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记者节】寒风吹在脸上 再也不裹着沙粒

封面新闻 2019-11-07 16:58 40644

2019记者节·我们在现场
11月8日,第二十个记者节。
当你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路上;
当你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直播里、视频内、报道中;追问事实真相、记录社会变迁、定格历史时刻……
新闻时刻发生,封面新闻记者步履不停。

柳青正在采访

封面新闻北京中心记者 柳青

报道: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祁连山下三代人 八步沙中一片绿

2019年春节前夕,封面新闻记者前往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采访八步沙三代人治沙的故事。

在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位于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八步沙林场。当天凌晨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气温下降到零下12度左右,脚下的沙摸上去干燥、冰凉、细腻,沙地上趴着的植被都已经干枯。记者走了几步,套着羊毛袜的脚踝就被一种长着针叶的草本植物扎了血口子。用手刨开十公分左右的浮沙,才能看见略带水分的沙土层。

郭万刚说,在沙地种树就是这样,必须要把浮沙刨开,再往下挖30公分左右,栽种的苗子才能活。他指着远处的乔木林对记者介绍说,治沙要宜草则草、宜林则林,灌木、乔木、草本植物,都要因地制宜才能长得好。而比这个更重要的是人工干预、自然恢复。他介绍说,那种长着针叶的植物叫做马齿苋,并不是人工栽种的,而是八步沙治理之后,随着生态环境的改良,从沙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古浪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李天智对记者说,像这样因封育而自然生长出来的植物,在八步沙里有100多种,“毕竟人工栽种的品种有限,经过自然恢复的植物,生物多样性要高得多。”

2019年腊月里,八步沙的寒风吹在脸上,再也不裹着沙粒。郭万刚望着远处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祁连山脉,对记者说,如果当年不治,以沙漠推进的速度,现在荒漠化可能就会越过祁连山,“那就不光是我们古浪县受苦了。”走到那棵父辈种下的大榆树跟前,他用瘦小的身体半蹲着像抱孩子一样抱住树干,脸贴着树皮,笑个不住地说,“你看这棵树,当年种下的时候还是细杆子,现在一个人都抱不住!”

10月1日,郭万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礼“2019大阅兵”之后,再次接受了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他对记者说,“确实看了(国庆)70周年(阅兵),觉得来之不易,从过去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生活这么好,我们要珍惜,希望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山清水秀。”朴实的话语满是真挚的期望。

2019年对于八步沙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3月,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今年9月25日,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集体。对于这些荣誉,郭万刚反复对记者说,“没想到我们普通农民,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国家这么重视,给了我们这么大荣誉。”

如今,包括郭万刚的侄子郭玺在内,八步沙已经迎来第三代治沙人。三代人坚守,八步沙的绿色正在不断扩大, 八步沙的传奇将被更多人记住。

评论 1

  • fm499530 2019-11-07

    感动中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