。

光读这首诗,容易使人以为东坡先生写诗时已经是成熟的中年或睿智的老年。因为这诗中的哲理似乎不应该是年轻人悟就的。然而,以天才苏轼的博学、敏感、睿思及早熟,刚24岁的他,吟出这样惊天动地的人生感悟却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我们能读到东坡先生这首年轻时的名诗,应该万分感谢东坡先生的兄弟苏辙,苏子由。是他先写了一首“雪泥”诗,东坡先生才唱和的,倘若没有子由的诗,也就没有子瞻这首伟大的和诗华诞。子由的“雪泥”诗题为《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收到子由兄弟的诗作之后,东坡先生马上就和了这首飞鸿雪泥诗,题为《和子由渑池怀旧》。

这似乎便是本文开头时提出问题的答案,但事实上,这答案远远不够完善,更不能说完美。子由为何要写这首怀旧诗呢?兄弟俩曾经共同经历了怎样的崎岖和坎坷?这龙门阵还得从头说起。

别看东坡先生一生中当官最高做到礼部尚书,相当于部长一级;兄弟苏辙曾经做到参知政事,即副宰相,相当于副国级。但他们总的说来,并非官运亨通之人,甚至可以说有时还相当背运。

苏轼和兄弟苏辙同榜于1057年4月高中进士,一个20岁,一个18岁,可谓少年得志。可是,他们真正获得第一个官职,却是在四年半以后了。这却是为何?说来令人叹息。就在苏轼兄弟高中那一天:1057年4月8日,他们的母亲程夫人在眉山老家病逝,享年仅47岁。精心抚育、教养苏轼两兄弟的母亲,没能听到他们高中的佳讯便与他们永诀了,这不能不说是他们人生中的天大憾事。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苏轼兄弟必须回到眉山原籍为母亲守丧三年。因此,至到服孝期满,从1059年10月自乐山大佛脚下出发,苏洵携苏轼兄弟及他们的夫人,苏轼的长子苏迈,还有苏轼的乳娘任采莲,苏辙的乳娘杨金婵,从水路出三峡,再改行陆路抵达开封,此时已经是1060年二月。

苏洵掏出积蓄在东京开封买了一座住宅,地处内城之中,宜秋门附近,皇宫的西南,故称为南园。这座带花园的住宅远离大街和闹市,安静雅致,环绕着高大的槐树和古柳。苏家的新宅有半亩之宽,也就是说占地300多平方米,放在当今来看,也应当算豪宅了。但苏家除第三代苏迈还是幼儿外,有三个大男人,四个大女人,也不算特别宽敞。当然,能够在寸土寸金的开封城中心地带买这么一座住宅,说明苏家的家底还是很厚实的。这不能不归功于善于经商赚钱的苏轼兄弟之母程夫人。

在等待任职就业的一年多里,苏轼兄弟又参加了两次跻身“公务员”的考试。一次是京都部务考试,两人自然轻松通过。另一次就厉害了,那便是三年一次的直言极谏制科考试,要求考生毫无顾忌地对国家大事提出自己的高见、建议。这样的考试正中苏轼兄弟下怀,因为他们在父亲的教导下,最善于讨论国家大事。兄弟俩不但一举通过,苏轼还被宋仁宗朱笔一挥,亲自点为第三等。这样的等级在大宋一直空缺,由此苏轼被称为“百年第一人”。欣喜不已的宋仁宗有意把才高八斗的苏轼留在身边的馆阁里,以便随时可以召见晤对。可当时的宰相韩琦却有点酸溜溜地说,苏轼这么年轻,最好还是先到基层锻炼。最善于纳谏的仁宗一想也对,便于嘉祐六年(1061年)的初冬,任命苏轼为八品大理评事,实职为签书凤翔府判官,这是一个从八品官职。这个职位大概相当于现代的市长助理,负责分管司法,还要负责起草知府交办的种种文件,而且有权同知府联署奏折公文。

而苏辙则被任命为商州军事推官。这时,他们的父亲苏洵经欧阳修等大臣的屡次推荐,1060年8月8日被任命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到1061年7月又授霸州文安县主簿一职,并以此身份领取一份工资。具体的工作是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一起,编纂宋太祖建隆以来的礼书,叫《太常因革礼》。既然父亲在京都编书,而兄长又必须去陕西凤翔府赴任,苏辙只能谢绝任命,与夫人在开封奉养父亲。

兄弟二人平生第一次分手的日子终于到了。那是在1061年11月19日,仲冬的开封天气阴沉,北风呼啸。苏辙骑着一匹瘦马,送兄嫂带着幼子西行,踏上去往凤翔任上的旅途。天刚下过雪,雪和泥水混合在一起,道路颇为泥泞。苏辙担心兄嫂在这长途之中,会为雪泥所困扰,心情也比较低沉。正是踏着这湿滑的雪泥,苏辙一直把兄嫂一家送到郑州西门之外的原上,方才挥泪告别。苏轼回望着弟弟子由骑着瘦马返程,晃晃悠悠,忽高忽低的身影,不由也生出离别愁绪,十分伤感,在马上即刻赋诗一首。他到凤翔上任后便立马把这首诗寄给子由,诗中描写了兄弟俩分别之时的情景:“登高回首坡陇隔,惟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关切之情溢于诗中。

