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晓艇③|让传统唱腔“洋”起来

封面新闻 2018-08-29 06:55 35707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徐语杨 摄像 刘牧雨 刘薇

/名家档案/

晓艇,男,原名文华章,1938年生,四川成都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首届得主。师承曾荣华,工文武小生。代表作《逼侄赴科》、《问病逼宫》。


川剧有五种声腔:昆曲、高腔、弹戏、胡琴、灯调。高腔是川剧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声腔,明末清初传入四川,结合了四川方言、民间歌谣、劳动号子、发问说唱等形式。高腔的主要特点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干唱,即所谓“一唱众和”的徒歌形式,帮打唱为一体。

1982年,作为川剧实验改革的剧目《红梅赠君家》却一反传统,采用以钢琴为主体的交响乐队进行伴奏,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争议。晓艇,不仅是这个戏的主要演员,同时也自发地参与进了川剧改革的浪潮之中。

“上海音乐学院沙梅教授来到成都,带来的是他呕心沥血写成的音乐改革实验剧《红梅赠君家》,迫不及待地我便主动请缨,要支持改革实验,我要用实验成果来说明改革方向的正确。”

将交响音乐作为伴奏带进川剧,实际上就剥夺了高腔的自由性。每一拍怎么唱,全部都在节奏里。哪只脚踏哪一步,都有其规定。

“交响音乐它是不将就你的,节奏过了就没了。”晓艇如此评价道。

在参与沙梅的戏剧改革中,晓艇自己也总结了些许经验,他认为这种唱法之于川剧,有利有弊。

“高腔是没有伴奏的,把交响音乐加进去,叫奏,不叫伴。虽然有了音乐,但是也就是个符号,没有真正伴奏到位。”

在之后深入的改革试验中,晓艇以及川剧院从沙梅的交响乐团里汲取了大量经验,同时也丢弃了不可取的成分,真正将交响乐的伴奏方式溶于川剧的唱腔情绪与节奏中。对晓艇来说,《红梅赠君家》的改革试验,也使他意识到,一些“洋”的东西,只要运用得到,也是可以和自身的“土”结合起来的。

就那川剧传统的唱腔来说,晓艇将其形容为“干吼”。

“很多川剧演员的嗓子,到了一定年纪就不好了,是因为唱法有问题,靠干吼。”晓艇现场展示了“干吼”式唱法,声音十分具有爆破性,确实响亮如洪钟,但可以想见的是,如果长期以“吼”唱戏,嗓音必然受到影响。

1983年,晓艇自费前往上海学习意大利歌剧发声,试图将歌剧的浑厚运用的川剧的声腔之中。他学习刻苦,三个月之后的考试拿了第一名,而这种改良式的唱法也一直被他沿用至今。

“我去学了意大利发音,就是为了改善这个‘干吼’的毛病。”晓艇说着坐直了身子,展示了一段融入了歌剧式的改良唱法。果然,这一次气更足,声音更加饱满浑厚,听起来更舒适有力。

很难想象的是,一位81岁的老人,唱起戏来声如洪钟。晓艇却笑道,“前几年嗓音确实还是很好的,过了80就不行了。老了,唱起戏来就是沧桑感,这是没办法的事。”

评论 1

  • 北海之滨 2018-08-29

    有情怀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