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味辛:出息

封面新闻 2022-06-16 11:09 76358

文/味辛

张大娃读到小学三年级时,他的弟娃该上学了。

那还是大集体时代,张大娃的爹已经不在了,娘又有病,挣不到多少工分,供不起两个人读书。娘跟张大娃商量,你要大一点,回来还可以帮娘做点事,就让弟娃去读吧。

张大娃断了学业,回到家里,跟着生产队的大人一起翻苕藤、摘棉花,干手脚活路。生产队里的红苕收了,张大娃扛着锄头,背着背篼,去收过了红苕的地里捡漏,一锄一锄地翻,能翻到不少收漏了的红苕,填补一家人的口粮。

稍大一些,张大娃去学瓦匠。那时,柿子湾家家户户住的土墙瓦房,瓦匠是一个吃香的行当。但瓦匠只在冬天才会有人请,其他时节,要么是农活太忙,要么是雨水太多,人们往往要等到冬天才会修房造屋。张大娃从踩瓦泥、拉瓦坯到做瓦,一个冬天都在和稀泥打交道,双手冻得跟红萝卜一样。挣到的钱,全部拿回家,给娘抓药。

后来,土地下放到户。张大娃已成长为一个壮劳力,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张大娃娘俩种着自家的承包地,收获的粮食不仅可以让一家人温饱不愁,还有余粮卖钱。

弟娃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学期都有奖状拿回家,贴满堂屋的一面墙。亲戚邻里来到家里,无不啧啧称赞。娘觉得脸上很是光鲜。

弟娃越往后读,学费越来越贵。娘用家里的粮食饲养鸡鸭和猪,卖了钱,供弟娃读书。逢年过节,张大娃说,娘,杀只鸡吧。娘黑了脸说,你弟娃读书要用钱呢。娘的病重了,张大娃说,娘,住院吧。娘还是说,你弟娃读书要用钱呢。

弟娃也争气,考上了大学。弟娃是柿子湾的第一个大学生,不得了啊,八方来贺。那阵子,娘开心得合不拢嘴,到处都听得到她爽朗的笑声。

弟娃上大学后,有人来给张大娃提亲。张大娃心里喜悦,找娘拿主意。娘说,你弟娃上大学正用钱,你娶亲也要用钱,还是等弟娃把书读出来再说吧。弟娃读完大学,在城里有了体面的工作。但是,家里的经济条件已经落后了,张大娃好不容易才娶到老婆,安下一个家。

那些年,柿子湾人纷纷外出打工,挣了钱,扒掉土墙瓦房,新建了砖墙房,红砖碧瓦,在阳光照耀下十分气派。张大娃也想出去打工。娘说,你出去了,家里那么多地靠哪个种?靠你老婆吗?靠你娘吗?张大娃只好在家种地,勤扒苦做,家境也没有好大变化。娘的脸上,开始一点点爬上愁容了。

弟娃工作几年后,在城里按揭买了一套住房,又娶了一个城里的女子。逢年过节,弟娃一家回来,娘远远地去迎接。一路有人招呼:大学生回来啦?娘就一路乐呵。在家几天,娘又是杀鸡又是买肉,灶屋里油烟不断。临走,还要让弟娃一家捎上一大口袋腊肉、鸡蛋和新米。

后来,娘卧床不起的时候说,柿子湾家家都住砖房了,我二娃在城里也住上了楼房,我大娃要是有出息,也修几间砖房让我住几天,我这辈子就满足了啊。张大娃听了,心里刀剐一样难受,却只有唉声叹气。

娘走的时候,弟娃还在遥远的城市里。那时节,天气已经热起来了,娘的遗体放了3天,弟娃还没有赶回来。大家都说,这种气温不能再等了啊。张大娃只好先下葬。下完葬,弟娃两口子才赶回来。弟娃跪在娘的坟前大哭了一场。

弟娃为娘做了一场法事。柿子湾的人纷纷称赞:这娃真是孝子啊。

张大娃望着天,任由泪水顺着脸颊流淌。

【作者简介】

味辛,本名张斌。有小小说散见于《小小说选刊》、《百花园》、《湖南文学》、《短篇小说》、《剑南文学》和《华西都市报》、《四川农村日报》等报刊。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在封面新闻发表的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的详细准确信息、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