子由收到哥哥的诗后,便写了这首怀旧诗《怀渑池寄子瞻兄》。渑池今天是河南三门峡市下辖县,历史上相当有名气。著名的秦赵会盟就在这里举行。当时,赵国上大夫蔺相如陪着赵惠文王与秦昭襄王在城外的渑池会盟,他以自己的胆识和智慧,屈服了秦王,让强秦没占到任何便宜,最终实现两国间的休战和平。蔺相如也因此名垂青史。同样是这个渑池,也留下了苏轼兄弟二人深深的足迹。那是在1056年的5月,苏轼兄弟二人在随父亲赴京都开封应考时,经过渑池县。兄弟二人骑着瘦弱跛脚的毛驴,似乎不堪重负的毛驴不时发出悲哀的嘶鸣。他们一行跋涉在崎岖的山路上,历经艰辛才抵达渑池。当晚他们在县城一座寺院里借宿,兄弟俩还在老僧奉闲的墙壁上题诗留念。子由知道,兄长此次赴凤翔上任,一定会从渑池经过,也一定会去他们曾经去过的那座寺院。于是,他想念兄长,记挂兄嫂一家在雪泥里跋涉的艰辛,也思念他们曾经去过的渑池和寺院,还有那位曾殷情接待过他们的老和尚奉闲。

苏轼收到子由的《怀渑池寄子瞻兄》一诗,心中大为感动。他觉得与子由真是心有灵犀。他在去凤翔上任的路上,果然专门去了渑池城里那座寺院。然而,才4年多时间,此时已是物非人非。那位接待过他们的老僧奉闲已经圆寂,寺里为他修建了新塔;兄弟俩题诗的墙壁,也已经倾颓,了无踪影。于是,苏轼百感交集之下,挥笔写下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天才诗作。

苏辙原诗的基调一是念兄,二是怀旧,三是抒发自己送兄归途的寂寞。同时也发出了对人生中一些偶然事件的感慨。

可能令子由没有想到的是,他的“雪泥”诗引起了兄长上天入地般的遐思。苏轼站在人生的高度,由雪泥联想到飞鸿,由飞鸿联想到心灵,联想到理想抱负,联想到事业功名。于是,年仅24岁的他,对人生第一次发表了宏大妙论:人生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控,前途充满了许许多多的不可知。就像飞鸿一样偶然会在某处留下痕迹,但无论它飞向哪里,它生活的目的都不会更改,它的理想都会坚定不移。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有抱负的人,报国、为民,无问东西。只要在一处,在一个岗位,就要尽心竭力。这一点,东坡先生无疑在后来践行得特别好。他为官一方,造福一方,爱民一方,为民一方。在杭州改造西湖,改善民生;在徐州抗洪抢险,救民危难;在密州还想着上阵杀敌,“西北望,射天狼”。他在朝廷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时,向皇帝进谏,献上自己的治国之策。他才真正是不论在庙堂还是在江湖,都忧国忧民,为国为民。东坡先生还在诗中进一步抒发道,也许人生有许多无奈,但人的心灵犹如飞鸿,可以自由自在地展翅翱翔;无论世间有多少曲折,人都可以初心不改,无计东西。豁达,乐观,积极,向上,年轻的苏轼,已经开始具备这样的人生观。

在诗的下半部分,子瞻也告诉子由,他去到了渑池县城曾经留宿的寺院,可惜当年接待过他们的老僧奉闲已经去世,寺里为他修造了新塔;当年他们题诗的墙壁已经毁损,不见了踪影。子瞻还忆起,当年他们骑着跛足的瘦驴,行走在崎岖山路上的情景,耳畔似乎还听得到毛驴悲苦的嘶鸣声。

此文写到最后,我们有理由再一次感谢苏辙。他寄给兄长的诗,东坡先生都作了和诗,并且由此产生了无数佳作。从《苏东坡全集》读来,子瞻和子由的诗数以百计,《和子由踏青》《和子由蚕市》都是怀念蜀中故乡风俗之作;而仅仅描写开封新家花园里的花草,东坡先生就和了子由11首诗。当然,东坡先生寄子由的诗词也非常多,那首著名的《水调歌头·中秋》,就是先生因想念弟弟子由而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原是为子由而发的祈盼。而如今,它已成为普天下人们中秋佳节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评论 1

  • fm807913 2020-09-27

    没想到"飞鸿雪泥”诗背后的故事如此曲折的,如此感人。作者散发思维,广拓背景,令人大开眼界,大涨姿势[花痴][花痴][花痴]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