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王火⑥|入川30余载收获君子情谊 与马识途李致交情深笃

封面新闻 2018-07-29 16:04 7563

/名家档案/

王火,本名王洪溥。原籍江苏南通如东。1924年7月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49年后,在上海总工会筹委会文教部工作,任编审干事。1950年,王火参与筹建劳动出版社,任副总编辑。参与创办《工人》半月刊。1953年调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筹办《中国工人》杂志,任主编助理兼编委。

1961年被调往山东支援老区,在山东做过十几年中学校长等工作。曾任山东省作协常务理事。1983年到成都,任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参与筹建四川文艺出版社,为第一任书记兼总编。

王火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和出版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英雄为国——节振国和工人特务大队》、《霹雳三年》、《外国八路》、《东方阴影》、《禅悟》、《流萤传奇》、《雪祭》、《王冠之谜》。电影文学剧本《平鹰坟》等。

1997年,其长篇三部曲《战争和人》,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2013年,王火被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授予“东方文豪终身成就奖”。2014年,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设立了“王火文库”。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 刘念 实习生 李靖

自1983年定居成都,多地漂泊大半生的上海人王火在四川已经定居35年了。谈到对四川的感情,他说:“成都是迄今为止,我居住时间最长的城市。绝对称得上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交了很多本地朋友,感情很好。”在川内,王火经常与百岁文学家马识途,巴金的侄儿、作家李致交情深笃。每年一些重大节日,三人会聚在一起。1983年王火到成都认识马老,一见如故,“我们谈人生、文学,非常投契,大有相见恨晚的知音之感。”

2017年8月4日上午,由四川文艺出版社最新出版的10卷12册680万字《王火文集》,在成都举行首发仪式。

93岁的著名作家王火出席活动现场,讲述了他创作获茅奖作品—《战争与人》与四川的关系,他当年从山东来到四川,从事出版、写作的心路历程。103岁马识途、88岁李致,都冒着酷暑,亲临发布会现场,庆祝《王火文集》出版。三位好友见面握手、拥抱,现场动情令人感动。

第一排右一为王火

在首发仪式上,当时103岁的马老上台发言,讲述了他与王火夫妇的深厚友情,“王火同志及他爱人同我相交了几十年。君子之交淡如水。王火同志常常关心我的健康,常来家里看望我,他们说话很少但是情真意切。我是深有感受的。我和王火同志的感情心心相印,是知心朋友。王火同志对我的创作一直比较关心。王火曾说,90以上的作家还在创作的,在文学界实属罕见。所以我这些年仍然在从事创作,这正是朋友们给我激励的信心。近年我又提起纸笔,写了几本书来。”马老还朗诵了一首自己此前写给王火夫妇的七律诗,用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情来表达我和王火之间的情感,“淡水之交几十春,潭深千尺比汪伦。同舟共渡风雨夜,相见无言胜无声。”

王火与马识途

对于与马老的情谊,王火很感慨,“我比马老小十岁,我与他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有时半年都见不到一次,但是一见,谈起往事就非常亲。我也不怎么打电话给他,怕打扰到他,但是虽然是“淡水之交”,马老却认为我们的友情深厚如李白和汪伦。”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王火就在杂志上读到过马老的作品,“《找红军》、《老三姐》,我一看,这是一个老同志写的,搞地下革命工作。一看作者名字叫马识途。名字好记,就记住了。”1983年,从山东来到四川工作,王火与马识途得以正式认识。王火小马识途十岁,但两人价值观非常一致,性情相契,成为知心好友。

王火对马老一直很敬佩,“马老人届高龄,完全可以弃笔休养了,但马老还在奋笔疾书。据我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能在104岁这么大年纪还保持如此旺盛创作力的作家,马老是世界之最。我认为,这是他出乎对文学的一腔眷爱,别无所图;这是对于祖国、人民的两肩责任,不愿冷漠。”王火还提议,应将马老的长篇代表作《清江壮歌》翻译成不同语种,推到世界上去,让更多的人看到这部优秀的作品。

“马识途和他的作品不仅是四川的,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宝贵财富。若不是我年纪大了,我就亲自来做翻译这个事情。”2018年6月25日,《马识途文集》在省图首发。刚大病了一场才好的王火,也赶到现场,念出自己为马老写了一副对联——“赤胆忠心老革命,灿烂辉煌大作家。”


下期预告:

王火的名字与志向是火,但先生的气质却明净如水。历经风雨不断的大半生,王火积累起丰厚的藏书。最终,他将自己的手稿、信札、字画等4000多件,共38箱珍贵文献资料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随之成立“王火文库”。明天,我们聆听一起这一段段文坛佳话。

评论 1

  • 北海之滨 2018-08-04

    传奇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