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书房雅集开讲 阿来:杜甫是第一个给成都定调的人

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

封面新闻 2021-04-23 22:07 61232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杜甫住了3年零9个月的草堂是什么样子?又是如何拔地而起,建造的过程中有谁施以援助之手呢?4月23日,“阿来书房雅集暨新书发布会”在草堂书院以文会友。作为阿来书房的首次雅集,杜甫超级“粉丝”阿来,“杜甫诗中的草堂”为主题解读了10首与草堂相关的杜诗,让在场的嘉宾听完豁然开朗。

阿来在新书《以文记流年》中,以一篇《回首锦城一茫茫》,致敬这位忧国忧民的诗圣。雅集活动中,他从杜甫讲述草堂选址的《卜居》讲到草堂初步完成的《堂成》,以杜甫在成都的作品为线索,解读杜甫诗中造就的“成都这座城市的审美基调”,展现了一张城市与诗人相互成就的历史长卷。

“杜甫是第一个给成都人文之美和自然之美定调的人。”阿来解释,这种文化积淀和传承,也正是当今研究杜甫、感念杜甫、剖析杜甫的最大意义。

讲座结束之后,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的时候,阿来对雅集活动依然意犹未尽:“今天只是浅谈了杜甫如何建设草堂,而他的前传、后传还非常漫长,如果想把杜甫讲透,我想需要一年。”未来,阿来书房开门迎客之后,阿来每个月都将在这里举办一两场雅集,从唐代诗歌讲起,分享他对杜甫、岑参、李白、孟浩然等人的理解。

说文解字

杜诗里的建房历史

公元760年,杜甫拖家带口,翻过秦岭、昭化、剑门关,终于来到成都平原。经过长途跋涉的杜甫,对成都一见倾心,开始像燕子衔泥一样准备建草堂的物料,筹集建房经费、讨要树木盆景,最终建造成了草堂。杜甫的诗作又被称作是“诗史”,忠实地记录了他的草堂营建史。

杜甫抵达成都之后,写作的第三首诗就是《卜居》。阿来朗声诵读之后旁征博引,他解释说,这首诗的题目源自《楚辞》名篇《卜居》,字面意思为居住地选址,实际是借用屈原对人生道路的抉择。诗文中写道:“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自古以来,人们对“卜”字的主语存疑,究竟是谁为草堂选址呢?杜甫不能乱搭乱建,阿来倾向于认为是西川节度使裴冕,他为杜甫选择了一个有树林有水又远离城市的地方。

杜甫的诗作,有些题目非常长,如何读懂一个题目呢?阿来以《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为例,说文解字,加以解读,一个王氏排行十五的表弟,担任司马一职,拜访草堂的时候为杜甫赠送了资金。

尽管杜诗有许多大白话,看似平平无奇一句话,实则暗藏典故,是知识点和修辞的巧妙结合。阿来以《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为例,诗中写道“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其中的“河阳县”借指桃李繁多之地,而“濯锦江”则是因为成都丝绸业发达,人们将丝织品染色之后拿去锦江边漂洗。

人情冷暖

杜甫“化缘也需吹捧

在杜甫写成都的众多诗作中,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发自内心的欣喜,并不仅仅是被天府之国的气候浸润,更多是在这里感受到了人情冷暖,由衷喜悦。这种人情味,从杜甫筹建草堂、四处化缘的诗作中也可以窥见。

比如《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是杜甫看到了给他送钱的表弟,“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一个“携”字下笔如有神,写出了表弟负重的感觉,那种沉甸甸的钱袋子令诗人欣喜万分;比如《萧八明府堤处觅桃栽》,是杜甫向一个姓萧的县令要桃树苗;而《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是杜甫向韦少府讨要的大邑烧瓷。

阿来提到杜甫的可爱之处,他为了盖草堂写了好多诗,问周围的县官要东西:“他第一首诗问县吏要桃树苗,而且规定了时间,因为栽树是有季节的,你必须在栽树之前处理,给他批的地不光是宅基地,还附了一个很大的园子,首先要100株桃树,竹子、松树等等。房子修成了,树也栽了,桃也栽了,松也栽了,家里没碗,他给邛崃写了一首诗要瓷器;关于要东西的诗,杜甫就写了七首。”

即便是伟大的诗圣杜甫,在向别人讨要东西的时候,也不得不折腰,吹捧一番。《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中,杜甫为了索要桤木,写道“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吹捧对方,要不是你的帮衬,谁能看到这一片幽静的栖息之地?在当时,杜甫并不像今天这样有名,却能四处讨要到东西,由此也看到当时四川的人情之暖。

评论 2

  • 宜家的春天 2021-04-23

    给娃娃读杜诗做启蒙

  • 神奇宝贝 2021-04-23

    受教了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